滥用职权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02:10:12 141 人看过

目前法律暂无关于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一)滥用职权案(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主体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特殊渎职罪的主体要件,但滥用职权涉嫌前款第1项至第9项规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7日 01: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人相关文章
  • 滥用拒执罪有哪些法律解释?
    一、我国拒执罪追诉程序的现行模式及法律依据概览我国拒执罪追诉程序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单循环模式与双循环模式。单循环模式即公、检、法内部循环模式,它的起点为法院执行程序,经过法院执行中发现拒执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终点为法院作出裁判。它的法律依据是2012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法条中法律的除外规定,即上述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拒执罪显然不属“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且该罪行侵犯的客体为法院裁判的权威性,所以不存在“被害人”,因此,该罪行不存在自诉的法律依据基础。另外,根据2007年,最高
    2023-04-28
    227人看过
  • 最高检滥用职权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最高检滥用职权司法解释: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
    2023-04-13
    294人看过
  •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两高司法解释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和舞弊的,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为依法惩治渎职犯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三)
    2023-06-03
    169人看过
  • 职权滥用罪的司法规定
    滥用职权罪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越权决定,和处理无权决定和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共事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般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该罪名在主观的方面是故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滥用职权罪具体的标准行为人若是被认定滥用职权罪标准:(一)主体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有序的活动;(四)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
    2023-07-01
    78人看过
  • 哪些司法解释有规定侵权
    一、哪些司法解释有规定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侵权行为具备的条件有哪些(一)有加害行为加害行为又称致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做出的致他人的民事权利受到损害的行为。任何一个民事损害事实都与特定的加害行为相联系,亦即民事损害事实都由特定的加害行为所造成。没有加害行为,损害就无从发生。此处所称的加害行为是一个未经法律评价的行为,对其确定纯粹基于该行为所造成的民事损害后果。从表现形式上看,加害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但以作为的形式居多,以不作为构成加害行为的,一般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传统民法教科书对这一要件一般以“行为的违法性”或“违法行为”来表述,这一表述方式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够准确。无论是“行为的违法性”还是“违法行为”,它们实际上已对致人损害的行为作了法律评判。事实上,在这里对加害行为进行法律评判并无必要,因为一般侵权
    2023-04-30
    213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解释是什么?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平性和司法机关的威望;(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判决裁定活动中滥用职权,非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给当事人或者他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3)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人员;(4)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
    2023-07-16
    426人看过
  • 法官滥用职权去哪举报,及滥用职权行为的特征
    一、法官滥用职权去哪举报法官滥用职权去其所在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当事人可以上诉,可以申诉等救济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向上一级法院机关举报法官。法院滥用职权造成这案件出现错判、误判的,如果是一审的,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如果是二审的,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诉,以此来举报法官。也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机关举报法官。二、滥用职权行为的特征滥用职权行为的四个特征是:1.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2.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3.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或者说任意放弃职责;4.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正确地履行职责。三、什么是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版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此罪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1.犯
    2023-06-19
    315人看过
  •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解释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越权利的正当界限,不得背离法律设置该权利的宗旨。关于何者构成权利滥用,理论界存在一些争议,一般认为,如果行使权利以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损人不利己)或者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即为权利滥用。例如,甲乙二人素来不和,甲经营一婚庆公司,生意火爆,乙十分生气,便在隔壁买下一个门面,专门出售花圈。还应注意的是,诚实信用原则与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有区别的,诚实信用不仅是对行使权利的要求,更是对履行义务的要求,但禁止权利滥用,顾名思义,只是对行使权利的要求。
    2023-06-08
    352人看过
  • 村委会职权滥用的解决方法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委会滥用职权的处理方式是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责任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村民委员会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村委会、乡镇的职责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一级政府,在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责任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村民委员会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干预依法属于村民
    2023-07-05
    335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未遂认定有哪些
    一、滥用职权罪未遂认定1、罪与非罪根据本条规定,成立滥用职权罪,首先必须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滥用职权,完全是在具体的职权范围内处理事项,则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但另一方面,不能为了给行为人开脱罪责,而扩大行为人的具体的职权范围;也不能以属于官僚主义为由开脱行为人的罪责,官僚主义不是法律用语,但官僚主义行为中包括了滥用职权的行为,因而包括了犯罪行为。成立滥用职权罪,其次要求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滥用职权行为,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但另一方面,对作为本罪构成要件的重大损失,不能单纯理解为有形的损失,而应包括无形的损失。本条关于滥用职权罪的规定属于普通法条,此外,本法还规定了其他一些特殊的滥用职权的犯罪即特别法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触犯特别法条时,也可能同时触犯本条的普通法条。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认定犯罪,即认定为特别法条规定的
    2023-04-05
    330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辩护技巧有哪些
    有关滥用职权罪辩护技巧,应该掌握关于本犯罪的以下基本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在此基础上,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涉案事实,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具体的辩护方案。由一个强有力的辩护律师或者辩护律师团进行辩护,将最大可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辩护是一个艰苦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艰难的调查取证工作,然后根据调查取证的结果,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要最大限度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仅仅需要娴熟的掌握我国对于该种犯罪的法律规定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知道刑事法律关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规定;还需要缜密的思维能力,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实际案情,再把实际案情与国家法律的规定相互结合,尽量找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与刑法规定之间存在的本质上的不同之处,以达到避免司法机关据此对犯罪嫌疑人定罪的目的。如果犯罪嫌疑人确实已经无
    2023-06-03
    80人看过
  • 职权滥用的行为有哪些需要警惕
    滥用职权的行为如下:1、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无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2、玩弄职权,随意决定或处理事项;3、故意不履行职责,或者随意放弃职责;4、以权谋私,虚公济私,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罪行为对应如何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或者不版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3-07-04
    309人看过
  • 职权滥用的行政处罚措施有哪些?
    滥用职权可构成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指的是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国家、人民利益和公共财产遭受到重大损失,滥用职权罪根据其情节,可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有期徒刑三至七年,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至十年有期徒刑。滥用职权罪的标准是什么?滥用职权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3、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3-07-02
    441人看过
  • 职务侵占:最新司法解释有哪些变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解释》,首先,如果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串通,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贪污、盗窃,以其他方法骗取或者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二是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串通,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数额较大的,以侵占罪的共犯论处。三是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串通,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职务侵占办案流程是什么受理(一)受理案件时,报案人首先应当向经侦部门的接警民警说明来意,填写《报案表》,接受接警民警的询问,如实说明相关的情况,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材料。(二)接受案件后,接警民警会及时将案情录入警用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系统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把该系统自动编号的《报案回执》交
    2023-07-01
    218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人
    词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法人
    相关咨询
    • 滥用职权罪有哪些刑法解释司法解释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4
      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解释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渎职罪,受贿罪,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或者帮助他人逃避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按照渎职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2014最高检滥用职权司法解释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12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徇私舞弊罪的主体主要是从事调查、检察、审判工作的司法人员,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舞弊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刑法滥用职权罪司法解释为什么名称是滥用职权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要规定了构成犯罪的各种情况和条件。
    • 滥用民事权利有哪些情形最新司法解释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13
      律师解答 滥用民事权利的情形有行使权利损害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的;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主要目的而行使权利的;以有违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的。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 滥用公司职权罪中的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1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违法予以批准.登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2、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违法予以批准,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或者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3、工商管理部门.金融证券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违法予以批准或者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