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子,离婚时如何分割由双方协议处理。双方协商不成的,法院可以判决该房产归首付支付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取得房产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如果离婚时还未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夫妻双方对房屋分割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婚前买房吗?房子归谁?
结婚前不一定要买房,产权属于谁需要分情况来看:
1.一人出资买房,落在双方名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产权归夫妻双方;
2.双方出资落在夫妻两人名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产权归夫妻双方;
3.一人出资落在一人名下,则属于出资人的个人财产,产权归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八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
没有结婚,双方婚前共同买的房子归谁
106人看过
-
婚前一方买房婚后共同还贷属于共同财产吗,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怎么分
277人看过
-
婚后女方出首付贷款买房,男方和女方共同还贷,离婚后房子归谁
237人看过
-
婚前共同买房分手后房子具体究竟归谁?
148人看过
-
婚前买房共同财产归谁?
330人看过
-
买房子夫妻共同贷款买的离婚房子归哪一方?
200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男方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房子归谁,男方买房的钱到底该谁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1婚后取得的财产平均分配,夫妻共同债务共同偿还。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3、对两周岁以上十周
-
女方婚前房产贷款, 婚后买的房子归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1婚前房子登记在谁名下就归谁所有。既然只写了女方的名字,房子就归女方。首付能证明男方也出了一半,那么女方要把这一半钱还给男方,银行利息也要还。这就相当于女的向男的借钱买房一样,首付部分房产的自然增值,孳息都与男的的无关,但投资经营属于共同财产。按揭款共同还掉的部分也属于共同财产,女方要还一半给对方,按揭增值的部分(银行利息)也要偿还。
-
婚前买房, 婚后一起还房贷, 离婚后房子归谁, 如何分割婚前购买房屋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8婚前签订购房合同(购房人为一人)、一人付首付、取得产权证(记裁于一人名下),婚后以共同财产共同还贷,共同还贷部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予分割。但产权为婚前个人财产,不能分割,且另一方不享有增殖部分的差额收益。你所述的:“婚后还贷仍由一方负担,有还款证明。”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我国的婚姻财产制度在双方未约定婚内财产分配权的情况下一方的工资、奖金等劳动收入、投资收益等均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需要
-
男方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款离婚时房子归谁,还贷款之后怎么分割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2房产属于共同财产,还贷部分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的,也属于共同财产。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原则上是一人一半,同时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法律规定有重婚、同居、家暴、虐待或者遗弃行为的,无过错方是可以主张损害赔偿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一般是法官分割财产时向无过错方倾斜,以此作为补偿。请问你们名下是否有房产需要分割呢?对方名下的银
-
男女双方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男方自己出资买房,孩子归谁所有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27你好婚后的财产均分无论登记在谁的名下,孩子问题依法应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来决定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