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都有哪些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二、申请仲裁劳动关系收费吗
为了减轻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保障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工作经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现行“仲裁委员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仲裁费的收缴及财政等方面的补贴”,“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的规定,调整为“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三、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要多久
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申请劳动仲裁如何认定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403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书依据哪些法律规定
463人看过
-
劳动争议确认劳动关系还要申请仲裁吗
98人看过
-
确认劳动仲裁劳动关系涉及哪些问题?
229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收集劳动关系证据要哪些材料?
186人看过
-
劳动关系确认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哪些事项
52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仲裁的法律依据有哪些?怎么申请劳动仲裁?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10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当提交书面劳动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携带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并提交复印件,以及本单位法定代表人
-
请求确认劳动关系仲裁申请的范围都包括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9申请人系被申请人的员工,于2012年5月份入职,从事木工、支模板工作。2012年5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安排下在芜湖市弋江区弋江嘉园1期19号楼11层拆模板时不慎从钢管架上摔下致伤。随即被申请人安排人员将申请人送往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并支付了医疗费。 自入职以来,截止申请人受伤之日,被申请人未与申请人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
-
现在法律上没有确认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有效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5劳动仲裁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等原因中断的,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仲裁时效。
-
劳动关系证据都有什么我想去申请劳动仲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6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给付劳动报酬,而由劳动者提供职业性的劳动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源于民法中的雇佣关系,与民法中的承揽、承包、代理等关系,并不是很容易就区分清楚。劳动关系的认定,必须以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作为前提,实践中可以参照一下凭证综合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 2、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3、用人单位向劳
-
到劳动局申请仲裁法律依据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9到劳动局申请仲裁 法律依据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