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法院怎么判交多少罚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6 17:36:10
458 人看过
一、取保候审后法院怎么判交罚金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后,缴纳的罚金需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二条
【罚金数额的裁量】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第五十三条
【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二、取保候审办理程序
办理取保候审,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也可以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侦查阶段聘请的律师或者审查起诉之后委托的辩护人,向司法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即填写取保候申请表。在侦查阶段,向侦查机关提出申请;在审查起诉阶段,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在审判阶段,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三、取保候审保证金如何退还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
3、公安机关决定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在解除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同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并责令犯罪嫌疑人在《退还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院取保候审判决后会解除取保候审吗?
81人看过
-
交的取保候审金一般多久退,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
92人看过
-
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吗,取保候审保证金应交多少?
252人看过
-
取保候审一审后通知交罚金会怎样
83人看过
-
交了保证金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保证金限额是多少钱
69人看过
-
取保候审金可以抵法院的罚金吗?
44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罚金
词条
#罚金
最新文章
#罚金
相关咨询
-
取保候审后,到法院开庭时候要交处罚金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3罚金是刑罚中的附加刑中的一种,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本人实施,不得株连他人。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罚金具有以下特征:(一)罚金与没收财产一样,都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采取的强制性财产惩罚措施。(二)按照我国刑法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罚金同没收财产一样,也只能执行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
-
取保候审的费用是多少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 取保候审要交多少保证金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一、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制度,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保证金的形式只能是货币,包括中国货币和可以在中国金融机构兑换的外国货币。取保候审具体要缴纳多少保证金,我国相关的法律作了以下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
-
取保后还需要给法院交取保候审金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3被取保候审的人按照刑事诉讼的程序应在公安机关先办理取保候审,并交纳保证金,当案件移送起诉到人民检察院的时候,如果检察院有必要继续取保候审的话,检察院只是更换取保候审的手续,而不再收取保证金的。当案件通过检察院起诉到人民法院时,人民法院也可以更换法院的取保候审手续,而不再收取保证金。在更换取保候审手续的时候,原在公安机关保管的保证金移送到检察院和法院,绝不另行收取保证金!当结案后,按照规定,保证金必
-
取保候审法院让交罚金是否还要交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311、取保候审时交的是保证金,不是罚款。如未违犯取保候审的规定,保证金会退还。2、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即使判决有罪,多适用缓刑。公安机关在宣布取保候审决定时,应当告知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
-
法院取保候审一年未判怎么办,取保候审后还判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