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股东利益应该是少数股东利益,因为多数股东利益可以通过多数股东本身在公司的优势地位得到维护,而且立法初衷就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这从表决权的规定也可以看出来。
其二,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这里的重大损失显然是指少数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至于重大损失的判断标准,可以参照《公司法》第4
条、第75条、第143条等规定。
一、什么情况下股东可以申请解散公司呢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无法召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持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董事或者实际控制人有持续性的压制、欺诈行为,严重侵害股东利益,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纠正;
(四)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导致公司可能或者正在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
(五)其他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
二、小股东没有权力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吗?
小股东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权力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1、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统一决定提起诉讼;
2、存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情形;
3、有权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其他条件。
-
股东要求解散的公司是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并且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公司。
100人看过
-
企业连续10年未注销,股东利益受损分析
191人看过
-
股东请求公司解散中的重大损失如何认定
445人看过
-
股东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程度会受到什么惩罚?
160人看过
-
公司未通知股东参会议致其利益受损应该如何处理
191人看过
-
如何处理股东对公司利益的损害?
53人看过
公司章程,是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规定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也是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 公司章程通常由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共同制定和签署。章程的内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并经过相关... 更多>
-
公司经营管理发生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3一、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该股东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这是
-
如何防范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18中小股东作为公司股东,其个人利益与公司总体利益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是一致的,但是,因为中小股东一般都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且无法对公司的决策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作出一些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决定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股东应当充分利用法律的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权益。
-
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3一股独大产生的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行为,是公司治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何有效的维护和均衡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难度亦比较大的问题,但对小股东来说,并非无可以大股东制衡的救济机制,是否存在可行的制衡机制,以及采取何种机制,需要对贵司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后才能作出分析和评判,仅凭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无法给您一个满意的解答,建议您带上您的问题去律师事务所做一咨询,这样或许可令你找到一个
-
公司解散的原因有哪些,公司解散的条件下股东利益会受到重大损害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1法定解散原因:一、(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但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使公司继续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解散。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公司可以继续存在。(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二、当公司经营
-
损害股东利益如何举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9写好诉状,到对方住所地法院起诉。自己无法搜集证据时,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