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标准下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才立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5 14:09:25 233 人看过

一、什么标准下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才立案?

符合以下标准的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才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如何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条件需要有: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观上行为人故意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有以下惩罚:

1、行为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07: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犯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怎么判刑?
    犯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判刑规则:1、犯本罪既遂的,依法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如果因其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的,则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中国对传授犯罪方法罪既遂犯罪中国对传授犯罪方法罪既遂的判刑标准如下: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情形的,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二、中国对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判刑标准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本罪要求行为人有传播的行为,若只有编造行为,但未传播出去,则不能构成本罪。三、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会判多长时间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判刑: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
    2023-06-25
    260人看过
  • 一般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怎么处罚的?
    一、一般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怎么处罚的?一般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罚:1、犯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犯罪后果达到严重标准的,则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如何判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判刑: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
    2024-02-04
    290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为:有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应当予以立案追诉。《刑法》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构成网络造谣的真没处罚网络造谣的行为若构成犯罪的,可能被人民法院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虚假危险物质怎样处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3-08
    59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要件有: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16
    366人看过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最新量刑标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会判缓刑吗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什么是人身威胁即对方的某个行为有可能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恐吓威胁违
    2023-03-07
    35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传播恐怖疫情, 虚假恐怖信息构成什么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11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恐怖犯罪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量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29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这样判刑:行为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判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6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虚假恐怖信息罪如何解释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9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 怎么样才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03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