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道义是指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8 19:48:19 403 人看过

行政指导乃是行政主体在其法定职责、使命或者所管辖事务的范畴之内,为了契合现今社会及经济生活的实际需求,依据国家的法律原则以及政策导向;在相对人自愿配合或者积极协助的基础上,适时而灵活地运用非强制性的手段,以期高效地达成特定行政管理目标为宗旨,且此种行为并不直接引发法律效力。

《农业法》第六十一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指导、组织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人工草场、饲草饲料基地和改良天然草原;

实行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2: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村道乡道县道分别指的是什么
    村道乡道县道指的是什么村道的其中的一种定义是道路的一种类别,依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属于乡村公路,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之外的一种公路。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外部联络的公路。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国道省道县道有什么区别公路按其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可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县级公路和乡级公路(简称为国、省、县、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按技术标准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共五个等级。国道省道县道的区别: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
    2023-06-11
    232人看过
  • 政府管制是指什么行为
    是指政府为维护和达到特定的公共利益所进行的管理和制约。政府管制又称为政府规制,管制,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活动总称,关于管制的研究被视为经济学的一个正式领域。管制经济学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开创的。一、分业经营的形成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管制始于美国。早在1864年,美国就根据《国民银行法》设立了对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进行监管的货币监理署(OCC),并且限制国民银行经营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务。但《国民银行法》对州注册的银行没有约束力,很多国民银行可以通过在州注册的附属机构来经营被限制的业务,所以实际上货币监理署对国民银行业务的限制很宽松。1927年的麦克法登法(McFaddenAct)将国民银行和州立银行置于平等竞争的地位,进一步放松了对国民银行业务的管制,国民银行几乎可以从事所有类型的证券。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几乎融为一体,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
    2023-03-26
    280人看过
  • 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是什么
    一、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是什么1、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如下:1、有利于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充分的实现;2、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二、公民的权利有哪些公民的权利具体如下: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与人
    2023-08-09
    244人看过
  •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义务吗?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义务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第三款之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主体和法院为执行主体。2.行政强制执行以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为执行内容。3.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用代执行等方式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之状态,最终确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实现。4.行政强制执行不允许进行执行和解。行政强制执行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行政机关如放弃强制执行而与被执行人和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职权与职责,即为失职。这是法律所不能允许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既存在由行政机关实施的情况,也存在由司法机关实施的情况,即行政机关和法院都可以成为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它们之间的行政强制执行权限的分配,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有
    2023-04-13
    164人看过
  •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的什么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特定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手段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得到贯彻落实的一种执法行为。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是:一是行政性,发生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由特定行政机关实施;二是强制性,基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作用,强行抑制相对人的意志,迫使相对人服从;三是执行性,旨在确保实现法律一、林地恢复怎么行政强制执行对于林地恢复的强制执行程序,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第三款之规定,由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主体和法院为执行主体。2.行政强制执行以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为执行内容。3.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用代执行等方式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之状态,最终确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实现。4.行政强制执行不允许进行执行和解。行政强制执行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行政机关如放弃强
    2023-06-29
    209人看过
  • 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一、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什么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行政机关,作为现代行政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行政指导一般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所以并没有强制作用的一个权利,是一种事实行为,适用法律优先原则。行政指导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为实现所期待的行政状态,以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措施要求有关当事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活动。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必须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导指导的可接受性。这种可接受性表现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主观上认为如果其接受行政指导,将会产生有利于其的法律结果。从利己这一人性本能出发,行政相对人对于可选择的行政指导,其必然会将自己利益在限定的范围内最大化。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指导对其可能产生不利结果,或者没有什么好处,他一般是不会接受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行为。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将正当性作这样的界定,是因为行政指导行
    2023-04-16
    344人看过
  •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是指什么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作为个人、组织,无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都是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进入行政诉讼后,其行政相对人的身份自然丧失,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行政主体成为被告,两者在法律地位上趋于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
    2023-06-02
    338人看过
  • 行政指导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行政指导司法解释是什么?行政指导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为实现所期待的行政状态,以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措施要求有关当事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活动。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分为以助成、促进对方为目的的助成指导和以限制对方的行为为目的的限制指导。行政指导的特点在于,只要取得相对人的同意即可形成所期望的行政秩序,而无须使用权力手段。二、行政指导的原则1.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必须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导指导的可接受性。这种可接受性表现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主观上认为如果其接受行政指导,将会产生有利于其的法律结果。从利己这一人性本能出发,行政相对人对于可选择的行政指导,其必然会将自己利益在限定的范围内最大化。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指导对其可能产生不利结果,或者没有什么好处,他一般是不会接受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行为。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将正当性作这样的界定,
    2023-04-13
    394人看过
  • 什么是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行政诉讼法中的指定管辖是指上级行政机关以决定的方式指定下一级行政机关对某一行政处罚行使管辖权。这通常是由于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的管辖问题发生纠纷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才由上级机关确定由谁管辖。行政处罚法规定,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发生指定管辖的条件,通常是对行政处罚的管辖权有争议。为什么会发生管辖争议呢?这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行政机关职责不清,对社会生活、公共事务的管理互有交叉,因此表现在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管辖上也必然是互有交叉,权责不明确,无法按职能真正落实管辖。第二,由于我国的行政处罚制度还不完备,由于行政违法活动的错综复杂、法律、法规之间规定也存在着竞合问题,因而,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出现对一个行政违法活动几个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由于一个行政违法案件可能连续、持续或者牵连几种行政违法行为,而这
    2023-06-13
    138人看过
  • 行政时间指的是什么时候
    一、行政时间指的是什么时候行政时间是指工作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并且星期六、星期天休息的工作。二、工作时间的范围是什么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一)准备结束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日(班),为完成生产任务或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所消耗的时间;(二)作业时间系指劳动者直接用于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或作业所消耗的时间;(三)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必须中断正常工作的时间;(四)工艺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中,因工艺技术特点的需要使工作必须中断的时间。三、工作时间有哪些特点(一)工作时间是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时间。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时间即为工作时间。劳动时间有工作小时、工作日和工作周三种,其中工作日即在一昼夜内的工作时间,是工作时间的基
    2022-04-14
    167人看过
  • 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指的是什么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管理,依法作出某一决定时,相对人可能因此负担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相对人都能自动履行。在相对人不自动履行义务时,发生行政决定的强制执行问题。执行行政决定的手段种类很多,有直接的手段,也有间接的手段。间接的执行手段不立即实现行政决定的内容,往往也不是最终的执行手段。直接的执行手段使用强制力量,立即实现行政决定的内容。执行行政决定的手段种类虽然很多,然而执行的方式却只有两种:或者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本身通过行政程序执行。行政机关本身通过行政程序执行的方式,是一种例外的执行程序。在这种程序中,行政机关迅速采取行动,免除一般执行程序受到的束缚。由于这种执行方式对公民的自由和财产存在潜在的极大的威胁,因此,法律只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并且出于公共利益的迫切需要时,才允许这种执行方式的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规定,行政决定的执
    2023-06-13
    431人看过
  • 行政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政道德的主要内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工作实绩。行政道德是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政实践中运用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调节和规范各种行政行为的道德准则。行政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有哪些一要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政群关系。行政管理最终是要热爱人民,尊重人民及其合法权益,又要相信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办实事,进而形成良好的政群关系。二是宽厚待人,形成良好的组织工作关系。在一个组织内部,既要尊重上级的权威,自觉服从上级的正确领导,同时也要尊重下级和同事。在工作过程中,要以事业为重,顾全大局,认真听取不同意见,要团结所有组织成员,形成协调一致的内部人际关系与工作关系。三是要协调友邻,形成良好的部门间关系
    2023-08-09
    196人看过
  • 行政道德的法律解释是什么
    对于行政机关应当符合的行政道德的法律解释: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处理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的中,所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行政道德的法律解释是什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条公务员的任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工作实绩。第八条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第九条公务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第十条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第十一条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以及录用、奖励、培训、辞退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2022-07-13
    479人看过
  • 可提起行政诉讼行为是指什么
    一、可提起行政诉讼行为是指什么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为包括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的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导致当事人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其他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
    2024-01-12
    5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立法权是指什么行政立法的涵义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07
      行政立法权,是指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从内容和实质来解释,认为凡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叫做行政立法。从主体角度来解释,认为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行政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权责统一原则。 一、依法立法原则 1、法律
    • 街道办事处行政处罚是指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16
      街道办事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行政行为的程度是何含义?具体指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
      行政行为原则上自告知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在附款有规定时自规定之时起生效。受领之时生效和即时生效的规则,是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的发生时间,一般为告知之时。这是各国行政法上的通行做法。
    • 请问有谁知道行政法规是指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06
      现在就针对你提出的问题回答如下: 以国务院直接颁发的,即国务院令,属于行政法规,以国务院下属各部门颁发的是部门规章。
    •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定义是指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8
      行政区划是本上登记的地址,此地址政府部门对本地区做出的分区划分分区管理。户籍所在地(户口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主要以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区)、县(自治县、街道)等三级编制单位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