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4 11:50:13 317 人看过

损害商业信誉最与诽谤罪的区别

一、损害商业信誉罪怎么认定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与正常的舆论监督的界限就是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首先应当严格划清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或者新闻媒体对一些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差的生产、经营者予以公开披露、曝光的,对于这类正当批评,即使揭露的事实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实的属实,上述公开披露、曝光的行为应当属于合法行为,应予以支持和保护。其次应当严格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在审判实践中,要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认定罪与非罪,对于那些确实具有损害商誉性质的行为,应当鉴别其危害程度,如果确系情节显著轻微,损害后果不大的,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不认为是犯罪。

2、“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

“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是损害本罪的“量”的规定,属于该罪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用至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所谓“重大损失”,应当指侵害人实施的损害行为,造成他人商誉贬值,进而使他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在认定这一侵害结果时,首先要确认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之行为负刑事责任。其次,要准确地界定损失范围,确定损失是否为重大。所谓损失的范围,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1)客户退货损失;

(2)滞销压库损失;

(3)为正-名所进行宣传耗费的损失。

(4)预期利益和停产期间的损失。所谓“其他严重情节”,应当是指除上述给被害人造成重大损失以外的各种综合性评判指标,一般要包括侵害人主观方面恶性的深浅,行为次数的多少、行为方式恶劣与否、社会影响大小、有无同种劣迹等等,应当在实践中加以摸索、待成熟后作比明确司法解释为宜。

二、与诽谤罪的区别

在认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时,应当划清与诽膀罪的界限。本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该两种罪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方面都有十分相似之处。二者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是通过“诽谤”的方式侵犯竞争对方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后者则是通过诽谤侵害公民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侵害人的诽谤行为针对企业负责人或者经营者本人的,就应当具体分析行为的特征和侵害人的主观方面特征,来确定罪名。侵害人如果以排挤竞争为目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但同时指向商业信用主体和其负责人个人的,应当认定为本罪。如果侵害人为发泄个人不满,蓄意贬低企业负责人个人的,应当认定为诽谤罪。如果一行为既贬低企业又贬低个人的,应以想像竞合原则处理。如果是数行为既触犯诽谤罪又触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之数客体,则应数罪并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11: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怎么区别以侮辱、诽谤形式侵害名誉权和侮辱罪、诽谤罪
    (一)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誉权中,不法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即不法行为人过失损害他人名誉也可以构成侵害名誉权。在侵权赔偿中,确定赔偿范围一般不考虑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即行为人主观状态一般不影响其责任范围,只有在精神赔偿中才考虑不法行为人的过错类型和程度。而在侮辱罪、诽谤罪中,不法行为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而且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程度对量刑有圈套的影响,主观恶性越大,被判处的刑罚就越重。(二)侵害行为的情节不同。侵害行为的情节,即加害行为的性质、手段、方式和由此产生的结果。构成侮辱罪、诽谤罪要求加害行为情节严重。例如,在大街上强行脱掉妇女的衣服,故意捏造并散布他人收受了大量贿赂的虚假事实等。而构成侵害名誉权并不要求“情节严重”。(三)危害后果的程度不同。侮辱罪、诽谤罪的危害后果较严重,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例如侮辱
    2023-03-14
    320人看过
  • 名誉侵权与诽谤罪有何区别,怎么区分
    (1)诽谤罪中传播的信息必定为毫无根据的虚构事实。若传播的确实为已经发生并且客观存在的事件,尽管可能对某个人或组织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但这并不足以构成诽谤罪。然而,对于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内容属实,但只要其属于法律明确禁止公开宣传之范畴,公开后将对被侵权人的人格尊严与社会声誉带来实质性伤害,同样可以构成名誉侵权。(2)在法律实务中,法人、团体以及组织不得成为诽谤罪的侵犯对象,然而对于名誉侵权行为,上述法人、团体及组织均可成为受害方。(3)诽谤罪的主观要件有所区别。诽谤罪应以直接故意为必备条件;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要件则包括过失行为在内。《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
    2024-08-16
    160人看过
  • 损害他人名誉构成诽谤罪吗
    对于诋毁或侵害他人名誉权是否可被判定为诽谤罪的问题,需依据案件的不同情形进行详尽精准地解析。通常而言,当行为人为达到恶意伤害他人人格尊严,破坏其良好声誉的目的,蓄意编造且扩散不实言论,达到了情节严重程度时,将被视为涉嫌构成诽谤罪。然而,诽谤罪的确立还需结合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考量,如散播的内容是否属实、信息传播的广度及深度、以及对受害者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1
    409人看过
  • 诽谤商业信誉的犯罪特征有哪些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罪的法定要件有: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客体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4、客观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诽谤商业信誉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对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3-07-29
    63人看过
  • 报复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是怎样的
    一、报复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是怎样的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两种犯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其主要区别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综上可知,相关法律中规定报复陷害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有三个,只要满足其中之一,那么报复陷害
    2023-07-13
    249人看过
  • 损害名誉罪和诽谤罪判刑是什么
    在我国现行的刑法典中,并无单独设立机动车辆责任保险合同诈骗罪这一罪名。关于诽谤罪的量刑准则如下所述:对于那些使用暴力手段或其他行为公然对他人进行侮辱,又或是编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且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此处所谓的“情节严重”,通常是指多次编造虚假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或者是编造的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亦或是编造的事实对他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是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或者引发受害人自杀等极端情况。若犯罪行为是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那么受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若受害人在提供相关证据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人民法院可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然而,若诽谤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那么该行为便不能视为犯罪,而仅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
    2024-07-31
    407人看过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诋毁商誉行为的界限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他人商誉行为都是对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侵害,具体表现形式相似,但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其一,行为主体。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从事市场交易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也可以是普通的消费者;而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商誉的行为主体限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较为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第3款对经营者解释为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因此,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是参与市场竞争、从事相关市场交易活动的行为人,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主体相比较而言更为宽泛,不仅包括经营者还包括出于其他目的的非市场竞争的行
    2023-02-16
    434人看过
  • 名誉权侵害:诽谤罪与侮辱罪比较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相应之处是在客体、主体、主观方面都有相同处。不同之处有: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以侮辱、诽谤形式侵害名誉权和侮辱罪、诽谤罪的区别(1)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誉权中,不法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即不法行为人过失损害他人名誉也可以构成侵害名誉权。在侵权赔偿中,确定赔偿范围一般不考虑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即行为人主观状态一般不影响其责任范围,只有在精神赔偿中才考虑不法行为人的过错类型和程度。而在侮辱罪、诽谤罪中,不法行为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而且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程度对量刑有圈套的影响,主观恶性越大,被判处的刑罚就越重。(2)侵
    2023-07-20
    209人看过
  • 诽谤商业信誉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对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损害商业信誉罪既遂判多久?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既遂法院的判罚标准:1、自然人犯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会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既遂的,则对其直接责任人员按上述规定处罚,并对单位处以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28
    196人看过
  • 损害名誉权和诽谤罪能一起定罪吗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犯罪乃属“自诉”性质的犯罪,但若其对社会公共秩序或国家整体利益构成严重侵害则需由公权力介入。当某位人士之行为同时触犯损害名誉权及诽谤罪时,从法律理论角度来看,两罪名可合并论处。然而,实际操作中能否实现两罪并罚仍须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与情节予以审慎考量。若诽谤行为确已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严重伤害且满足诽谤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在法律层面上,两罪名便有可能并罚。然而,最终是否实行并罚,仍需由法院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2
    322人看过
  • 名誉罪与损害商业信誉的判刑有什么不同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违规招投标刑事责任坐几年牢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涉外合同诈骗罪怎么认定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
    2023-03-29
    436人看过
  • 诋毁商业信誉需要哪些犯罪构成,本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一、诋毁商业信誉需要哪些犯罪构成诋毁商业信誉需要的犯罪构成如下: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这样,构成本罪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必指向于他人。指向于他人,可以指名道姓,也可以不呼其名,但根据其虚构的内容、散布的方式,完全能让公众知道其指向于何人。如果其内容泛泛而指,根据其内容及散布方式无法推测针对的是谁,自然不能构成本罪。由于本罪所侵害的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因此,他人必须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如生产者、销售者、提供诸如饮食、旅店、旅游等各种服务的人等。所谓商业信誉,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诚实信用和名誉,包括其信用、资产、经营能力、经营作风等内容。所谓商品声誉,则是指其商品的良好声望及称誉,包括商品的性能、结构、外观、效用、质量、价格等方面。
    2024-01-30
    216人看过
  • 【罪名比较】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2023-06-11
    466人看过
  • 怎样区别诽谤罪与其他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诽谤罪。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区别诽谤罪与其他犯罪?(一)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二)诽谤罪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二者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不同之处在于:1、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2、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3、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三)诽谤罪与治安违法行为
    2023-05-01
    9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侵犯商业信誉罪中的重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15
      首先应当严格划清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或者新闻媒体对一些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差的生产、经营者予以公开披露、曝光的,对于这类正当批评,即使揭露的事实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实的属实,上述公开披露、曝光的行为应当属于合法行为,应予以支持和保护。其次应当严格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在审判实践中,要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 诽谤罪如何认定,他人侮辱诽谤罪与侵害名誉和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09
      诽谤罪的认定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2、本罪与侮辱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
    • 如何区别侵犯名誉权与诽谤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2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
    • 怎样区别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24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国家机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属于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如何区分犯罪与非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5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非罪的界限 首先应当严格划清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 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或者新闻媒体对一些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差的生产、经营者予以公开披露、曝光的,对于这类正当批评,即使揭露的事实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实的属实,上述公开披露、曝光的行为应当属于合法行为,应予以支持和保护。其次应当严格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