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或者对执行财产申请参与分配的,执行法院应当制作财产分配方案,并送达各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债权人或者被执行人对分配方案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分配方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一、有限责任公司有什么清算的程序
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的程序有:
一、建立清算组。人民法院应当自企业破产宣告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清算组由股东、有关机关和专业人员组成;
二、清算组接管破产公司。人民法院宣布破产后,破产企业由清算组接管,负责管理、清理、估价、处理、分配破产企业财产,代表破产企业参与民事活动,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其行为;
三、破产财产分配。破产财产财产,由清算组提出分配方案,在债权人会议上讨论通过,报人民法院批准后由清算组实施;
四、结束清算。破产财产清算分配完成后,清算组应当向人民法院报告清算分配情况,并申请人民法院裁定破产终止,未清偿的债权不予清偿;
五、注销登记。企业破产,破产财产分配完毕,企业法人依法终止民事行为能力,清算组向破产公司原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原公司登记。
二、轮候查封中的参与分配的程序是什么
轮候查封中的参与分配的程序是:在该院案件审理终结后开始进行。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应当向其原申请执行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写明参与分配的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该执行法院应将参与分配申请书转交给主持分配的法院,并说明执行情况。
三、个人拍卖个人资产不够清偿债务怎么处理
个人资产拍卖不够清偿债务要作以下处理:
1、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2、财产被分配给各债权人后,被执行人对其剩余债务应当继续清偿;
3、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继续依法执行。
-
如何申请强制执行中止,申请强制执行撤回可不可以再申请
126人看过
-
申请强制执行,应当何时申请执行
403人看过
-
申请强制执行如何查看申请进度
199人看过
-
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如何知道
132人看过
-
强制执行申请人要怎样配合
200人看过
-
析多个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分配
337人看过
-
多人申请强制执行,多人申请强制执行,哪个最严重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1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必须有奏效的行政裁判文书作,如对于一审裁判,必须是在法定期间内无人上诉,而二审裁判,经作出即奏效。二是裁判文书必须具有可执行的内容。如,财产关系人身关系通常不能强制执行。三:是义务人拒却履行司法文书限定的义务,就是在履行时限内拒不履行。四是申请人在法定期间内提议执行申请:即履行时限期满还不履行的2年之内。五是符合人民法院的管辖的限定,即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
-
申请人如何撤销强制执行,申请人撤销强制执行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1(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
-
如何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强制执行流程,强制执行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4强制执行申请范文申请人:张某某,男,汉族,1976年11月15日出生,住咸阳市某区某镇某村107号。申请人:陈某某,男,汉族,1979年12月13日出生,住在咸阳某某路某某小区1号楼1单元213室。请求:1。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令被申请人履行(2014)咸民终字第0000号民事判决书的内容;2、本案的执行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事实及理由:申请人张某某与被申请人陈某某因排除妨害纠纷一案,业经廊坊市
-
申请强制执行手续有哪些, 如何申请强制执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4申请强制执行手续:1、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3、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申请强制执行中申请人已死亡如何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21应当中止执行,待继承完毕后恢复执行。 第二百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