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税连带责任具体指代什么
连带责任本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责任制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人连带分担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债务。民事法律关系中连带责任的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符合法定情形下构成连带责任,如共同侵权;一种是当事人之间自愿建立连带责任,如债务保证。
在法定连带责任的构成情形中,通常要求连带责任需具备以下条件:
1、连带责任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2、连带责任人实施了违法性的行为或不作为;
3、连带责任人的作为或不作为产生了损害事实;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
为了防止偷逃税款、转移财产,保障国家税收,我国税法借鉴了民法中的连带责任制度,也规定了第三人的纳税连带责任。纳税连带责任的内涵,即具有连带关系的两个以上主体共同负担同一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与纳税连带责任人之任何一人、部分人、全体人缴纳部分或全部税款,当任何一人缴纳全部或部分税款时,其他人的纳税义务也在该范围内消灭;同时,纳税连带责任人有权向纳税人求偿其缴纳的税款。
二、我国纳税连带责任的主要法定情形
(一)企业分立后的纳税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据此规定,当纳税主体出现分立情形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且根据法律规定缴清税款,如果分立时尚有税款未缴清的,由分立后的纳税主体承担连带纳税责任。这一规定借鉴了民法中企业法人分立的概括承受制度。
(二)发包人与承包人、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纳税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者租金的,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收入和所得纳税,并接受税务管理;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者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与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据此规定,发包人、出租人未及时报告承包人、承租人信息的,应与承包人、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本条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税源控制,防止承包人、承租人偷税避税,加大发包人、出租人的义务,保证应纳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三)纳税担保中的纳税连带责任
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纳税人应当提供纳税担保的三种法定情形,《纳税担保试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1号)对纳税担保人的连带纳税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纳税担保人可以选择纳税保证、纳税抵押、纳税质押三种方式提供纳税担保,纳税担保人与纳税人承担连带纳税责任。
1、置于税收保全措施之前的纳税担保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税务机关责令纳税人限期缴纳税款的期限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经税务机关要求而纳税人拒绝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2、欠税人出境前的纳税担保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欠税的纳税人或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
3、提请复议的纳税担保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欲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纳税担保。
除上述税法所明确规定的纳税连带责任法定情形外,还存在基于民事连带责任成立的纳税连带责任,如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共有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等等,上列主体的债务既包括民事债务,也会包括一些特定的税收债务。
三、纳税连带责任的效力
(一)纳税连带责任的主体:第三人是否构成纳税人
纳税连带责任脱胎于民法上的连带责任,但在连带责任主体性质界定上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在民法上,法定的连带责任人之间具有对等地位,均是债务人,而在税法上的纳税连带责任多由法律具体规定,但连带责任人之间的主体性质存在差异。纳税人是某一税种的重要课税要素,非税法不得强加之,作为纳税连带责任人的第三人在主体身份上不属于纳税人。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纳税连带责任人也会成为纳税人。
(二)纳税连带责任的范围:是否包括滞纳金和罚款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纳税连带责任并未明确规定,但可从国税总局的相关规定中找寻答案。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1号)共规定了三种纳税担保方式,系保证、抵押和质押,在这三种纳税担保关系中,担保人承担的便是连带责任。办法第五条规定,“纳税担保范围包括税款、滞纳金和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费用包括抵押、质押登记费用,质押保管费用,以及保管、拍卖、变卖担保财产等相关费用支出。”据此规定,纳税担保中的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税款、滞纳金和相关费用。税款和滞纳金作为纳税连带责任的范围不存在争议。在除纳税担保之外的其他纳税连带责任关系中,实际上不存在实现税款和滞纳金的费用,因此,通常意义上的纳税连带责任范围不应包含相关费用。
四、税务机关追究第三人的纳税连带责任的条件
在企业分立后的纳税连带责任中,分立后的主体都是纳税人,税务机关追究其纳税连带责任不存在差异。在纳税担保中,第三人提供纳税保证的,税务机关必须在保证期间内通知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责任免除;第三人提供纳税抵押或质押的,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届满未缴清税款、滞纳金的,税务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纳税担保人自收到纳税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担保的税款、滞纳金。纳税担保人未按照前款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滞纳金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在15日内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依法拍卖、变卖抵押物,抵缴税款、滞纳金。然而,对于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的纳税连带责任追究方面,我国税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这一连带责任形态中,发包人并非纳税人,而是作为纳税连带责任的第三人。从连带责任效力角度看,税务机关可以越过承包人直接追究发包人的纳税连带责任,税务机关应如何追究第三人的连带责任呢?笔者结合实务经验,认为税务机关在追究作为纳税连带责任人的第三人的连带纳税责任应当至少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明确纳税义务人。税务机关在追究第三人的纳税连带责任之前应当首先要准确判断纳税人和第三人的税收身份,如在承包经营关系中,就承包经营所得而言,承包人属于纳税人,发包人不属于纳税人,属于第三人。
2、明确税收债权。税务机关应当首先确定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金额,即税收债权金额。如果税收债权金额尚无法查明确定的,第三人也无法履行其连带责任。税务机关查明税收债权的金额应当以其向纳税人作出的税务处理决定书中载明的金额为准。如果税务机关尚未对纳税人采取确定补缴税款金额的征税处理行为,则就意味着纳税人所欠税款没有明确的金额。总之,税务机关在追究第三人的纳税连带责任之前应当首先要向纳税人作出补税的处理决定。
-
在什么情况下,税务机关有权决定应纳税额
165人看过
-
第三人拒不清算清算情况下,有无连带责任?
190人看过
-
税务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对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90人看过
-
侵权责任能追究连带责任吗?
500人看过
-
税务机关违反资源税法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461人看过
-
连带纳税义务
444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什么情况下纳税人有权拒绝税务机关的检查?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2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无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检查。税务机关对集贸市场及集中经营业户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统一的税务检查通知书。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式样、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
什么情况下虚开税款发票罪会追究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23构成虚开抵扣税款发票罪的责任追究: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
夫妻债务连带责任是要在什么情况下才算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9离婚时债务的清偿包括: 1、共同债务的清偿 2、个人债务的清偿。《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清偿。所谓“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为共同生活、履行抚养、赡养义务、为生产经营等的需要而负的债务。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夫妻的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
-
税务人员追究刑事责任立案标准有什么办法吗?在什么情况要追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1本办法所称过错责任追究是指对因过失或者故意造成税收执法过错行为的责任人给予经济惩戒和行政处理。 对过错责任人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执行。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公平公正、有错必究、过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
什么情况下引起连带责任保证人追偿权的产生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30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支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