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起刑事案件13人被公开宣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3:40:08 289 人看过

昨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万名群众公判大会在内黄县展开。自一打击两整治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内黄县法院共审结各类涉财刑事案件61起,涉案金额71万余元,为人民群众挽回财产损失35万余元。

内黄县委副书记郑xx,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师xx,内黄县法院院长李xx等领导出席大会。

公判大会上,李xx依法宣布对12起刑事案件中13人进行公开宣判,对犯抢劫罪的王某等人和犯故意伤害罪的马某等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至13年不等。

被告人王某于2009年8月15日凌晨,伙同王凤某等4人驾驶五菱之光面包车,携带匕首、胶带等作案工具到某砂石厂采用捆绑的方式抢走被害人付某一部手机和一辆装载机,价值共计3.2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被告人马明某、马晓某二人于2011年9月5日,因琐事与樊永某和樊书某二人打架,在打架过程中,被告人马明某将被害人樊书某头部砸致重伤,被告人马晓某持刀将被害人樊永某头部砍成轻伤,二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和10年。

郑xx要求,要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要严厉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有效遏制多发性侵财案件的高发势头;要着力解决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混乱、违法违规经营网吧等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各类治安隐患,促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全县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政法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实效,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专项行动的报道力度,抽调精干人员,全方位进行报道,以宣传战果,鼓舞斗志、震慑犯罪,营造强大的严打声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3: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昆铁中院对12件毒品案公开宣判18名毒犯获刑
    6月12日,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12件毒品案件进行公开集中宣判,18名毒品犯罪分子最轻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最重被判处死刑,涉案海洛因4.08公斤,甲基苯丙胺29.417公斤。此次宣判的案件,有代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判的刘太瑚、张建忠、玉燕、岩温、玉光香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27千克的案件;有原司法局副科长体内藏带毒品,却辩称无罪的瓦布阿伍运输毒品案;有之前犯抢劫罪的累犯,归案后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刘学忠运输毒品案。这些罪犯分子的年龄从60后到90后不等,最小的只有19岁;文化程度除一人为大专外,多为小学文化或文盲;毒品藏带方式各式各样,有藏在茶叶箱里、扫帚里、体内、裤包夹缝内、钱夹内或绑在身体隐蔽部位;运输方式有汽车、火车、快运公司等。当前,中国禁毒形势总体稳定,并呈现出持续好转的发展势头。但禁毒斗争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严峻的就业和经济形势给人造成巨大
    2023-06-11
    344人看过
  • 哪些公开进行公开宣判案件?
    一、案件哪些公开进行公开宣判?需要进行公开宣判的案件有: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案件;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的以外,其它案件都应当公开。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先期发布公告,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在法庭审理中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可以公开陈述作证,进行辩论,行使合法的诉讼权利。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先期发布公告,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在法庭审理中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可以公开陈述作证,进行辩论,行使合法的诉讼权利。公开审判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保证办案质量。二、不公开审判的案件法院审判案件公开进行的诉讼原则。开庭时间、地点对外公开,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记者采访。审判公开原则最早为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提出,以反对封建司法中的秘密审判、私设法庭、专横擅断。后为各国普遍采用。在中国,依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2023-03-24
    419人看过
  • 案件宣判必须公开吗?
    审判可以不公开,但是判决一定要公开宣判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为了保护机密或尊重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理,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这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能不公开宣判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刑事案件公开宣判什么意思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开审判,法院应当做到:(1)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2)允许公民到场旁听;(3)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
    2023-08-05
    215人看过
  • 吉林特大高考招生诈骗案宣判涉案13人被判刑
    本报长春7月19日电(记者孔祥武)时逢高考录取时节,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吉林省龙凤阳光教育咨询公司招生诈骗案件的终审判决结果,张泽柱、孙靖国等13名罪犯因从事高考招生诈骗行为,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以来,长春人孙靖国伙同张泽柱、刘焕杰等人谎称能通过在教育部、吉林省招办的熟人,以点招、扩招等方式,将高考低分或认为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学生办入北京、大连、长春等地高校,学校不同需缴纳不等费用,并承诺缴费时签订协议,办不成全额退款。经警方核实,涉案金额高达3600多万元。2009年高校录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吉林高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姚革军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防止各种类型的招生诈骗犯罪。
    2023-06-11
    260人看过
  • 重庆公开宣判一起14人涉黑案
    今天下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铜梁县黄某等14人涉黑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黄某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余1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至有期徒刑两年不等的刑罚。对黄某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聚敛的全部财物及其收益,予以追缴。经法院审理查明,自1999年以来,黄某先后纠集施某、殷某等刑满释放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在铜梁县进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形成了以黄某为组织、领导者,以施某、殷某等为参加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该组织成员人数众多,组织、领导者及骨干成员固定,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及一定的纪律约束。黄某通过要求组织成员不准吸毒、不准赌博,要听招呼、要团结、打架要齐心,组织成员出事后由黄某给付医药费、给予经济资助帮助逃跑等方式管理、控制组织成员。为壮大经济实力,
    2023-04-25
    140人看过
  • 审判机关公开宣判刑事案件的依据是什么?
    在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3)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会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一、司法解释法院审判案件公开进行的诉讼原则。开庭时间、地点对外公开,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记者采访。审判公开原则最早为资产阶级
    2023-04-06
    295人看过
  • 浙江衢州宣判一起涉黑案件25名被告人被判刑
    10月10日,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组织卖淫罪、强迫交易罪判处被告人张x福有期徒刑十五年。其余24名被告人分别以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组织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强迫交易罪、窝藏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至一年不等。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x福自1993年以来,先后纠集同案被告人朱x生、刘x勇、祝x、王x征、郑x龙、周x翔、徐x红、毛x顺、陈x华和刘x云(另案处理)等一批两劳人员及社会闲杂人员,逐步形成以其为首,以朱x生、刘x勇、祝x等为骨干成员,以其建立的企业为依托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他们或无事生非随意殴打他人,或插手民间纠纷而殴打他人,或恃强欺弱强索他人钱财,情节恶劣;并借经营桑拿之机,招募、雇用多名卖淫女,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控制卖淫女在桑拿部大肆进行卖淫,获利数十万元;同时以暴力手段独霸超限
    2023-04-22
    319人看过
  • 操场埋尸案将开庭,刑事案件开庭多久宣判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如果案件是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法院要在受理案件二个月内作出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在这些案件中,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律的程序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秘密主要包括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
    2023-02-27
    129人看过
  • 参加涉毒案件公开宣判吗
    涉毒案件一般都会公开宣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1、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3、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4、行政诉讼法第80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一、非法持有毒品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吸毒的处罚1、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
    2023-03-27
    295人看过
  • 宣判笔录(刑事案件用)
    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时____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判长:________审判员(人民陪审员):______________书记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庭的公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判长(员)____宣读____人民法院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字第___号刑事___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一、本样式供各类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时使用。但
    2023-06-11
    423人看过
  • 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宣判是否合法?
    一、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宣判是否合法?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宣判是不合法的,制定未成年案件宣判不公开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开宣判时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判1、审判公开的例外:(1)涉及国家秘密;(2)涉及个人隐私;(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开庭时的年龄);(4)涉及商业秘密。(司法解释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提出申请。)2、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对于公诉人、诉讼参与人提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时,审判长应当制止。如确与本案有关的,应当决定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3、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
    2023-06-03
    435人看过
  • 案件涉及隐私公开宣判吗?
    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听,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到场代表的人数和范围,由法庭决定。到场代表经法庭同意,可以参与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庭教育工作。对依法公开审理,但可能需要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一、公开审判的法律依据在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实行公开审判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2)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
    2023-03-30
    176人看过
  • 案件不公开宣判是啥意思?
    一、案件不公开宣判是啥意思?案件不公开宣判是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不会公开判决,但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实践中,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法官对案件的审理原则上都是要公开进行的,也就是允许其他人到庭旁听,这其实是按照审判公开原则中的要求来操作的。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判1、审判公开的例外:(1)涉及国家秘密;(2)涉及个人隐私;(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开庭时的年龄);(4)涉及商业秘密。(司法解释规定必须由当事人提出申请。)2、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对于公诉人、诉讼参与人提出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时,审判长应当制止。如确与本案有关的,应当决定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3、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审
    2023-06-03
    246人看过
  • 哪些案件由公开审理而不公开宣判
    不公开审理但公开宣判的案件有: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一、哪些离婚案件不公开审理法律对于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的定义主要是指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情形可以不公开审理。法律关于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规定是: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是应当不公开,对于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依申请不公开。二、法院开庭可以邀请记者吗法院开庭可以邀请记者。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开庭审理是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阶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其中,公开审理是原则,不公开审理是例外或补充。另外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
    2023-06-29
    2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如果公开宣判,法院怎样宣判
      青海在线咨询 2021-09-30
      公开宣判一般在审判法庭内以开庭的形式进行。社会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应当在审判法庭内以公开的形式进行宣判。具备远程视频条件的,可以利用远程视频系统进行宣判。另外,对于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应当以开庭的形式进行宣判。对于宣判的程序,《意见》规定,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公开宣判三日前依法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参加人)和公诉人(检察员)。而且,公开宣判三日
    • 刑事案件公开宣判有何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3
      审判机关公开宣判刑事案件的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的,全部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判决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判决应当在宣告后立即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 刑事案件涉及隐私公开宣判了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15
      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听,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到场代表的人数和范围,由法庭决定。到场代表经法庭同意,可以参与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庭教育工作。对依法公开审
    • 刑事案件公开宣判家属可以旁听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23
      刑事案件公开宣判家属是可以旁听的,不仅是家属,法庭也是允许媒体以及其他的公民旁听的。
    • 刑事案件中,公开宣判当事人缺席法院可以判决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1-04-21
      公开宣判当事人缺席法院可以判决,缺席判决是指在当事人未到庭的情况下,法院依法缺席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情形。确系判决仅仅表明法院在当事人未到庭的情况下依法作出的判决,但并不会影响该确系当事人在判决之后所享有的上诉权利。缺席审判只能适用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不能缺席审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