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盗窃可以犯罪中止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8 03:00:26 484 人看过

一、行为人盗窃可以犯罪中止吗

盗窃罪是存在犯罪中止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放弃实施盗窃既遂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盗窃的行为;

3、必须发生在盗窃的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过程之外;

4、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盗窃行为或有效地避免了侵害他人公私财产占有权益的危害结果。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扒窃罪是否属于盗窃罪

扒窃罪是属于盗窃罪,一般盗窃行为要求盗窃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属于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一般理解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为扒窃。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将扒窃以列举的方式成为盗窃罪的罪状之一,是行为犯罪,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就构成犯罪,不论窃得财物多少。

三、盗窃罪怎么取证

盗窃罪证据标准的研究是根据刑法关于盗窃犯罪与刑罚的实体规定和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一般规定,确立认定盗窃罪犯罪构成及法定量刑事实所具备的证据标准和证据要素。

从盗窃罪的证明对象入手,可以从盗窃罪的主体证据、行为证据、结果证据、主观证据、情节证据等层面确立证据标准。

(1)主体证据。应包括居民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

(2)行为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在具体时间、地点及位置被盗物品及物品特征的陈述;有关知情人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秘密窃取方法实施盗窃行为的证词;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盗窃行为时所穿戴的手套、鞋子以及犯罪工具、赃款、赃物等物证的实物及照片和有关物证、痕迹检验报告;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曾到达盗窃现场的毛发、指纹、脚印以及其他遗留痕迹的技术鉴定结论;证明赃物价值的鉴定结论;证明收缴赃款、赃物、犯罪工具等物证的搜查笔录、扣押清单;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特定手段进入现场及从特定位置窃取特定物品的现场照片、现场勘查图以及现场勘查笔录;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盗窃行为的视听资料。

(3)结果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失窃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关于窃得物品的供述,证人关于财物被盗的证言,有关部门关于财物被盗的证明,行为人销赃时所派生出的有关证据如买赃人陈述,典当行收据,盗窃信用卡后的提款记录,盗窃文物后出卖、出境的证据;盗窃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的失窃证明等;未遂和中止的结果证据。盗窃未遂只有情节严重时才构成犯罪,要有证明犯罪对象是巨额现金、国家珍贵文物或贵重物品的证据,同时要有证明行为人确实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造成财物损失的证据。

(4)主观证据。应包括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占有、使用、出售、出租、出借赃款、赃物的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承认盗窃犯罪事实的供述等。

(5)情节证据。定罪情节证据应当包括价格鉴定、物品发票等,对于盗窃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案件,还应当包括公私财产损失证据、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及其他严重情节的证据;量刑情节证据,应当包括有关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被盗单位性质、行为人作案方式、行为人以往有无前科、被害人情况、被盗物品性质、损失情况等证据。当然,这些盗窃罪证据标准及证据要素,并不要求每一个案件都全部具备。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修改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n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6: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盗窃中止是不是犯罪中止呢
    属于。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一、绑架至中途停止是中止还是未遂犯罪分子绑架中途停止如果是自动放弃继续勒索行为,结束控制被害人处于的不法状态,是中止,应当以中止犯论处。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犯罪既遂和成立的区别犯罪成立指的是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犯罪后会产生不同的犯罪形态,也可能是未遂、预备,还可能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三、既遂罪和成立罪的区别性质不一致:犯罪既遂
    2023-04-01
    243人看过
  •  犯罪中止是否可以被视为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中止犯罪可以被视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一部分。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一部分。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依法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中止犯罪。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止犯罪是否一定构成犯罪?标题:['2. 中止犯罪是否一定构成犯罪?']在法律中,中止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2023-08-23
    500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中止的行为可以解除吗
    犯罪预备可以构成中止。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犯罪预备的中止即停止预备犯罪,犯罪人不再继续为实行犯罪做准备。二是犯罪预备阶段进行到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即没有按照预备的犯罪形式继续实施犯罪。当出现了以上这两种情形之一的时候均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案例】2015年8月17日晚,段某伙同曾某、陈某某持刀前去寻找以前结怨的邱某报复,到达邱某处未遇到邱某而未能报复成功。次日晚上9点,三人又到邱某下班必经之路等待邱某。等到9点50分时,邱某一个人到达三人所等位置时,在陈某某和曾某持刀上前欲追砍邱某,段某即劝阻陈、曾二人放弃追砍邱某,劝阻无果下即一个人离开,后邱某被曾某、陈某某砍成重伤。【解析】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的过程中,主动放弃犯罪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避免了损害后果的出现的犯罪形态。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是在能够完成犯罪行为而主动放弃了犯罪行为;第二是必须是在犯
    2023-06-28
    283人看过
  • 杀人中止的行为是犯罪吗?
    杀人中止是犯罪。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见死不救罪处罚法见死不救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对于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会判多少年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罪,看具体情况而定。《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
    2023-06-26
    184人看过
  • 盗窃犯罪终了后成立犯罪中止吗
    一、盗窃犯罪终了后成立犯罪中止吗盗窃犯罪终了后不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涉嫌盗窃罪多长时间处理?1、法院若是受理了盗窃案件,一般在二个月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判下来。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有特殊情况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2、审理期限可以延长三
    2023-12-31
    275人看过
  • 盗窃罪有没有犯罪中止
    盗窃罪是有犯罪中止的,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的,就是犯罪中止。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一、盗窃罪犯罪中止的量刑依据1、盗窃罪的犯罪中止的量刑依据是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刑事处罚,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2、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二、犯罪中
    2023-02-25
    353人看过
  • 行为人犯了盗窃罪属于连续犯吗
    一、行为人犯了盗窃罪属于连续犯吗盗窃罪可以是连续犯。盗窃罪连续犯指的是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盗窃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但性质相同的盗窃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形。盗窃的连续犯量刑按照盗窃罪正常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1、盗窃数额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标准: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2500元以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
    2024-01-12
    221人看过
  • 偷盗行为涉嫌犯盗窃罪吗?
    1、偷盗行为不一定涉嫌犯盗窃罪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解释》规定,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2、盗窃罪的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盗窃罪故意的内容包括:(1)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只要依据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常识,推知该物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谁,并不要求行为人有明确、具体的预见或认识。如放在宿舍外的自行车,河中一群暂时无人看管的鸭子,客车行李架上的行李等。如果行为人过失地将他人的财物误认为是自己的财物取走,在发现之后予以返还的,由于缺
    2024-01-27
    190人看过
  • 犯有盗窃罪的人可以诬告他人盗窃吗
    诬告他人盗窃,诬告他人的处罚:构成诬告陷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是诬告陷害罪。什么情况属于诬告罪诬告罪,是指伪造现实,作虚伪揭发,意图栽赃别人,使别人受刑事追查的行为。这儿的“别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含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含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违法嫌疑人。诬告栽赃别人,有必要是以使别人受刑事追查为意图。假如不以使别人受刑事追查为意图而伪造现实诬告的,如以损坏别人声誉、阻挠别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许提升等为意图而诬告别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本罪。《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
    2023-07-10
    123人看过
  • 行为人盗窃井盖是盗窃罪吗?
    一、行为人盗窃井盖是盗窃罪吗?偷井盖的行为违法:1、如果是交通繁忙的道路上的井盖,涉嫌破坏交通设施罪。2、如果是偏僻路段的道路上的井盖,涉案价值较大的涉嫌盗窃罪。3、以上两种情形均不存在,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构成治安案件。《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制度,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保证金的形式只能是货币,包括中国货币和可以在中国金融机构
    2024-01-25
    173人看过
  • 盗窃被抓到还能犯罪中止吗
    盗窃主动归还不属于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中止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盗窃行为只要使财物脱离被盗人的控制,就算是犯罪既遂了。中止要求在犯罪行为未完成前因自己主观意愿自愿停止犯罪行为,已既遂的犯罪不存在中止。盗窃中止属于犯罪中止吗属于。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
    2023-08-12
    420人看过
  • 盗窃罪中止是盗窃罪吗判几年
    一、盗窃罪中止是盗窃罪吗判几年在涉及到盗窃行为过程中的中止情况时,该事项是否应被判定为盗窃罪,取决于具体且全面的案件具体状况。然而,通常情况下,对于此类情形的处理方式是按照普通的盗窃犯罪标准进行认定和量刑。假如在整个盗窃过程中并未对任何财产或人身安全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或损失,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其免于刑事处罚的待遇。反之,如果已经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安全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则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具体而言,对于所涉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而对于涉案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犯罪情节的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可能会被处以罚金;至于那些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犯罪情节的犯罪者,他们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刑
    2024-07-05
    343人看过
  • 盗窃中死亡的人可以追究盗窃罪吗
    一、盗窃中死亡的人可以追究盗窃罪吗对于已然离世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律不再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如若已经展开了相关调查并予以定罪的情况下,应当立即撤销案件处理,或是不起诉,亦或是终止案件审理环节。若是在审判期间,依据已查证属实的案件事实以及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明确证实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依法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倘若在此过程中,还涉及到附带的民事诉讼问题,那么便可将其遗产继承人作为被告对象,要求他们在所继承的遗产范围之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中止违法吗?在实施盗窃活
    2024-07-21
    63人看过
  • 盗窃电力能否犯罪中止?
    一、盗窃电力能否犯罪中止?盗窃电力能犯罪中止,如果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的,就是犯罪中止。在认定犯罪中止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1、自动性的成立不以中止动机的伦理性为必要,不要求行为人基于真诚的悔悟彻底放弃一切犯意,只要行为人完全放弃该次特定犯罪的犯意即可。2、中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中止的原因本身不影响中止自动性的判断。3、基于目的物的障碍而放弃犯行,不具有自动性。例如甲意图窃取特定财物,但发现不存在特定财物的,即使没有窃取其他财物,也不成立中止犯;甲原本打算抢劫巨额现金,发现对方只有极少量现金,而放弃抢劫的,不成立中止犯。同理,因缺乏期待利益而放弃犯行的,不具有自动性。例如,甲受雇杀乙,举枪瞄准后及时发现对方并非乙而放下枪支,成立犯罪未遂。甲持刀欲砍死躺在床上的前妻乙,砍了几刀后发现是自己的女儿丙,甲随即将女儿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的,成立犯罪未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存在客观障碍就一概否认
    2023-04-28
    49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盗窃后犯罪中止可以追回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27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盗窃行为只要使财物脱离被盗人的控制,就算是犯罪既遂了。中止要求在犯罪行为未完成前因自己主观意愿自愿停止犯罪行为。已既遂的犯罪不存在中止。归还可以作为一个悔罪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 行为犯中止后还可以犯罪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8
      行为犯是可以构成犯罪中止的。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由此可见,行为犯是可以构成犯罪中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 行为犯有犯罪中止吗,行为犯都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6
      犯罪中止适用于行为犯吗 犯罪中止适用于行为犯。因为行为犯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根据《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由于犯罪中止行为之前,所有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 盗窃犯罪中止是啥,盗窃了东西又送回去算犯罪中止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1
      犯罪的预备阶段B.犯罪的实行阶段C.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D.犯罪 根据《刑法》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
    • 盗窃中止是个犯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09
      属于。《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2]规定,中止犯罪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是中止犯罪。中止犯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犯罪准备阶段或者在行为结束前自动放弃犯罪;另一种是在行为结束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中止犯罪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式,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并中止犯罪的形式。中止犯罪与中止犯罪本身密切相关:没有中止就不可能有中止犯罪的形式,中止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