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伤保险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吗?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订立、履行、变更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3)退市、辞退、辞职、辞职引起的争议
(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的争议
(5)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方面的争议,经济补偿或补偿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可以看出,由于没有工伤保险,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如下:
1.提交申请:申请时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申请仲裁的日期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申请人应当按照退庭处理,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作出裁决,仲裁与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首先进行调解,并督促双方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作出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裁决: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以批准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日。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作出书面仲裁,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
有工伤认定书的没劳动合同的能劳动仲裁怎样进行
118人看过
-
劳动仲裁如何进行,劳动仲裁期间员工能要工资吗
308人看过
-
没有证据是否能够成功进行劳动仲裁
176人看过
-
如何进行劳动仲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92人看过
-
如何在劳动仲裁后进行工伤认定?
229人看过
-
没交保险能进行工伤鉴定吗
479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没有劳动合同, 没有保险, 没有保险, 只有劳动仲裁, 能拿到工资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7你在这个单位干了多长时间,有没有相关证据证明你在这个厂子上班,比如工资单、工作服、工作证、门禁卡等,如果有这些能够证明你在这个单位上班的证据你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你可以到单位去要工资,把整个过程录下来作为证据使用。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公司。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有工伤认定书的没劳动合同的能劳动仲裁怎样进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22未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可以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保险也需要吗工伤也要劳动仲裁吗?还有工伤没时间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工伤属于劳动纠纷,必须通过劳动仲裁,这是法定程序。只有劳动仲裁后不服或仲裁不受理时才能起诉。所以不能直接起诉,须先行劳动仲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
-
-
社会保险没交,能办理劳动仲裁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19公司没有交社会保险,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案件是“仲裁前置”这是没有问题的。《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研讨会会议纪要》则规定,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