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缴社保,仲裁后要我补交个人部分,怎么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12-19 16:35:26
289 人看过
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而员工也需按照规定缴纳自己应缴纳的部分。然而,一些公司为了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可能会不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导致员工在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会选择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权,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劳动仲裁的结果是要求员工补交自己的社会保险部分。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呢?
公司未缴纳员工社会保险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它不仅违反了相关劳动法规,也会对员工的权益造成损害,这对整个社会也是不利的。
对于员工而言,未缴纳社会保险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危害:一是在缴纳社会保险的过程中,员工可能会因为公司的未缴纳而缺失一些社会保险福利,例如工伤、生育等保险待遇;二是员工的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其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等待遇;三是在离职时,由于社会保险缴纳不完全,可能会影响员工的离职结算。
对于企业而言,未缴纳社会保险同样会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和压力。一是会因未缴纳社会保险而面临着法律的责任和处罚,企业可能会被勒令停业整顿、处以罚款等。二是未缴纳社会保险可能会导致员工的滋生不满情绪,影响到企业的员工稳定性和员工士气。
无论从员工还是企业的角度来看,未缴纳社会保险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在这种情况发生后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补缴社保个人部分要交给谁
217人看过
-
公司补交社保个人部分公司要把钱打到公司账户合理么
298人看过
-
劳动仲裁对补缴社保怎么处理
209人看过
-
个人只交纳个人社保,未缴纳公司社保
420人看过
-
公司补缴社保个人部分不给公司有什么影响吗
437人看过
-
仲裁裁决未支持部分怎么处理?
18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社保
词条
#社保
最新文章
#社保
相关咨询
-
公司交社保,我个人有部分可以补缴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8公司补缴社保,我个人部分能让公司承担或补缴吗?公司补缴社保,个人部分只能个人承担补缴。 一、以个人名义参保的,如果漏缴不能够进行补缴,只有由单位原因造成的漏缴才能够进行补缴,并且补缴。 二、缴费单位(不含个体、自由职业者)漏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应带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个案补缴: 1、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 2、《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3、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员工
-
劳动仲裁申请补缴社保个人部分可以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0要求单位补缴社保不属于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单位补缴社保。 《劳动监察条例》 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
-
仲裁后怎么要求公司补社保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9-08劳动仲裁过后,要想确定劳动关系并给自己把社保给补齐了,其实挺简单的,就两个步骤: 1、我们先来看一下你和公司都提供了哪些证据吧。比如说,你们签过的劳动合同、发工资时的收据、老板发给大家的工作通知之类的邮件、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还有你们之间的业务合同等等这些东西; 2、接下来就是要去社保局办理补缴手续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仲裁裁决了。只要公司在裁决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提出异议,那你就可以拿着仲
-
社保个人公司部分公司部分怎么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41、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公司缴纳比例:12%;个人缴纳比例:8%2、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公司缴纳比例:4%;个人缴纳比例:2%3、失业保险缴纳比例:公司缴纳比例:以“最低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的缴费比例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4、工伤保险缴纳比例:公司缴纳比例:对照本单位工伤保险费率,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这样你就交了10%,而公司最少交20%,用551.02元/10%=5510.2,缴费基数为*5510
-
公司要求补交社保, 我该怎么办, 劳动仲裁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8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主张公司补交社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