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解除的时间的确定如下:(1)诉讼前,当事人一方行使合同解除权,通知对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相对方有异议致双方形成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通知送达之日即为合同解除之日。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未要求确认合同解除具体时间的,可以在判决理由部分予以明确。(2)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径行向法院起诉或反诉要求解除合同,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应当判决解除合同。(3)当事人双方对合同是否解除存在争议,法院审理后认为主张解除的当事人无合同解除权,合同应当继续履行,但当事人在诉讼中均同意解除合同的,以双方合意解除之日为合同解除之日。
公租房租赁期限如何确定
公租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公租房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满3个月前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准予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第十九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略低于同地段住房市场租金水平的原则,确定本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并定期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规范劳动合同避免劳资纠纷
162人看过
-
租房纠纷想避免,租赁合同要清楚
242人看过
-
约定《租赁合同》避免纠纷
425人看过
-
房屋租赁合同条款签订避免纠纷
88人看过
-
租房子怎么避免租房时遇到的纠纷
362人看过
-
撰写租赁合同:遵守规定与避免纠纷
442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怎么避免出租房纠纷?出租房纠纷如何避免?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6出租房如何避免纠纷,当事人应该怎样避免出租房纠纷1.房主应持有《房屋产权证》,只有房屋的所有权人才享有该房屋的收益权。如果是受房屋主人(房屋产权人)的委托代其出租房屋的,应具备房主的书面委托书。如果是转租,则应当事先征得房主的书面同意,否则,非房屋所有权人签订的合同即为无效,无法受到法律保护。若您想将已购公房出租,但还未办理产权证,房主可以从单位开具相关证明。同时,由于购房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从法
-
租车合同纠纷怎样避免?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07注意搜集、保留好证据。出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应当一式两份,承租人持有一份。要注意接车和交车的时间应以分来计算,只有在这个时间后发生车辆故障产生的费用,承租人才承担责任;保管好车辆维修费票据;在异地发生故障,需要更换零部件,把原有的部件都应保存,以便更好地确认该部件是否属于事故引起,留下证据。出租人和承租人有时因车辆维修费用发生争执,不接受或不交接车辆,这种行为对双方均不利,对出租人而言,从承租人
-
租房时如何避免签订合同?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3在未签署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况下,承租人不能随意决定搬离的时间。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承租人打算随时撤出房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妥善处置: 1. 如果存在口头协商达成的租房期限,那么在租约期满之前,承租人不得擅自搬离。虽然通常人们会将书面合同作为唯一标准,但事实并非如此,合同可以采用口头或其他多种形式来订立。 2. 即使没有签订书面房屋租赁合同,只要双方口头商定了租金和租期等事项,那么他们也应该按照
-
如何避免租房纠纷和房屋拆迁纠纷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2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怎样避免租房保证金纠纷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19避免租房定金纠纷应注意审查主合同的效力,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明确款项的性质,写明“定金”字样;主合同与定金合同主体应当一致;定金合同应当以书面的形式签订且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