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没有集体传销活动罪,只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本罪的犯罪构成如下:本罪的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集体传销罪是怎么判的
构成集体传销活动罪一般会被判处五年左右的有期徒刑,同时判处一定罚金,从司法实际来看,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可能会比较多,但是法院在量刑的时候;
通常只会处罚传销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积极参与者等,对于那些虽然惨叫了传销活动,但是却在此活动之中没有起到作用的公民,极有可能并不会被量刑。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集体传销罪应该如何认定?
246人看过
-
传销拉人罪责该如何界定?
245人看过
-
传销犯罪的刑事责任如何界定?
407人看过
-
搞传销怎么量刑,组织、领导传销行为主体如何界定
260人看过
-
参加集体传销活动构成集体传销活动罪吗
154人看过
-
法律关于传销如何界定
268人看过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及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更多>
-
非法传销罪主体是如何进行界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4-09-05关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组织、领导行为的认定 由于传销活动本质是一种层级性、金字塔式的诈骗活动,涉案人员多、等级复杂,传销组织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员是受益者,其余绝大部分均是传销活动的受害者。因此,不能对所有传销人员均处以刑罚,而需要根据其在传销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分别作出不同的裁决。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对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所谓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
传销活动罪的集体责任如何认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4集体传销活动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将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时,将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什么是传销行为,传销行为的界定是什么,如何正确界定传销犯罪行为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3所谓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关于传销行为的界定,《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
-
集体传销活动罪如何量刑,具体规定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04集体传销活动罪即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量刑: 1、行为人组织、领导集体传销活动的,其组织、领导者即构成刑法中规定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如何认定传销组织集体犯罪的实质性规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28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侵犯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但不是所有的传销行为都构成犯罪,情节一般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