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间的彩礼能不能要求返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2 18:12:26 221 人看过

给付彩礼后同居能要求对方返还彩礼,返还条件如下:(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一、同居情侣因彩礼对簿公堂

程某(男)与林某(女)2017年3月经人介绍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二人便开始同居生活。2017年5月2日,程某与林某按照当地习俗举办了订婚仪式,但未领取结婚证。程某给付林某礼金19800元,并为林某购买了老凤祥牌黄金手镯、钻石项链、钻戒,俗称“三金”。

后因双方在准备办理结婚过程中发生矛盾,林某要求解除婚约。程某要求林某返还订婚时所给付的19800元礼金以及“三金”。林某认为双方已经订婚且同居生活,礼金已经用于共同生活,拒绝返还。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程某无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同居彩礼返还规定

是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结婚或者是结婚之后没有同居的话,可以要求退还。一般不能返还。

司法实践中对于彩礼返还请求的处理:

(一)数额较小的礼物,一般可不予返还;

(二)恋爱中纯粹自愿赠与的礼物,一般可不予返还;

(三)返还时要考虑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因给付一方的过错导致婚约解除的,彩礼返还的比例小一些,反之,大一些;

(四)虽未办理登记结婚手续,但是双方已经同居生活,或者按照风俗办理了婚礼的,彩礼已经转化为共同财产的,或者已经转化为嫁妆的,一般不予返还。

男方给付彩礼的,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解除同居关系时,男方可以要求女方返还彩礼的,如果产生争议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20: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彩礼相关文章
  • 彩礼同居之后返还彩礼
    同居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女方不退还彩礼犯法吗#具体情况下,可以认定为: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进行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比如只在家里摆了酒席,宴请了宾客,却没有去领取结婚证的情况,男女双方反悔,不打算继续生活下去的,此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离婚彩礼应当进行返还。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进行共同生活的情况下,离婚彩礼可以要回来。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比较长时间,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劳动和消费等,在事实上已经是一家人,长时间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生
    2023-06-04
    188人看过
  • 彩礼能否在结婚前要求返还?
    没有结婚是可以将彩礼钱要回的。彩礼作为一种附条件的赠与,其给付以婚姻的成立为前提。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已经向女方给付了彩礼,并且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的,可以要求对方如数返还彩礼,如果对方不予返还,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返还。人民法院支持以下情形下的彩礼返还:第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第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没有共同生活的;第三,婚前给付彩礼的行为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订婚后彩礼钱可以退吗可以,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因此,按习俗给付彩礼的,应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得借彩礼名义买卖、包办婚姻、干涉婚姻自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
    2023-07-19
    238人看过
  • 如何要求彩礼返还,离婚后彩礼能要回来吗?
    一、如何要求彩礼返还1、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2、一般来讲,彩礼的给付往往迫于当地行情及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给,完全自愿给付且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属于一般赠与行为,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通常不予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3、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4、双方登记结婚后,如果一直没有共同生活,也就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实质意义上真正的共同生活还没有开始。二
    2023-03-25
    140人看过
  • 婚前给付的彩礼能够要求返还吗
    一、婚前给付的彩礼能够要求返还吗婚前的“彩礼”能够要求返还情形如下: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对于第二项、第三项的情形,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虽然符合返还彩礼的情形,但并不意味着彩礼会如数返还。人民法院在判决确定返还数额时一般会根据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有无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彩礼数额的大小、过错大小等情况,酌情确定返还的比例。女方可不予退还彩礼的情形:(1)双方未登记结婚但是同居两年以上。(2)双方未登记结婚,同居也不满两年,但孕有子女。(3)女方接受的彩礼用于共同生活的支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
    2024-01-08
    338人看过
  • 彩礼返还范围:哪些彩礼可以返还,哪些不能返还?
    处理涉及彩礼返还的案件时,就应当返还的范围而言,要根据已给付的彩礼的使用情况,是否在男女双方共同生活中发生了必要的消耗,婚姻关系或同居关系存续期间的长短等具体事实,综合把握。在处理方式上也应当灵活运用,特别是彩礼已转换为夫妻共同生活的财产时,可将彩礼的返还与分割共同财产一并考虑,在分割中体现彩礼的返还。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彩礼返还纠纷的证据种类有哪些(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夫妻离婚的原因是很多的,所以,在这里没有办法准确回答离婚时要不要退彩礼这个问题,像有些夫妻已经在一起共同生活好几年,并且双方都已经有孩子,因感情破裂才离婚的,男方很难让女方退还结婚时支付的彩礼,彩礼返还必须要有案件的详细情况才能准确分析。《中华人
    2023-07-20
    343人看过
  • 彩礼不能被返还的原因
    法律综合知识
    一、彩礼不能被返还的原因不允许返还彩礼的情形有下列几种: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2.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4.其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退还彩礼协议书怎么写退还彩礼协议书应当写明男女双方身份信息。然后就订婚时、订婚后甲方向乙方给付的一系列财物的退还问题,达成以下协议:甲方向乙方支付的财产。甲乙双方协商一致退还的财物。甲乙双方不得再就彩礼问题向对方主张权利,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干涉对方的生活、争议解决方式、双方签字。
    2023-09-26
    164人看过
  • 婚姻彩礼能退吗彩礼还要返还吗
    结婚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彩礼一般是需要返还的,因为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以离婚为前提)、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以离婚为前提)。一、返还彩礼的条件有哪些,彩礼纠纷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满足下列条件可以返回彩礼: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注意下列问题:1.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2.彩礼给付退还要考虑当地的风俗。3.彩礼的返还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即三年。二、没有领证离婚彩礼钱可以退吗?未领取结婚证的,一般不可以申请离,但彩礼钱一般要退。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三种情况之一,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返还彩礼。后两种情形,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三、
    2023-06-28
    76人看过
  • 二审期间彩礼返还的可能性分析
    再审改判的几率很大,除了案件程序出现问题才再审的以外。因为只有案件有错误,才能进入再审程序。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案件确有错误,法院是不会同意再审的。无论是当事人申请再审,还是检察院抗诉,或者是法院主动再审,都是如此。死刑复核改判几率高吗死刑复核改判几率,是需要看人民法院所认定的案件事实有没有错误的。死刑复核制度是对判处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和核准的制度,包括对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审查和核准。死刑复核制度具体表现为死刑复核程序,内容包括死刑案件的报请复核、复核和核准等。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包括审判行为在内,一审、二审、再审,都设置有相应的期限。唯独死刑复核程序没有期限。死刑复核是一个特殊程序,复核需要多长时间,不仅《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死刑复核期限可长可短,视案件情况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据马永顺律师统计,司法实
    2023-07-16
    421人看过
  • 闪婚闪离所付的彩礼能否要求返还
    一、闪婚闪离所付的彩礼能否要求返还离婚后的彩礼一般不需要返还。法院也会考虑结婚时间的长短酌情考虑是否退还部分彩礼。比如双方办理了结婚手续,也共同生活了,但仅仅生活了1个月,便起诉离婚,这种情况法院考虑实际情况,也会酌情判决返还部分彩礼。闪婚闪离彩礼返还规定是如果因为支付彩礼导致生活非常困难,彩礼是可以要求返还的,如果是婚后给予那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任何一方接受的赠与均为共同财产,除非明确表示只赠与一方。如果是婚前给的将属于一方的婚前财产。给付彩礼之后双方是否结婚。彩礼是以双方结婚为目的进行支付的,如果给付彩礼之后未结婚的,原则上收受彩礼的一方应当返还彩礼;给付彩礼后已经结婚的,原则上不予返还。但是特殊情况除外。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生活困难有绝对困难和相对困难之分。所谓绝对困难是指实实在在的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当地的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该条规定的本意应该以绝对困难作为标
    2024-01-24
    298人看过
  • 解除同居关系彩礼能要求返还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解除同居关系彩礼能要求返还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离婚彩礼钱要
    2023-12-25
    60人看过
  • 民法典同居未登记能否返还彩礼
    一、民法典同居未登记能否返还彩礼《民法典》中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此条规定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是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即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彩礼;给付彩礼后如果已经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只是在第(二)、(三)项的情形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此条
    2023-06-04
    127人看过
  • 妻子夜不归宿,丈夫能否要求返还彩礼
    倘若夫妻二人已正式步入婚姻登记的殿堂,并且在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基础,那么此时,若妻子偶尔夜晚未归,其丈夫针对彩礼问题提出索要,恐怕是无法得到法律支持的。然而,只有当出现以下三种特殊情况时,妻子才需履行返还彩礼义务:首先,若二人始终未能进行合法的结婚登记手续;其次,经过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但尚未开始共同生活;最后,如果男方在婚前支付巨额彩礼,导致自己陷入经济困境的状况发生。《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024-08-11
    53人看过
  • 同居三年同居了要返还彩礼么
    同居三年后分手的,如果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并且男方支付了彩礼,那女方需要返还全部彩礼,除非部分彩礼被用于双方的开支。彩礼就是为了结婚赠与的,没有达到结婚目的,男方可以撤销赠与。一、结婚不到一年女方要求离婚彩礼是否要还结婚不到一年女方要离婚的,彩礼不一定需要还。司法解释规定,如果男方因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或者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的确没有共同生活在一起,那么男方在离婚后就可以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反之,彩礼在离婚后依法归女方所有,男方无权要求女方返还彩礼。二、未领结婚证彩礼该如何退如果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但给付彩礼,给付彩礼的一方可直接要求返还彩礼的,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男方在婚前给付女方彩礼,实质上是以将来缔结婚姻为目的、附条件的财物赠与。既然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那么发生赠与的基础关系就不存在,受赠人即有义务返还赠与物。如果对方拒绝不退还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实现自身权利。三、
    2023-03-24
    407人看过
  • 彩礼返还能要回多少
    法律综合知识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024-04-27
    313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彩礼
    词条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彩礼
    相关咨询
    • 同居后又分开的,能否要求返还彩礼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19
      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又分为三种情况: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3)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所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居生活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一般情况下不能要求退还彩礼。 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一般不予支持。又分为三种情况: (1)男女双方未办
    • 同居不满半年法律规定能要求返还彩礼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03
      同居未登记一般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未办理结婚登记、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收到彩礼多长时间能要求返还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8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能要求返还彩礼;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能要求返还彩礼;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能要求返还彩礼。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同居未登记,彩礼能否返还?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28
      同居未登记彩礼如何返还 在我国,婚约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婚约产生的财产关系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婚约财产纠纷主要是彩礼返还问题。理论上关于彩礼的性质、应否返还有数种观点,但一般对彩礼有规定的国家在学理上或立法上均认为此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这一理论既符合公平原则,也不与婚姻的伦理观念相违背。依此观点,彩礼赠与行为一经双方当事入达成合意而生效,彩礼的所有权随交付而转移到女方手中,当婚姻不成立时,赠
    • 彩礼能否要求返还?返还彩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13
      1、判断彩礼是否返还的依据是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 2、如果给付彩礼后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则原则上不予返还彩礼。 3、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只要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法院应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