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的原则是什么?
法院判决的原则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法判决: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判决,确保判决结果合法、公正。
2. 平等原则: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适用法律上不允许有特权,不得有任何歧视。
3. 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4. 辩护原则:被告人依法有权委托他人或由自己,在审判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材料证据进行辩解。
5. 合议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以及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1人担任审判长,成员权利平等。
6. 回避制度: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不能公正审判,有权请求审判人员回避,审判人员是否回避,由院长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需要回避时,报告院长决定。
7. 独立审判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案】法院判决的原则包括依法判决、平等原则、公开审判原则、辩护原则、合议制、回避制度和独立审判原则。
-
刑法判罚原则和量刑原则有冲突吗
58人看过
-
刑法中有哪些保护原则
71人看过
-
刑罚裁量制度中量刑有哪些原则
433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判刑原则有哪些
429人看过
-
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有哪些原则
253人看过
-
关于罚金刑的适用有哪些原则?
341人看过
刑法判罚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法。刑法本身具有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法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司法过程的基本准则法。... 更多>
-
刑法里有哪些法律原则江苏在线咨询 2023-12-11法律咨询解答 我国《刑法》关于三大基本原则的规定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
-
被抓到了要被判刑,主犯的处罚原则是哪些法律原则?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4《刑法》第26条第l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27条又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可见,主犯与从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对主犯和从犯,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区分: 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
-
判刑原则包括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0量刑处罚原则有下列几种: 1、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确定犯罪分子的刑罚; 2、有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3、有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未成年犯罪判刑原则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71、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
-
数罪并罚是什么意思?刑法有哪些原则?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51、数罪并罚根据我国《刑法》中的定义一般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分别定罪量刑后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其具体原则包括吸收原则、合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折衷原则等原则。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