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赡养老年人的做法如下:1、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3、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等等。
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义务如何履行?
当下的社会,人们除了注重物质生活之外,更多的是注重精神生活。空巢老人的增多,领精神赡养这个话题不断的增温。精神赡养主要指赡养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和帮助,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精神赡养的含义:是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对被赡养人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被赡养人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享受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
精神赡养的内容主要有:关心体贴被赡养人的生活,尊重被赡养人的人格和意愿,了解被赡养人的心理,与被赡养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以及在处理相互关系中对被赡养人采取诚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等等,其核心是尊老、敬老、爱老。
精神赡养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如在瑞典、芬兰等北欧福利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关于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以保证老人们晚年的幸福。这些要求以量化的方式规定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子女与父母谈话的忌语都受到限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从立法上保证赡养行为的质量。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老年人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都希望晚年生活能过的愉快而有意义。老年人心情是否舒畅,精神文化生活是否丰富,体现社会文明与发展的程度。老年人口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其要求各不相同。但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是从子女方面得到精神慰藉。为此,最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体谅,使家庭和睦、融洽、和谐。
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赡养人物质赡养的负担会减轻,但精神赡养却必须强化,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尊老、爱老应该不断发扬。我国老年人大多把家庭视为重要的心理寄托,把享受天伦之乐视为幸福晚年生活和象征,虽然家庭结构变小,子女与父母同居一处的越来越少,但子女自立门户后仍与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不同程度地照顾老年人,经常探望人,打电话、写信,各种节日都带去对老年人的问候,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子女的慰藉。
知识总结: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不少赡养人对老年人漠不关心,冷言冷语,给老年人眼色看,有的老年人尽管有地方住、有饭吃、冻不死、饿不死,精神上却处于极度痛苦之中。许多老年人忍受不了会选择自杀结束生命,这些都属不正确履行精神赡养义务,这些行为又会直接影响下一代。因为每个人都会进入老年,都需别人的关心与照顾,没有一个好的社会道德,老年人的精神就会不同程度受到侵害。所以赡养人必须正确履行精神赡养义务,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弘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老年人怎么赡养,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367人看过
-
赡养老年人怎样才算赡养老年人家庭的原则
314人看过
-
家里姊妹多应该如何赡养老人
282人看过
-
家庭赡养老年人做了什么规定
462人看过
-
多子家庭怎么赡养老人
367人看过
-
处理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策略
410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是如何赡养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05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第十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 4、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都应予以赡养。 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应根据父母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子女的负担能力,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赡养费用一般
-
家庭困难如何上诉赡养老人?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7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里的赡养是指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父母应尊敬、关心和照顾。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
赡养人对家庭和老年人有何义务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8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条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
-
上海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究竟是如何的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30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