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骗取金融票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
4、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二、构成骗取金融票证罪的条件
1、犯罪主体:通常是贷款人,但若担保人、银行职员等帮助贷款人出谋划策,掩盖真相、提供虚假材料等的,也可能构成本罪的共犯。
2、主观方面:应该为故意,即积极采取欺骗手段,追求获得贷款归贷款人使用的目的。如果贷款人主观上有将贷款占为己有,不再归还的目的,则应当构成贷款诈骗罪。
3、客观方面:在向银行申办贷款的过程中采取了欺骗手段。只要行为人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有虚构事实、掩盖真相的情节,或者在申请贷款过程中,提供了假证明、假材料,或者不如实填写贷款资金真实用途,以骗得贷款的顺利审批的,都属于“欺骗手段”。
4、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安全。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的各种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如证券、保险、期货、外汇、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公司等。这里的“安全”,是指骗贷行为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这些资产与正常贷款相比处于相对不安全状态,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
-
骗取金融票证罪应当报什么局立案
369人看过
-
骗取金融票证罪符合什么条件才会立案
380人看过
-
非法出售金融票证票立案标准
465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骗取金融票证罪的立案规定?
78人看过
-
什么是票据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量刑标准?票据诈骗罪立案标准
257人看过
-
德州金融票证犯罪立案标准及解释
149人看过
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更多>
-
骗取金融票证罪应当报什么局立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19涉嫌骗取金融票据的,应立案调查 一、以欺诈手段获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证书等,金额在百万元以上的; 二、以欺诈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证书等,直接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经济损失的金额在20万元以上 三、虽然没有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多次以欺诈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证书等 四、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造成严重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构成此罪的,根据犯罪情节和欺诈部门造成
-
骗取出口退税、窃取出口退税、金融票证罪立案标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如果能达到立案标准当然可以去派出所报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对象、抢夺罪、挪用公款,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数额较大的。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侵犯
-
【金融票证罪】违反金融票证管理规定的立案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0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发行信用证或其他保证书、票据、保证书、信用证明书,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违反规定为他人发行信用证或其他保证书、票据、保证书、保证书、信用证明书、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违反规定为他人发行信用证或其他保证书、票据、保证书、信用证明书、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3)多次违反发行信用证或其他保证书、保证书、保证书、信用证书、信
-
1.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票据、金融证明罪立案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0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多次违规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 (四)接受
-
2022年骗取金融票证罪符合什么条件才会立案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0骗取金融票证罪符合以下条件才会立案: 1、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