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离职时是否有工资待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8:33:37 490 人看过

有工资。不过劳动者擅自离职,没有提前30天书面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属于违法。用人单位应该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但是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旷工3天自动离职有工资吗

旷工和自动离职不影响你要求工资报酬,如果办理离职手续,离职时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是必须一次性结清的,可以扣去旷工天数。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减。否则当事人可以去劳动局举报。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4日 07: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自动离职可不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一、自动离职可不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如果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则自动离职可不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例如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在与单位解约后,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二、职工伤残可不可以享受什么待遇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主要体现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各省、
    2024-02-07
    195人看过
  • 自动离职员工的工资是否有保障?
    有工资。尽管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自动离职后,只要之前有在用人单位上过班,用人单位就应该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天数及时支付相应工资。无论劳动者什么原因离开,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其工资,不得以任何的理由扣押不给,并且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依法请求赔偿。旷工自动离职是有工资吗旷工自动离职有工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其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工资。《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
    2023-07-04
    299人看过
  •  离职前30天工资待遇
    根据给出的素材,劳动者未提前30天申请离职就离开了,如果他的离职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损失,用人单位通常会扣除他的工资。单位每月扣除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月工资的20%。如果未造成损失或者劳动者采取其他合法的解约方法的,则不会扣工资。劳动者未提前30天申请离职就离开了,如果他的离职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损失,用人单位通常会扣除他的工资。单位每月扣除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月工资的20%。如果未造成损失或者劳动者采取其他合法的解约方法的,则不会扣工资。 【 工 资 保 护 】 劳 动 者 提 前 3 0 天 离 职 , 工 资 能 保 住 吗 ?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依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第二种情况是依据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
    2023-10-01
    347人看过
  • 工伤待遇是否包含浮动工资
    第六十一条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而平均工资则包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以及奖金与津贴。浮动工资是指随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和职工个人劳动成果的大小而变动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是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中试行的一种新的工资形式。按其浮动幅度的大小,可划分为全额浮动和部分浮动两种。全额浮动是不规定上限和下限,把职工的全部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同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和个人劳动成果大小挂钩浮动;部分
    2023-04-28
    483人看过
  • 离职后工资待遇:是否可以要求补偿?
    用人单位聘用已超过劳动年龄及已退休的人员在解除聘用关系时,不支付劳动法所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如果聘用单位与被聘用退休人员双方签订了聘用合同,聘用合同约定了解除时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符合该支付情形,应按照聘用合同的约定予以支付。退休后上班摔伤算工伤吗?不算,按人身损害赔偿。达到退休年龄,已经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双方就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存在劳动关系,就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的,由雇佣单位按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但本人具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
    2023-07-08
    164人看过
  • 擅自离职是否会影响福利待遇
    擅自离职是指员工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和单位的违约行为。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不符合法律,往往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往往要追究劳动者的责任。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可以按旷工处理,达到规定天数后可给予除名。还有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可能无法为劳动者办理退工、退保手续。如果退工、退保手续未办理,劳动者到新的一家公司上班,新的公司无法办理招工、社保缴交等手续。如何预防擅自离职的发生1、制定规范的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企业人力资源规章制度中,应当明确员工辞职的,必须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并办理完相关的交接工作、离职手续,方可离职。同时,制定详细的《员工入职申请表》。表中要求员工填写部分,要包含员工联系方式、现住址、身份证住址、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以及紧急联系人联系住址等。员工入职时,应当让其明确填写以上资料,并注明当以上员工资料、通讯方式、地址等发生变
    2023-07-01
    274人看过
  • 离职后工资待遇能否得到保障?
    1、劳动者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工资,不论工作时间长短。2、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举报单位的违法行为,由劳动部门依法处理;如有证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处理。上班4天辞职有工资吗工作4天辞职有工资的。法律没有规定几天内辞职或被辞退可以不给钱;试用期内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付出了劳动,产生了价值,于情于理于法都应当给工资。一般正规的公司辞退员工,哪怕只有4天,也会结清工资的。《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3-07-07
    162人看过
  • 是否能获得工资待遇后辞职?
    入职一周离职有工资。只要员工付出了劳动,那么员工就有享受劳动报酬的权利。员工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就可以了,到期直接办理离职手续,并且要求单位结清工资即可。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不辞职直接走人的后果具体如下:1、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是否有工资?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有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
    2023-07-06
    446人看过
  • 自动离职会扣工资吗?可享受辞职离职或被辞退的待遇吗
    一、自动离职会扣工资吗?可能会扣工资。但劳动法规定员工在离职前应提前一个月向公司提交辞呈,以便公司找到接替工作者,若未提交辞呈的,离职后应赔付引起理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扣发工资不明不白,难以得到支持,何况现在国家对扣发工资较敏感。二、自动离职可否享受辞职、离职或被辞退的待遇离职与辞职没有本质的区别,从以前的规定看,一般是指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干部由于某些个人原因,不能继续在用人单位供职,需要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要求,经批准后可办理离职手续,享受一次性的离职费待遇,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当然,有的也不发离职待遇。例如:归侨、侨眷职工因私获批准出境定居,凡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可办理离职手续,并按规定发给一次性的离职补助费。工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工龄10年以上的,从第11年起,每满1年发给1个半月的本人标准工资,但离职补助费的总额,最高不得超过24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而国家劳动
    2023-04-29
    135人看过
  • 自动离职待遇与辞职的一样吗
    离职与辞职没有本质的区别,从以前的规定看,一般是指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干部由于某些个人原因,不能继续在用人单位供职,需要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要求,经批准后可办理离职手续,享受一次性的离职费待遇,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当然,有的也不发离职待遇。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职工要求离职另谋职业问题的复函》规定,凡要求离职在城镇另谋职业的职工,经批准离职后,不发离职待遇。自动离职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
    2023-06-14
    117人看过
  • 自动离职工资是否当天结
    一般情况下,正式员工须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申请离职。离职当日,用人单位须结算工资。如果未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单位自行离开单位,那么单位是可以以此辞退员工,并且扣除员工部分奖励性待遇作为处罚,但工资仍需支付。因未提前通知,导致用人单位损失的,用人单位须承担举证责任,才可对员工索赔。1、签合同的,公司会在发放工资时间发的。2、没有劳动合同,那么最后在离职当天结清工资,不然,反映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未支付的,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证
    2023-03-10
    482人看过
  • 是否会支付自动离职工资
    是否完成自动离职工资是。自动离职是指员工在未依法提前通知公司的情况下离职,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并扣除部分员工激励待遇作为惩罚,但员工的工资仍需支付。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后,公司需要支付员工的工资。拒不支付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保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先向劳动监察队投诉:,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经证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劳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的,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完成工作任务的,(五)劳动合同因第一项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无效的,本法第二十六条(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督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一)无故扣减或者拖欠劳动
    2023-05-07
    97人看过
  • 离职时未结算工资是否会影响短期工的福利待遇?
    短期工走的时候不结工资不可以。若用人单位不支付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要求支付: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短期工摔伤算工伤吗短期工摔伤算工伤。双方构成事实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如不认可以先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赔偿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应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1、只要证明你与老板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你工作、他发工资就行,主要是有工资条、工友证明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2、关于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
    2023-07-06
    246人看过
  • 工资待遇在试用期内是否有变动
    试用期加班有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虽然当前并没有明确规定试用期间加班费,但是根据劳动法律精神,试用期间安排加班的仍然需要支付加班费。不过因为没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实践中,一般是按照以下的加班费标准进行计算。试用期内在节假日加班有加班工资按规定,试用期内的员工属于正式的员工,从公司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所以,试用期内在节假日加班是有加班工资的。并且,支付加班工资时,公司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员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报酬:1、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员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员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
    2023-07-04
    354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员工在不满辞退期的情况下,自动离职,是否还有工资待遇?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7
      工伤保险条例第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
    • 如何规定自动离职是否享受辞职待遇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16
      一、怎样才算自动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 在我国自动离职有工资吗, 自动离职是否有工资, 自动离职有经济补偿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7
      【法律意见】有工资。自动离职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劳动者单方未通知用人单位,擅自离职。二是劳动者依法提前通知了用人单位,通知期满后立即离职。三是劳动者依法通知用人单位后立即离职。四是劳动者依法不需要通知用人单位立即离职。上述四种情况中,只要劳动者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工资。但是,第一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第三、四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
    • 工作时自己填写的工资待遇是否和呼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31
      无论哪方填写,只要单位盖章确认即可,合法有效
    • 劳动者是否可以自行约定工资待遇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9
      在我国境内,所有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都应当遵守劳动法相关规定,另外对于工资待遇,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所以对于具体的工资待遇,劳动者应当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