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如何处罚
依照《刑法》规定,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条文]
第一百一十八条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认定依据
1、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本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的界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放火罪、爆炸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公共安全,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为人亦可采用放火、爆炸的手段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往往也会导致火灾、爆炸的严重后果。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犯罪对象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放火罪、爆炸罪的犯罪对象是一切公私财物。行为人采用放火、爆炸方法破坏易燃易爆设备,这是法条竞合问题。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以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论处,而不能定放火罪或爆炸罪。
2、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盗窃罪等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的界限确定某一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是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还是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主要看受破坏的易燃易爆设备是否处于正在使用中,破坏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如果破坏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反之,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因而不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是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情节严重的,则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如果是故意毁损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如果行为人采用盗窃方法破坏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应以盗窃罪论处。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中的破坏行为可以表现为积极作为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消极不作为的形式。但这种破坏行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能构成犯罪。法律并不要求以严重后果的发生为要件,碑坏易燃易爆的行为一经实施,即成立本罪。
-
易燃易爆设备犯罪构成:破坏性犯罪与易燃易爆设备
339人看过
-
易燃易爆设备的破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73人看过
-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145人看过
-
什么是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131人看过
-
易燃易爆设备破坏罪的惩戒标准
447人看过
-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属于涉爆行为吗
459人看过
-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侵害对象相同,都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主观罪过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为人对其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是明知的,并且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属于故意犯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属于过失犯罪,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2)对犯罪
-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易燃易爆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的量刑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6根据我国刑法之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你弟涉嫌破
-
什么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具体处罚标准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3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最新量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电力、煤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如何处罚非法经营破坏性易燃易爆设备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29从《刑法》的量刑规定来看,行为人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通常情况下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此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话,那么就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怎么认定,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如何处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一、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一)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概念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指过失损坏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便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遭受毁坏,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犯罪主体本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