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开庭前是不是都要庭前会议
庭前会议是指公诉案件在开庭前由法院召集控辩双方一起商议开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庭前会议不是法庭审理前的必经程序,是人民法院在法庭审理前根据公诉案件的复杂程度或者其他需要召集相关人员了解事实与证据情况、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整理争点,为庭审安排进行的准备活动。
所有的公诉案件都要开庭前会议吗?不是所有的公诉案件都要开庭前会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三条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一)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二)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三)社会影响重大的;(四)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只有遇到以上四种情形时才要开庭前会议,对于案情简单、证据材料较少的公诉案件不需要开庭前会议。
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1、开庭10日前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2、开庭5日前
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证据的相关情形。
3、开庭3日前
通知检察院开庭的时间、地点;
用传票和通知书,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4、在开庭以前召开庭前会议
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二、庭前会议
1、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
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社会影响重大的;
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2、庭前会议针对的问题
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管辖异议;
回避;
申请调取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3、庭前会议的程序
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
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
-
刑事案件的庭前会议是好还是坏
380人看过
-
庭前会议算不算开庭
172人看过
-
刑事庭前会议与开庭的区别
316人看过
-
刑事案件庭前会议注意事项
178人看过
-
刑事案件被开庭前面戴手铐是开庭了吗
286人看过
-
刑事案件开庭前逃跑了
237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刑事案件被开庭前面戴手铐是开庭了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0除特殊情况外,法庭开庭时犯罪嫌疑人应当解除戒具,即不得戴手铐。对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等较重刑罚的被告人,以及有逃亡、行凶、自杀、自残迹象的被告人,可能不解除戒具。《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第十六条规定,负责法院押解的司法警察,在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指示下,押解被告人进出法院;在法庭审判活动中,要严格监控被告人,始终把被告人置于可控范围内。未经批准,严禁被害人及其亲属、被告人亲属
-
开庭前法院是不是都要调解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06如果案件适用调解,在开庭前会先进行调解。民事调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主持并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解决的制度。
-
刑事案件在开庭审理时是否要通知家属, 刑事案件开庭前的流程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9并没有规定刑事案件在开庭审理时必须通知家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
-
-
刑事案件开庭前给交罚金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3在法院判刑时,是必须要处罚金的,只是多少不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罚金在一千元以上涉案金额两倍以下,由法官裁定。法律依据: 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