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纠纷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分别有:借贷责任主体的认定;借款合同的认定与借贷关系的成立;借款合同项下款项的交付;借款合同的利率与利息;借款的偿还及债权的转让;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注意事项等。
一、个人放贷超过多少属于违法
个人放贷属于民事行为,只要在当事人就借贷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没有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那么这样的借贷行为就是被认定为有效的。受到《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二、已经贷款的债务人可以分期偿还吗
债务人分期偿还如果有约定利息的是需要支付的。借款合同的利息由当事人直接协议确定,但是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范围。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三、债权人应当怎样追讨利息呢
对于利息。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双方对于利息问题在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无偿借贷的性质。借贷双方约定了利率标准后又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一方逾期还款的利息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1、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对逾期借款利息有约定的,应从其约定。
2、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只对借款期间的利息作了约定,对逾期借款利息没有约定的,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
3、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既未对借款期间的利息作出约定,也未对逾期借款利息作出约定,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定期的无息借款,一类是不定期的无息借款。
如果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而拒不支付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对方不执行的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
涉及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的法律问题
103人看过
-
关于借款合同纠纷的常见法律问题及如何处理
418人看过
-
合伙协议是否涉及合同纠纷问题?
317人看过
-
涉及银行借款合同纠纷的证据有哪些?
317人看过
-
新房质量问题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363人看过
-
合同纠纷引起的借款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法律细节?
380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借款合同的效力涉及的问题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2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借款合同有效的条件,另一个是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就前者而言又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借款合同的形式;二是借款合同的内容。1.就形式来说,依据我国《合同法》第197条的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一点在我国的《商业银行法》第37条也有明确的规定,即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不过,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如果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也可以不采取书面形式。2.
-
涉及合同诈骗罪的欠款纠纷问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09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欠款纠纷不一定涉及合同诈骗罪。然而,如果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欠款人故意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并采用欺骗手段,如使用虚假担保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的财物,那么就可能触犯合同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建设工程中涉及的法律纠纷问题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13建设工程都包含以下这些法律纠纷: (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纠纷; (2)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4)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纠纷; (5)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 (6)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纠纷; (7)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8)铁路修建合同纠纷; (9)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
-
涉及借款合同纠纷应提交哪些证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1借款合同纠纷起诉证据: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
-
劳动纠纷涉及合同履行及赔偿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6在确定劳动合同是否继续履行以及是否构成违约解除的问题上,经过充分和有效的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之后,若与用人单位已达成协议,则无需另行承担赔偿责任。 若劳动合同期满之际,双方均无异议继续开展合作业务,则需按规定续签劳动合同;反之,若用人单位决定不再续约,这将被视为违法解雇行为,此时须依据实际情况履行相关赔偿义务。 员工违反服务期协议承诺,未能提前三十天给予用人单位正式告知并辞去职务,需要向公司支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