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中关于“约定原值收购”的法律风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7 15:33:53 283 人看过

实践中,有公司章程约定,公司章程约定“公司股东因除名、开除等解除劳动关系的,由公司按股东实际认缴的原值收购”。

企业律师顾问提醒:即便公司章程中约定“公司股东因除名、开除等解除劳动关系的,由公司按股东实际认缴的原值收购”,该公司章程约定也无效。

股东会决议作出的除名决议与被除名股东所持股份的处理决议(主要是强制性转让)不同,前者是股东资格,后者是该股东的出资额。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除名股东所持股份的处理包括转让、减资、终止清算、强制收购。一旦被除名股东不积极配合,协助办理股权转让,或者动辄申请公司解散,不利于剩余股东和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客观上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相互缺乏信任达不到可调解的情形下,不允许强制性转让(其他股东、第三人或者公司),势必会造成剩余股东和公司利益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但如果对公司股东会决议所通过的强制性转让不加以限制,必然对公司的封闭性产生影响,亦可能导致债权人的利益遭受侵害,或股东权利的滥用。

公司章程可自由约定的重要事项

(一)、法定代表人

1、法令规矩

公司法第十三条规矩,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规章的规矩,由董事长、实行董事或许司理担任,并依法挂号。

2、实务剖析

依照公司法设定的公司办理架构,董事会是公司运营层面的最高决议方案机构,董事长是董事会的安排者、代表人。总*理(公司法的用语是“司理”,民众的习惯用语为“总*理”,本文运用“总*理”一语,取公司法“司理”之意)是公司运营的安排施行者、实行者。法定代表人是依法对外代表公司的人,其法令含义上的言、行,均可被视为公司的言行。这个公司的代表者由谁担当,是公司决议方案层的代表人董事长,仍是实行层的掌舵者总*理,是个让立法者很纠结的作业,终究公司法决议将选择权交给股东。

从实务视点剖析,法定代表人的重要含义在于:经过印章运用、文件签署操控公司的严重运营活动;对外代表公司展开业务。

股东在决议法定代表人的选任时,一般要权衡以下要素:

1)信赖与制衡。从权力位阶上看,董事长高于总*理,当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赋予董事长时,董事长的实践权力大增;当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赋予总*理时,因为公司的运营由总*理安排施行,一起又能对外代表公司,故总*理的实践权力大幅膨胀,且存在架空董事会、董事长的可能。如安在董事长、总*理身上分配公司运营办理的掌控权,需股东归纳考量。

2)公司操控权之争。对公司运营的参加、操控程度,是每个股东十分注重也应该注重的问题。从实务视点看,决议公司操控权的要素有:公司法定代表人,董、监、高的构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印章办理,财政材料的掌控等等。其间,法定代表人及印章对操控权有特别重要的含义。当一方股东提名董事长人选,另一方股东引荐总*理人选时,法定代表人由谁担任,财政负责人由谁提名,对公司操控力将直接产生严重影响。

3)董事长、总*理的身份特征。当董事长为股东推选,总*理为社会招聘的职业司理人时,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宜由总*理担任。当董事长、总*理一方不符合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条件时(例如被工商局列入制止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黑名单),只能由另一方担任。

3、操作主张

在公司规章中明晰约好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实行董事或总*理担任,落实到职位层面,不落实到自然人,避免人员变化导致公司规章的修订。

(二)、对外出资、对外担保

1、法令规矩

公司法第十六条规矩,公司向其他企业出资或许为他人供给担保,依照公司规章的规矩,由董事会或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规章对出资或许担保的总额及单项出资或许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矩的,不得超越规矩的限额。

2、实务剖析

出资有危险,决议方案须慎重。对外担保,可能使公司因承当或然债务而遭受严重损失。此两类行为,为仍是不为,公司法将其交由股东自行决议,但要求在公司规章中明晰下来。明晰的内容包含:是股东们自行决议方案,仍是授权董事会决议方案;出资或担保的单笔以及总额额度约束等问题。

考虑到出资或担保均可能对股东权益形成严重影响,故一般由股东自行决议比较保险,即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当股东对董事会满意信赖时,可考虑授权董事会决议方案。

此外,担保决议方案自治权仅限于对外担保。当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许实践操控人供给担保时,必须经股东会或许股东大会决议;且前款规矩的股东或许受前款规矩的实践操控人分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矩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经过。

3、操作主张

对外出资、对外担保的决议方案可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职权,或许董事会职权部分阐释;也能够独自成条,专项表述。从明晰明了视点出发,笔者习惯于独立成条、专项表述,乃至能够与其他核心关切的问题组成专章进行约好。无论何种方法,均应对决议方案机构、出资限额等内容界定清楚。

(三)、股东出资时刻

1、法令规矩

公司法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规矩,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本钱为在公司挂号机关挂号的整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股东的出资时刻应在公司规章中载明。

2、实务剖析

选用实缴本钱制时,公司设立时股东即应缴足悉数注册本钱。后来选用实缴本钱与认缴本钱相结合的折中情绪,公司设立时应出资到位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本钱的20%,且为后续注册本钱的到位时刻规矩了2年或5年的最长期限。

目前,除有特别约束的主体外,完全采纳认缴本钱制。股东的认缴出资额、出资时刻,完全由股东自行约好并在规章中载明。股东按约好时刻足额完结出资即可。当约好的出资时刻到期,但股东以为需求延期的,能够经过修正公司规章的方法调整出资时刻。

此外,公司规章约好出资时刻还有两层实务价值:一是到期股东负有向公司缴足当期出资的责任,当该项责任未完结时,公司的债权人可向股东要求实行出资责任,用于归还公司债务;二是未实行当期出资责任的股东,应当向已如期足额交纳出资的股东承当违约责任。

3、操作主张

关于银行、保险、金融、基金、出资等特别类别的公司,仍有注册本钱额度及缴付时刻的约束,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再汇总介绍。实务中,遇到特别类别公司的注册,应先整理、研究职业监管的法令及方针要求。

对一般公司,公司法充沛放权,但笔者仍主张股东依据项目的发展规划、资金运用方案、股东本身的资金谋划等要素,设定合理、可行的认缴出资额度及实践出资时刻。

(四)、盈余分配、增资认缴

1、法令规矩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依照实缴的出资份额分取盈余;公司新增本钱时,股东有权优先依照实缴的出资份额认缴出资。可是,整体股东约好不依照出资份额分取盈余或许不依照出资份额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实务剖析

股东在背景、能力、资源、诉求等方面均会有所差异,有的股东并不垂青对公司的实践操控,愿意从办理结构上让渡一部分权力,但一起希望在盈余分配上做恰当倾斜。对此,公司法给出了一个一般规矩,即股东依照实缴的出资份额分取盈余;但一起充沛尊重股东意思自治,答应股东以约好方法改动盈余的分配规矩,改动后的分配份额、方法没有任何约束,完全由股东商定。

从实务视点剖析,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有限责任公司可将盈余部分或悉数优先向一部分股东分配;能够在不同的股东之间按不同的份额分配;能够约好优先满意部分股东固定份额的收益要求,剩下部分再由整体股东分配……等等,公司法无特别约束。

2)盈余分配可由股东自行约好的前提是:公司盈余,有可分配赢利。当公司亏本时,不做分配;当公司微利,无法满意部分股东固定份额收益要求时,仅能以可分配赢利向该部分股东分配,非盈余部分的财物不得随意分配。

3)“优先股”问题。实务中,有的企业会要求按“优先股”概念规划股权结构,即部分股权持有人优先于一般股股东分配公司赢利和剩下产业,但参加公司决议方案办理等权力受到约束。实践上,我国公司法并未明晰规划优先股准则,目前国务院层面也仅在展开优先股的试点作业,且限于特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但就有限责任公司而言,公司法答应股东对股东会议事规矩自行约好,答应公司盈余分配由股东约好,使用这种准则放权,现已能够在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由股东自行规划“优先股”准则了。

关于增资认缴,一般准则是股东有权优先依照实缴的出资份额认缴增资。股东能够经过约好的方法改动此项准则。

3、操作主张

对盈余分配、增资认缴的约好,公司法并未要求必须在公司规章中表现。实务中,能够在公司规章中约好,也能够由整体股东以其他方法约好。可是,考虑到工商、税务、审计等部分法律水准以及对法令了解的差异,保险起见,笔者主张一并在公司规章中约好清楚,能够节约众多不必要的解说、交流作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11: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司章程相关文章
  • 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
    一、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是被收购一方隐瞒一些影响交易谈判和价格的不利信息,比如对外担保、对外债务、应收账款实际无法收回等,等完成并购后,给目标公司埋下巨大潜伏债务,使得并购公司代价惨重。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作为为并购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律师要注意使并购中尽量不要违反法律规定,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导致收购失败。如在上市公司收购中,董事会没有就收购事宜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发表意见,或者独立董事没有单独发表意见,导致程序不合法。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相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必然会采取一些反并购措施。有些反收购措施带有严重的自残性,过分关注管理层的利益,有的与法律冲突,在很大程度上
    2023-04-14
    174人看过
  • 公司章程拟定的法律风险
    (一)关于公司组织和活动规则条款的法律风险看待该法律风险时,首先是看公司章程是否有规定。在没有规定时则需要了解公司是否具有约定俗成的操作方式。通常而言,这种法律风险只有当股东或董事之间发生矛盾,要故意寻求决议形成障碍时才会转化为法律危机,因此属于较易弥补的法律风险。章程虽对此进行了规定,也同样需要考察规定是否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二)关于出资条款的法律风险以非货币方式出资的形式,扩展到股权、债权、商标权等一切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为确定这种出资的估价,《公司法》规定应当进行评估。但章程若无明确约定,股东因评估机构选任的权利同样可能发生争议。另外,若股东每次出资并不是按照最终占出资份额的比例进行时,因为实际缴纳出资和约定的出资份额不符,股东按照实际缴纳出资比例还是按照约定的出资份额比例行使股东权利,若缺乏约定很容易发生争议。(三)关于股东会决议事项条款的法律风险根据对公司经营影
    2023-06-09
    251人看过
  • 目标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的风险
    收购目标公司后,收购方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更换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成员,以完成对目标公司的控制。基于这种考虑,目标公司管理层为了维持对公司的控制地位,往往采取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来抵制恶意收购。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合并前通过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增加反收购条款,包括对董事会的分期规定、对董事资格的限制、董事的产生程序等。为抵制**油田的收购,艾氏股份在公司章程中增加了分阶段、分层次的董事会任期,规定每次连任的董事、监事人数不得超过一定比例。这样一来,即使**油田收购成功,完全控制公司董事会也需要一段时间。但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有权提名董事,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事实上,公司章程关于董事的分立和分类的规定限制了股东选举董事的权利,导致了对该规定合法性的争议。最后,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的协调下解决
    2023-05-07
    274人看过
  • 公司收购中的风险
    1、交易结构风险尽职调查完成,意味着并购前工作的告一段落。在尽职调查基础上,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先要考虑的工作就是交易结构设计,这也是法律人最能发挥智慧的地方。所谓的结构设计,无非包括两部分:路径和流程。需要注意的是,交易结构的设计一定要综合考虑合法性、税负、时间要求等全部要素,避免顾此失彼从而损害交易。路径就是要解决通过什么样的安排,能够合法实现交易双方的商务目标;而且还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安排,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税负;甚至还要考虑,什么样的安排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在相当多的案例中,甚至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安排,才不会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或规制。流程则是在路径明晰后,梳理出不同工作事项的先后顺序,设计不同的节点安排。先后顺序不同,可能控制力就不同,或许交易的税负也不同;而在不同的节点,所要满足的目标不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安排可能也不同。(1)路径合法性风险无论何种路径,合法性是第一位
    2023-06-02
    461人看过
  • 如何防范公司章程制定中的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公司章程制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如何做好公司章程,防范公司章程带来的法律风险?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合法性,二是可操作性。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司章程才能被视为良好的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的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的经营范围;(三)公司的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公司的设立方式,股东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和议事规则(七)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根据前款规定认为必要的其他事项,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明确股东出资的方式、数额和时间,约定违约责任;《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出资,也可以以实物、知识产权出资,依法可以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其他非货币性财产;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在公司章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式规定具体的投资时间和违约责任,对《公司法》未规定的公司组
    2023-05-02
    379人看过
  • 公司章程制定中的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我们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好的公司章程来防范因章程而引发的法律风险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合法性,二是可操作性。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具有可操作性的章程才算得上好章程。《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公司的名称和住所;(2)公司经营范围;(3)公司注册资本;(4)股东的姓名或名称;(5)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6)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7)公司法定代表人;(8)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针对以上公司章程内容,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解析:一、对股东出资方式、出资额及出资时间要明确并约定违约责任。《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但是,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公司章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出资方式约定具体的出资时间及未及时出资、未出资的违约责任。二、对《公司法》未
    2023-04-22
    382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设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司章程,是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规定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也是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 公司章程通常由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共同制定和签署。章程的内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并经过相关... 更多>

    #公司章程
    相关咨询
    • 公司收购过程中有哪些法律风险?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08
      公司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但是会需要制定一定的收购方案,这个与公司的合并分立是不一样的,那么公司的经济实力或是能力是这样的话,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呢?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巩琛婕律师解析。 一、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
    • 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公司收购的流程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3
      公司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但是会需要制定一定的收购方案,这个与公司的合并分立是不一样的,那么公司的经济实力或是能力是这样的话,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呢?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巩琛婕律师解析。 一、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
    • 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1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 2、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这突出的表现在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一致行动等方面不合规导致收购失败。 3、反收购风险,由于有些并购并不是两相情愿,目标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董事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导致并购两败俱伤。
    • 法律上的公司收购公司的收购风险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5
      公司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但是会需要制定一定的收购方案,这个与公司的合并分立是不一样的,那么公司的经济实力或是能力是这样的话,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呢?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巩琛婕律师解析。 一、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
    • 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1-27
      公司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但是会需要制定一定的收购方案,这个与公司的合并分立是不一样的,那么公司的经济实力或是能力是这样的话,是可以对其他的公司进行收购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呢?陕西菲格律师事务所巩琛婕律师解析。 一、公司收购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指交易双方在并购前隐瞒一些不利因素,待并购完成后给对方或目标公司造成不利后果。现实中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