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杀人罪有未遂认定标准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7:00:26 134 人看过

间接故意杀人是没有未遂的,因为:

故意杀人犯罪的故意内容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不同的。

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犯罪行为必然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在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对于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这一情形,若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构成犯罪未遂。

2、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即对结果听之任之,发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态度,也就是说间接故意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这两种犯罪结果均在行为人的意志之中。

3、对于间接故意,若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就很难证实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也就难以成立间接故意杀人,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成立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没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就不会成立间接故意杀人,故间接故意杀人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15: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未遂罪应当根据什么标准定罪定刑
    一、故意杀人未遂罪应当根据什么标准定罪定刑故意杀人未遂的量刑标准应当是:对行为人比照故意杀人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既遂,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可以宣告缓刑吗故意杀人罪,不可以判缓刑,应当是死缓。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
    2023-12-16
    161人看过
  • 2023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有什么标准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有什么标准认定故意杀人罪的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2、客观要件(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3、主体要件本罪
    2023-05-08
    426人看过
  • 间接故意都有未遂么
    间接故意有未遂状态,但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强奸未遂成立要判刑么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强奸未遂的情形的,我国人民法院依然可以对其进行判刑处罚,但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偷东西前被抓算犯罪未遂吗偷东西前如果已经着手了盗窃行为而被发现的,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没有着手实施的,是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盗窃未遂它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情况。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未
    2023-03-25
    63人看过
  • 定罪标准:持刀杀人未遂
    持刀杀人未遂的定罪要分两个步骤。首先,以杀人的主观目的在客观上持刀杀人就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依据刑法的规定,应当视情节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其次,当行为人因为非本身意志的原因而无法实现杀人目的时,就属于故意杀人未遂,可以比照上述的量刑从轻或减轻处理。因此杀人未遂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故意杀人未遂,比照故意杀人既遂犯的量刑从轻或减轻处罚。持刀行凶怎么定罪持刀伤人如果未造成严重伤害的,可以按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未遂来定性,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依据具体案情而定。犯罪未遂的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犯前款罪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
    2023-06-30
    465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有几种
    在上述情况下,首先,涉事者必须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或许将对他人带来潜在的损害,然而由于粗心或过于自信等原因,他们未能及时察觉这一风险。其次,尽管他们的行为并未直接作用于被害人身心,但是这种行为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而最终导致了损害后果的发生。最后,所产生的损害结果需要满足刑法中所设定的标准,例如造成了轻伤及以上等级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8-16
    229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未遂是什么意思,故意杀人未遂如何量刑
    一、故意杀人未遂是什么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未遂有很多种,包括: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趟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得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与死地,但是怎么打也打不死。也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还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A迷信认为扎个小人能害死B,于是天天扎小人诅咒B,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犯罪。3、客观不能犯:就是客观方面让你达不到致死的效果。如A要杀死B但是B穿了防弹背心,A用尽了所有方法B都死不了。这也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4、主观认识错误:如A开车撞死B,从B身上压过去还下来摸了下确定B已经死了。于是逃走了,C路过
    2023-04-15
    141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可以没有既遂和未遂吗
    故意杀人罪中不能同时存在既遂和未遂,二者是互相排斥的。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构成此罪既遂的,除了行为人要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外,还要有死亡结果的发生,否则只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一、涉嫌绝对性质疑杀人罪逃亡15年判刑标准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紧急避险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案例极少,通常要避险+立功才可能会不构成犯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再次,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
    2023-04-02
    445人看过
  • 犯罪未遂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犯罪未遂属于故意杀人罪,但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构成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已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
    2023-08-02
    122人看过
  • 犯罪未遂可以是间接故意吗
    间接故意犯罪没有未遂,间接故意犯罪之所以不存在未遂,是由其犯罪构成主客观要件的特点及犯罪未遂的主客观特征决定了的。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从刑法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要成立犯罪未遂,一个必要的条件是须有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而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正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所不希望的情况。在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主观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希望的态度,不另存在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客观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即假设中的未遂,行为人主观上又没有希望的态度,缺乏故意的意志因素,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不具备犯罪成立的要件,其行为就不构成犯罪。所以,此时的间接故意犯罪行为就根本无未
    2023-06-12
    405人看过
  • 故意杀人和犯罪未遂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一、故意杀人和犯罪未遂两者之间有联系吗?是有联系的;但故意杀人罪中不能同时存在既遂和未遂,故意杀人罪是以结果区分未遂与既遂的,杀死人就是既遂,没有杀死人,那就是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二、未遂的种类未遂有很多种,包括:(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躺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与死地,但是怎么打也打不死。也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还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A迷信认为扎个小人能害死B
    2023-04-28
    476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怎么处罚,间接故意杀人罪要判多少年
    一、间接故意杀人罪要判多少年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是: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2、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
    2023-04-28
    165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与犯罪未遂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是间接故意犯罪。犯罪未遂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该犯罪行为未能得逞。间接故意犯罪与犯罪未遂有什么关系?间接故意犯罪有无犯罪未遂?这在中外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关键词:间接故意犯罪犯罪未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出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是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犯罪有无犯罪未遂?这在中外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张。一、间接故意犯罪与犯罪未遂的观点1、外国法学家的观点旧中国法学家曾介绍说,意大利刑法理论否认间接故意犯罪有未遂,而荷兰、挪威、德奥等国的法律解释则主张间接故意犯罪有未遂。德国刑法学者李斯特,日本刑法学者大场茂马、泉二新熊等以及旧中国法学家王觐等,也主张间接故意犯罪有未遂。苏联刑法理论基本上倾向于否定间接故意犯罪有未遂
    2023-04-22
    57人看过
  • 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区别有哪些
    1、在认识因素上,对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认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的杀人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2、在意志因素上,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希望即积极并追求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态度,而是持放任的心理态度。3、是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必致人伤害是明知和追求的,属于直接故意的范畴;但对于其行为致人死亡的结果而言,他虽然预见到可能性,但持的却不是希望其发生的态度,而是放任的态度,其意志因素是放任结果的发生,构成间接故意杀人。一、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是怎样的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
    2023-03-12
    67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律师有用吗?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
    一、故意杀人罪律师有用吗如果的确是故意杀人罪,并且也没有其他情况,比如冤枉、比如被迫、比如过失、比如未成年人、比如精神病患者等情况,请不请律师关系不大,如果存在我刚才列举的情况就可以请律师,这样可能减轻处罚。二、故意杀人罪的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
    2023-04-28
    16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未遂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标准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6
      它与故意伤害的区别主要是主管意图不同,后者主要是想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前者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后者是他人的健康权。
    • 如何区分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22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刑法理论将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有助于实务界认识故意犯罪在主观方面的复杂情况。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由于认识因素尤其是意志因素的不同,影响和决定了行为人主观恶性以及行为的客观危害程度有所不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故意的社会危害性大于间接故意。根据罪责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对直接故意犯罪的量刑一般应重于间接故意
    • 间接故意杀人罪是否属间接故意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30
      根据您的问题,间接故意杀人罪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成立需要两个条件: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就是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还需要行为人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放任结果发生可以是:1、行为人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直接追求一种结果,并不追求他种结果;2、行为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所追求结果意志以
    • 间接杀人罪的认定标准和处理意见都有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27
      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
    • 间接故意杀人罪既遂的相关内容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8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犯罪客观方面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