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保公安“联合执法”四类环境违法犯罪案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7:10:25 431 人看过

从10日起,成都对四类重大、疑难、复杂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将启动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机制,第一时间留存环境犯罪证据,并加大环保执法的威慑力。

这四类案件类型包括:涉及影响饮用水源安全、将危险废物或有毒有害等物质直接排入或倾倒至大气、水体等外环境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遇到恶意阻挠、恐吓或者暴力抗法的,或有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或者暴力阻挠的等。

近日,成都市环保、公安、检察院、法院四大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联动执法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发生四类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时可以启动联合执法。

从事多年环保工作的成都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秦某某表示,新机制启动后,针对同一案件,成都市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将无缝联合出动,公安机关的提前介入能有效地防止证据灭失,同时改变以往环保单独执法面临的执法尴尬。

此外,《意见》明确了审判机关的职责,即应当及时受理环境保护行政、刑事、民事案件及非诉执行案件,依法审判或予以强制执行

为确保环境、公、检、法四部门工作的有序展开,成都市将建立市及区(市)县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及联络员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四个部门将在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有关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3: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强制执行相关文章
  • 环境执法策略
    证据收集
    环境行政执法手段是环境行政执法机构贯彻执行环境法律、法规,针对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措施。环境行政执法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执法方式是由环境行政执法的内容决定的,并为履行环境行政执法的内容服务。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包括环境行政确认、环境行政许可、环境行政裁决、环境行政指导、环境行政合同、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强制措施与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等,这些执法方式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相反,它们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环境行政执法证据收集的方式主要有哪些认定的违法事实应当有充分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尽量避免形成孤证。所收集的证据,应运用逻辑推理和环保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证据的取得应具有合法性,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处罚的证据。《中华人民
    2023-07-11
    490人看过
  • 侵犯环境法是否违规?
    是,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法的限期治理制度环境法的限期治理制度主要特点是:1、有严厉的法律强制性。由国家强行政机关作法作出的限期治理决定必须履行,给予未按规定履行限期治理决定的排污单位的法律制裁是严厉的,并可采取强制措施。2、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这一制度的实行是以时间限期为界线作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之一。时间要求既体现了对限期治理对象的压力,也体现了留有余地的政策。3、有具体的治理任务。体现治理任务和要求的主要衡量尺度,是看是否达到消除或减轻污染的效果和
    2023-07-05
    200人看过
  •  环保局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保局行政处罚的程序:环保局在接收到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报告后,进行初步审查。审查期限为7个工作日。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环保局行政处罚的程序:1.环保局在接收到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报告后,进行初步审查。审查期限为7个工作日。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经立案审查,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但不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属于其他有关部门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其他有关部门。2.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登记立案的环境违法行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需要委托其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出具书面委托调查函。受委托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023-09-17
    487人看过
  • 环境公益诉讼案的启示:环境公益诉讼弥补执法不足
    如果说第一宗环境公益诉讼有着开创性的破冰意义,那么,此宗案例无论是在公益诉讼的司法探索,还是在强化环境执法手段方面,都有着更深刻的实践意义。如在环保局已经对污染企业做出行政处罚后,企业是否能因此而免予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检察院和环保局中谁是更合适的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环保部门在此类诉讼中又该承担哪些职责?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大环境法律的威慑作用,让违法排污者得到应有的惩处,是各地各级环保部门的共识。但怎么开创性地用好现有法律的规定,怎么加强与公、检、法的合作,则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实践。番禺市环保局在本案中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基本明确了环保部门在此类案件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职责,对我们有颇多启发。番禺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近日,广东省广州海事法院某审判庭内座无虚席,番禺区人民检察院以原告身份提起对番禺某染整厂偷排污水的环境公益诉讼案进入庭审阶段。根据庭审并结合证据,合议庭认定,番禺某染整厂先
    2023-06-13
    285人看过
  •  环境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标准
    该段内容描述了环境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行为具备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犯罪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环境刑事责任的犯罪构成如下: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2.犯罪行为具备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3.犯罪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环境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有哪些?环境犯罪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或者危害的行为。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犯罪的主体包括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环境监管领域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等。而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则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严重后果发生。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形包
    2023-08-27
    328人看过
  • 公安机关管辖的违法环境行政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有关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包括贪污贿赂犯罪、自诉案件、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和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等。1.监察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2.滥用职权犯罪案,3.玩忽职守犯罪案件,4.徇私舞弊犯罪案件,5.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案件(11种,均与公安机关共同管辖),(6)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发生的其他犯罪案件(19种,均与公安机关共同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2023-07-05
    65人看过
  • 哪些情形属于环境违法犯罪
    一、哪些情形属于环境违法犯罪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就是违法的行为,如果排放污染物情节严重的,构成污染环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第六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
    2023-05-14
    375人看过
  • 环境犯罪立法司法问题
    一、环境污染犯罪入罪标准根据两高司法解释,对14种环境污染行为,环保部门应当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包括:1、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2、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3、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倍以上的;4、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等。二、环境污染犯罪立法、司法的窘境污染环境犯罪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近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但在司法实践中,污染环境犯罪的侦查取证与法律适用仍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1、
    2023-03-21
    494人看过
  • 省环保厅通报32起环境违法问题
    11月7日上午,省环保厅就对重点涉气企业开展驻厂监察情况、我省排放不达标小火电机组情况和曝光我省32起环境违法问题三项内容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首先发布了我省针对重点涉气企业开展24小时环境保护驻厂监察的工作计划。省环保厅决定于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在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韩城六市涉气的火电、水泥、钢铁、焦化行业的48家重点企业开展驻厂环境监察工作。通过24小时驻厂监察,对企业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并查处企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13年全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9%和49%,其中,小火电机组更是污染排放的重点。2013年,全省小火电总燃煤量1046万吨,占全省燃煤总量的15.6%,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火电行业排放量的51.9%、17.7%。据统计,我省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总装机
    2023-04-24
    331人看过
  • 海洋环境污染案件分类
    海洋环境污染的法律问题在环境法学界是个新兴的课题,由于在基础理论方面还较欠缺,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分类还是沿用了传统的环境污染原因行为来分类。一、对于案件分类方法的思考案件的种类,在司法实务中与案件事由相联系,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分类内容是完全不同的,由案件性质划分的种类属于法院收案范围的依据,对于海洋环境污染,按照追究责任的性质可以分为在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按照被侵害的权利主体可以分为侵犯国家环境权的案件,侵犯法人和自然人海洋环境权的案件,前者属于公益诉讼,后者属于私的诉讼;按照污染物种类可以分类石油污染案件,有毒性物质污染案件,放射性物质污染案件等;按照污染的原因行为可以分为陆源污染案件,海岸工程污染案件,海洋工程污染案件,船舶及港口作业污染案件和倾倒废弃物海洋污染案件五种;按照环境权利客体划分可以分为侵犯海洋环境所有权案件,海洋环境使用权案件,海洋环
    2023-06-06
    215人看过
  • 新《环保法》实施后首例环境公益诉讼立案
    昨天,在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诉讼部部长刘某展示了一份粉红色的《案件受理通知书》——今年元旦,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当天,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作为共同原告提起的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被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刘某表示,新《环保法》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本案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对今后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根据自然之友的介绍,该案是一起破坏生态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谢某等四被告被控组织违法开矿,严重破坏了周围的林地。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在赴现场进行生态损害调查、获取事实证据后,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责令四被告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包括清除矿山采石处现存设备及弃石,原地恢复其破坏的林地植被。环保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李某某表示,
    2023-04-24
    390人看过
  •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
    为了制止环境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和管理不力的现象,1997年《刑法》第408条规定:负责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确规定了环境监管失职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有:(1)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体特征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机关的监督管理活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客体是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国家执法人员的勤政性及权力行为的正当性。(2)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观特征本罪的客观表现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严重不负责任,导致环境资源的巨大破坏,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行为具体表现形式:1滥用职权。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决定,擅自行使环境监管职权。如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重大环
    2023-04-21
    92人看过
  •  打造公平正义执法环境
    该段内容讲述了新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所需的三个意识,即服务观念、法治意识和人权意识。其中,服务观念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意识要求我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人权意识要求我们文明执法,保障人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总之,新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全面促进执法规范化,保障执法质量,最终实现公正执法。1、增强服务观念,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识指导实践,做好新形势下公安执法工作必然要求我们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2、强化法治意识,规范执法,全面促进执法规范化。执法规范化是执法质量的保证,执法质量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而执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执法行为的规范与否。3、强化人权意识,文明执法,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时代的主旋
    2023-09-07
    293人看过
  • 环保处罚违法复议案件
    2000年6月初,某县经贸公司向某县环保局、工商局提出投资建设苦味酸(俗称黄色炸药)生产项目的申请。县环保局和工商局分别于6月24日、6月27日批准了该经贸公司的申请。某县经贸公司于2000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2000年11月24日某市环保局接到某县群众举报称:某县经贸公司生产苦味酸,排放污水,造成对其周围环境严重污染。某市环保局经过调查,认为某县经贸公司未按《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程序报批,擅自投资生产苦味酸,利用渗坑排放污水,造成厂区附近土壤及饮用水井水质污染。据此,认定该经贸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国务院《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决定对经贸公司处罚如下:①立即停止苦味酸生产,拆除苦味酸生产设施;②罚款人民币5万元;③在一个月内清除所排废液及已污染的土壤。某县经贸公司不服某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遂向某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某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在审
    2023-06-13
    469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 更多>

    #强制执行
    相关咨询
    • 环保法污染环境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2
      一般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一般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条件,如要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的予以立案。依据《处罚办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经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部门负责人审查,要对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根据情节轻重及具
    • 环境违法犯罪可以监外执行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5
      环境污染罪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可以监外执行。也就是说,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2、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于暂予监外执行,不危害社会。
    • 公司违反环境保护构成刑事案件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4-09-19
      涉及到公司触犯污染环境罪的情况下,从严格意义上讲,普通员工一般并不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完全置身事外。通常情况下,单位犯罪依法只能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判决,以确保普通员工在既定规则下免受不必要的刑事惩罚。 若员工自身亦牵涉其中,那么便需要承担其相应的刑事责任了。至于具体的裁决标准,将根据员工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且关键的角色而有所差别。所谓“污染环境罪”,即指违背防治环境污染相
    • 违犯环保法该谁来执法?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8
      对于这类违法,可以由环保局或公安局或政府进行执行
    • 环境违法及污染环境犯多少罚金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4
      污染环境罪罚金标准是无限额罚金。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