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形式,二是书面形式。
口头形式,是指证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该形式是证人作证的基本形式。在审判实践中证人大多是以口头形式向法院陈述的,证人作证以到庭接受口头询问为主,主要是便于当庭质证和确认。依据《证据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且必须指明证人的姓名、住址,以便法院传唤,当事人虽未申请,法院为了查明一定的案情事实,也可依职权主动地传唤证人。
书面形式,是指以文字形式向人民法院陈述已知的案件事实。证人作证以到庭接受口头询问为原则,但“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如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或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或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或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或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书面证言应当庭宣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但应注意的是,书面证言不应认为是“书证”,而是“证人证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的主体性因素
1.证人自身特点的影响:(1)年龄。(2)证人的认知、知识结构。(3)证人作证时的态度。
2.辨认过程中的主体性因素的影响:辨认过程中的错误辨认可能源于潜意识的偏见或自我构想的多种假设,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警方的判断。
3.证人作证过程中主体性因素的影响:证人未必能看到被告人全貌或犯罪事实的全部,中间常可能有漏洞,证人可能根据过去的经验或自己的逻辑,对情节猜想推演,将漏疑填满,所以漏掉的部分常常是证人自己认为可能发生的事。
(二)影响证人证言可靠性的主体外因素
1.记忆自身特点的影响:在保留记忆的过程中,记忆自身也会具有选择性,所以证人作证时所表述的内容会包含自己所虚构的内容。
2.案件发生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掌握并不决定地、完全地取决于所关注的时间长短,还与周围客观物理环境、证人自身的注意力等相关因素相关。
3.案件发生后的外部信息的影响:证人在将案件发生后的外界信息整合到回忆中继而体现在证词里,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证词的错误,缺乏可靠性。
4.辨认过程中的主体外因素的影响:(1)辨认的场景。辨认的场景与证人所看到的案发场景越相近,证人作证就越详细,其证言就越可靠。(2)辨认的方式。实践中的常用辨认方式是照片辨认,这在客观上就会使得证人会通过比较判断来筛选最接近于它记忆中的犯人,就会导致将无辜者选为犯罪嫌疑人的错误几率增加。
5.证人作证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影响:有关的实证研究证明,对证人进行询问,单方询问普遍存在、询问技巧有所欠缺、不当询问较多、诱导性问题较多。
行文至此,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国规定的证人证言的形式主要是两种,包括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通常情况下证人证言都是以书面形式作出的,而对于口头证人证言,可能证明力也会相对弱一些。
-
证人证言格式是怎样的?证人证言采信规则有哪些?
462人看过
-
保证代偿债务的具体种类及形式都有哪些?
453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307人看过
-
股东变更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153人看过
-
价格欺诈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266人看过
-
工程承包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271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
对于证人证言法庭有哪些具体内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2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对其进行质证: (一)证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未成年人,是否能正确感知当时情况,是否能正确回忆、表述,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二)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等,即证人对案件事实是否有正确的感知、记录、回忆能力,证人是否能正确表达这一感知等; (三)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和条件; (四)证人对同一事实的前后描述是否矛盾; (五)证人证言的来源及合法性; (六
-
有哪些证人出庭作证的形式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09一、证人出庭作证申请时间 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要求不再适用《民诉证据规则》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而变为“举证期限届满前”。已经去掉了“前十日”三个字。并且,法院经审查决定批准证人出庭作证的,会事先通知;未经法院通知,证人不得擅自到庭,当事人也不得擅自将证人带到法院等候出庭。 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引入了诚实信用原则,为制裁民事诉讼伪证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
刑事案件中证言具有哪些情形的,不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七十六条规定:证人证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一)询问证人没有个别进行的;(二)书面证言没有经证人核对确认的;(三)询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的;(四)询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证人,应当提供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
-
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证明形式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3证人证言是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证人进行作证的过程,也就是证人在法庭审理中对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实进行说明的整个内容才是法律规定的证人证言。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五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第五十六条《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