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自愿原则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民法自愿原则的表现
1、当事人自主决定民事事项。
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各种事项,不仅可以决定是否实施某行为或参与某民事法律关系,而且可以决定行为的相对人、行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等等;当事人不仅可自主决定实体上的权利义务,而且可自主处分其权利,选择处理纠纷的程序、方式等等。当事人关于民事事项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就有法律效力,并且“约定大于法定”,即当事人关于该事项约定的效力优先于法律关于该事项的任意性规定。
2、当事人对自己的真实意思负责。
在民事活动中,只有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也只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的民事行为负责。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当事人可不认可其效力,可不受其拘束。并且,当事人对于在意志不自由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害,原则上也不承担责任。
-
什么是民法中的自愿原则?
447人看过
-
民法自愿原则的内容
391人看过
-
民法自愿原则的表现,自愿原则的基本理念以及内容
312人看过
-
2024自愿原则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12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原则有什么,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46人看过
-
民法典对公平原则的规定
164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自愿原则指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01自愿原则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自愿协商的原则,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
-
民法典自愿救助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9《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民法典规定了什么基本原则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07民法典基本原则包括: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绿色原则,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劳动法对加班自愿的原则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8关于劳动法规定加班自愿的规定如下:法律规定加班必须是双方的自愿行为或者与劳动者协商后才行,但司法实践中务工一方一般没有选择,主要看是否有加班薪酬,一般有则加班是合法的,但不得超过一定时间 (一)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
-
民法自愿公平等价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9自愿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等价有偿原则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