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辞退员工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也就是劳动者工作每满一年,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其一个月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辞退员工手续办理程序有哪些
1.建议与当事人和平沟通好,然后再办理相关辞退手续;
2.要求对方在规定时间内马上移交手中相关工作和资料、财务等等,确保不要有遗漏(相关工作牌等一切只要与工作单位有关的东西全部上缴);
3.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工作岗位、工作单位,不得延误;
4.如涉及到工资等相关费用等,用打卡的形式予以打卡结算清楚;
5.及时与客户等沟通,并将该人员已离职的消息告知对方,确保公司不受任何损失。
三、什么情况下辞退员工给予双倍赔偿
这些情况下辞退员工给予双倍赔偿:
1.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辞退员工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辞退员工的;
3.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辞退员工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n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n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辞退员工先补“经济补偿金”
293人看过
-
退休人员辞退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411人看过
-
怎么计算辞退员工补偿金
198人看过
-
经济裁员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什么
362人看过
-
辞退员工补偿的工资与经济补偿金区别
324人看过
-
经济补偿金计算:职工辞职如何获得经济补偿?
195人看过
-
员工被单位辞退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员工被单位辞退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员工被单位辞退,经济补偿按照员工被辞退的原因不同可能有经济补偿或者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经济补偿按照员工每做满一年一个月本人工资计算,不满半年的按照半年计算,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
-
公司在女员工哺乳期辞退经济补偿金计算的方法是啥?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13若哺乳期女职工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哺乳期女职工不存在法定过错,用人单位单反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金:二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
-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3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因劳动者能力不足等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
-
怎么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1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按照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期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各种奖金,但不包括加班工资。国务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
-
经济性裁员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4在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裁减人员方案经批准后,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这些情形包括: 1. 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