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张某与侄子张某某商议在互联网上利用某小额贷款公司的网站,吸引需贷款的网民来窃取钱财。今年3月31日,杨某按网站指示输入了个人信息,张某便以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名义联系杨某,要求其办理网上银行卡并存入1万元以证实其具有还款能力。随后,张某某以公司经理的名义联系杨某,叫杨某在其发的网址上操作支付20元工本费。杨某按指示操作完毕后,张某通过网络获取了杨某的银行卡号、密码及动态密码,便迅速登录杨某网上银行账户转走9990元资金。杨某在收到手机转账短信后才知被骗,马上报警。
法官认为,两名犯罪嫌疑人构成盗窃罪,且不属于牵连犯。
首先,本案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对事实真相产生错误认识,进而自愿处分财产。其行为模式是: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本案纵然存在欺诈行为、错误认识以及财产转移,但被害人并没有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因此,本案行为人不构成诈骗罪。
其次,本案构成盗窃罪。盗窃罪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行为人采取窃取手段,二是财产转移违背被害人主观意志。本案犯罪行为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行为人以替他人办理贷款为由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及动态密码等信息。后一部分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登录银行官网转移资金,窃取钱财。欺骗是为窃取钱财作准备,窃取钱财是关键手段,更是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最后,本案不属于牵连犯。所谓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构成牵连犯的要件之一是两(数)个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如果其中一个行为不能独立成罪,就不成立牵连犯。在本案中,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确有欺诈行为,但这一行为并没有使被害人陷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不能单独构成诈骗罪。因此,本案不能成立牵连犯。
-
银行卡借出后取得的资金是否构成盗窃?
183人看过
-
诈骗电话能否窃取银行账户信息?
426人看过
-
银行保安盗窃存折并取款,是否构成犯罪?
311人看过
-
18岁黑客窃取银行卡信息构成什么罪
410人看过
-
什么是牵连犯,构成牵连犯有什么条件
120人看过
-
窃取网络账号是否构成犯罪?
121人看过
我国刑法理论上对于牵连犯的定义至今仍不统一,归纳起来大致主要以下几种定义: 1、牵连犯是实施某一犯罪行为,其采取的方法或者产生的结果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2、犯罪分子出于直接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犯罪的方法或结果又触犯其他罪名的,叫牵连犯;... 更多>
-
骗取投资款(金融投资报酬)是否构成诈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4骗取投资款属于诈骗,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信用卡盗取后的信息,是否构成诈骗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12(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员工手册注明的虚假资料骗取银行信用,是否构成编造、故意骗取公司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3首先,首先员工手册和公司制度都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如果该员工手册已经发放给员工知悉内容或者给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应该对公司的制度是知情的; 其次,员工手册注明的严禁编造或串通客户使用虚假资料骗取银行信用,对于本条理解,手段为编造或者串通客户,方式为使用虚假资料,目的是骗取银行信用,那么针对您后来说的,使用虚假资料填写,实际上是编造并使用虚假资料,那么从目的来说是否已经达到骗取银行信用是关键。从
-
窃取他人账号内资金行为人构成诈骗罪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141、窃取他人账号内资金行为人构成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
-
窃取罪是否构成刑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12属于刑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