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智力障碍的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15 22:55:23 199 人看过

智障人士属于限制行为能力或无行为能力人。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否有现实基础

犯罪动机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最直接的依据,很多案件正是因为司法人员对行为人的作案动机产生疑惑而启动精神病鉴定程序,有学者指出可以依据动机判断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可见犯罪动机的重要性。动机是指行为人满足某种需求的意愿和心理状态。一般而言,只有出于现实动机作案的智力障碍者才有刑事责任能力。

智力障碍者的犯罪动机可分为4种情形:

(1)动机不明。正常人实施犯罪行为总是存在一定的动机,例如谋财、满足性欲等。对智力障碍者来说,如果智力缺损严重到使行为人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或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真正在做什么,即属于无作案动机,或者称为动机模糊、动机不明,多表现为行为人不能说明自己作案的原因,或者所说的原因十分奇特,与现实情况完全背离。

(2)病理性动机。此种情况在单纯智力障碍者身上比较少见,但有些智力障碍者合并出现其他精神障碍,如智力障碍并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等,就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知觉、思维障碍,虽然此类行为人存在明确的动机,但他们的动机是出于虚幻的需要,正常人无法理解,正因为此种动机无法被人理解,比较容易识别。

(3)现实动机。此种动机与精神正常者产生的动机区别不大,都是出于生理、社会、心理等需要,即便这种需求不是合理、合法的需求,也属于现实动机,对智力障碍者来说,他们有可能不能采取正确、恰当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实施犯罪行为。对基于现实动机作案的智力障碍行为人需要仔细甄别,与普通人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低下区别开来,防止将严重智力障碍者视为普通人犯罪。有些智力障碍行为人由于思维能力差,推理判断往往不符合逻辑,虽然他们的动机是现实的,但多多少少显得荒谬可笑,对基于现实动机作案的智力障碍行为人的审查,不在于行为的动机方面,而在于行为的控制、行为方式上面,即行为人是否能支配自己的情绪、行为,是否能以正常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例如,有的智力障碍行为人不能对强奸行为作出合法与非法的判断,他们不能理解性欲的本质,不清楚法律、社会规范对性行为有何限制,因为不能通过正常、合法的方法解决性欲冲动而实施强奸行为,其中比较严重的智力障碍者甚至可能不加选择的侵犯亲人、邻居等,而对于辨认能力正常的人而言,他们一般会对犯罪对象有所选择。

(4)混合动机。即病理性动机和现实动机的混杂,其中某种动机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审查时要特别注意行为人作案是否具有深层次病理性的原因,而不能仅仅根据直接的、现实的原因认定其作案动机。有的智力障碍行为人归案后所供犯罪动机看起来合乎情理,但深究下去可能发现该动机受到其他精神障碍的影响。

作案后的表现

作案后的表现是判明行为人对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对智力障碍行为人来说,犯罪前后智力障碍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可以通过归案后的变现确认其犯罪时的辨认、控制能力。

犯罪行为人犯罪后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亮点:

(1)自我保护行为。自我保护是指犯罪人为逃避惩罚和追究责任,有意识的向司法人员回避、虚构事实,或者负隅顽抗、毁灭证据。对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的智力障碍者来说,他们由于智力受损,往往采取的手段比较幼稚,很难取得他人信任,还可能暴露自己;有些严重的智力障碍者由于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完全不存在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行为反映了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性质和后果的认识,较好地体现了行为人辨认、控制能力的强弱。但也要看到,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不能说明被告人一定没有精神障碍,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只是衡量行为人辨认、控制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但还要结合其他依据综合判断。

(2)对犯罪的认识。对犯罪的认识也体现出行为人对犯罪后果的认识和对自己行为合法性的认识。精神障碍者对犯罪行为的认识有多种情况,如坦然承认、无动于衷、固执已见、屡教不改等。智力障碍者较为常见的情形是认罪伏法,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对司法人员的讯问通常有问必答,有的轻度智力障碍者甚至会夸大自己的犯罪行为;较为严重的智力障碍者对自己的犯罪细节通常不能完整的回忆,有时对犯罪后果表现出冷漠、无动无衷等情绪。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对被鉴定人的职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交往、个人生活能力、对外界的性趣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评价。由于精神病鉴定对智力障碍者的智力水平评估通常是一次性测试,难免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且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具有客观性,往往比智力测试更为可靠。特别是评定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和边缘智力行为人的责任能力时,智力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出他们对犯罪行为的认识程度,而社会适应能力是具有价值的评定标准。评估行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考察行为人的成长历程、学习经历、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情况、兴趣爱好等内容,其中大部分与案件没有直接关联,公安机关取证时往往不会全面进行调查,这需要审判人员根据案件材料全面掌握与被告人社会适应能力项目相关的证据,必要时可亲自进行调查取证,以正确评估被告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犯罪性质

有精神医学学者指出,有智力障碍的人只是在一些高难度的问题上表现出与常人差异,但在基本的社会道德问题上他们应该有行为能力,所以他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犯罪性质与智力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存在紧密关联,可以用自然犯和法定犯的区分来予以说明。自然犯和法定犯的概念由意大利法学家加罗法洛最早提出。自然犯是指侵害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犯罪,例如杀人、强奸、放火等传统犯罪;法定犯则是与自然犯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违反行政、经济法规的犯罪。

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在智力障碍者身上,该划分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智力障碍者大多实施的是侵犯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等自然犯,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环境差,加之道德水平低下,通过实施以上类型的犯罪可以满足欲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有限,实施法定犯的能力和条件有所欠缺。当然,也有一些轻度智力障碍者由于认识能力上的缺陷,可能会以好玩、寻求刺激的心态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便因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更多还是因为他们对行政法规、经济法规的不理解所致,此类犯罪更符合法定犯的定义。

对实施了不同性质犯罪的智力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需要区分对待。通常认为,只要智力障碍行为人具备了基本的认识能力,就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社会道德,从而不会去实施杀人、放火、强奸等自然犯。例如,在司法鉴定中,对轻度智力障碍者实施拨打虚假恐怖信息报警电话,通常可以认定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而对他们实施预谋杀人犯罪,一般认为具有完全责任能力。也就是说,这里障碍行为人的智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认为他们对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有充分的认识,指示对更为复杂的社会规则认识程度可能不足。

行为人的一贯品质和前科行为

有些智力障碍者由于是非观念薄弱,好逸恶劳,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往往多次犯罪,甚至因犯罪受到惩罚,出狱后仍屡教不改,在判断刑事责任能力时应当将首次犯案者和屡屡作案者加以区别。我国刑法规定对累犯要从重处罚,该规定不仅针对正常人,对智力障碍者也同样适用。实践中智力障碍者屡次犯案并不罕见,他们通过犯罪既满足欲望,也锻炼了胆识,积累了犯罪经验,加上意志薄弱、道德情感低下,容易走上再犯道路。对此类犯智力障碍者而言,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规则,会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如果一犯再犯,说明其道德低下,存在容易放纵自己行为的主观倾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5日 10: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智力障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聋哑人犯罪减轻处罚吗
    一、智力障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要看这个人智障到了什么程度,是无行为能力还是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包括民事责任。限制行为能力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从轻减轻处罚。具体属于何种情况,必须依据鉴定意见确定,不是那个人随便说说就是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
    2024-01-11
    152人看过
  • 离婚对智力障碍者的影响
    一方存在智力障碍,另一方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提出离婚。协议离婚要求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对于智力残疾的病人,法定监护人不能代表其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在这种情况下,智力残疾病人的法定监护人需要作为其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然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处理是否允许离婚以及财产和子女的相关问题。基于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和保护,法院通常不会轻易解除夫妻关系。即使解除,也会通过沟通或通过判决在财产方面给予对方最大限度的照顾,保证离婚后的生活得到照顾,有物质基本保障。特殊情况下,如智力残疾病人的配偶不履行夫妻扶助义务,不照顾,甚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恶意损害精神病人一方财产权益,其法定监护人有权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一方失踪另一方能起诉离婚吗一方被宣告失踪,对方起诉离婚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
    2023-07-02
    202人看过
  • 跟智力障碍的人怎么离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智力残疾的人离婚可以由其亲属代为诉讼,亲属不愿意代为诉讼的,可以委托代理人或者由人民制定一名法定代理人。一、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如何打官司?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患者为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不能独立参加诉讼,而应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为其监护人,即其父母,若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按顺序担任(存在前一顺序监护人的,后一顺序的不能担任)。若没有以上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也为其监护人,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同意的其他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按顺序担任。二、民诉法关于诉讼代理人的规定是什么民诉法关于诉讼代理人的规定如下:1、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
    2023-04-04
    455人看过
  • 有智力障碍的强奸罪怎么样量刑
    一、有智力障碍的强奸罪怎么样量刑尊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明确阐述了强奸犯罪的裁量标准,即主要基于犯罪情节的严酷程度。对于那些存在智力障碍的被告人们,倘若他们的犯罪行为触犯了上述法律条款所列举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应依照法律规定予以严厉惩处。然而,若被告人为智力障碍者,而其犯罪行为并不涉及情节恶劣、多名受害人、公众场合公开、轮奸、与未满十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或者导致幼女身体受到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引发其他严重后果等情况,那么在量刑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智力障碍对被告人人身责任的影响,并可能会适用相对较为轻微的刑罚。至于具体的量刑标准,则需根据每起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司法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
    2024-07-13
    233人看过
  • 智力障碍如何起诉离婚
    智力障碍只能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离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如果当事人智力障碍的,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再通过变更后的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诉讼离婚。一、请问老公有神经病可以离婚吗老公有神经病能离婚,但是有具体几种情况:1、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双方可以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2、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到精神病人居住地法院申请监护人变更,可以指定其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有监护能力的居委会、单位为监护人。3、监护人变更后,再通过监护人到民政局办理协议,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办理离婚手续或者法院开庭时需要有监护人到场,代理精神病人的相关民事活动。二、监护人变更需要什么手续监护人变更需要的手续:1、申请变更监护人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变更;2、监护人通过诉讼撤销后,原监护人的监护权被取消,监护人应当依法另行确定;3、现有
    2023-06-22
    491人看过
  • 轻度智力障碍残疾人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一、轻度智力障碍残疾人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轻度智力障碍残疾人签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智力障碍人士根据智力障碍的程度不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智力障碍人违法怎么判刑智力障碍人士根据智力障碍的程度不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智力障碍人士触犯刑法条款,根据其智力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造成损害的大小,应当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2023-06-18
    223人看过
  • 谁来照顾智力障碍的成年人?
    成人智障可由其近亲亲属监护,赡养费由监护人支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离婚时,由谁来抚养未成年的非婚生子女离婚时一般由孩子的亲生父母双方来抚养未成年的非婚生子女,也可以由一方直接抚养,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协议达成一致,按照协议的约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人民法院会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
    2023-08-03
    116人看过
  • 智力障碍人离婚办理手续
    (一)智力障碍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民法典》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就此法条,不难看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起诉要求离婚的案件,应当由法官根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实际智力状况,酌情而定。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就是否离婚、财产、子女处理明确表态,应当视为其提出离婚的民事行为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可以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反之,则应视为其不能就是否离婚作出意思表示,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求职如何预防掉入智力陷阱(一)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要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二)提交策划案时附上《版权申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最好申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
    2023-06-26
    207人看过
  • 智力障碍可以提前退休吗
    一、智力障碍可以提前退休吗残疾人可以提前退休。办理退休的条件:1、存档人员按规定参加了社会养老统筹,符合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并且连续缴纳期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2、存档人员以存档前身份确定其退休年龄:干部身份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工人身份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3、存档人员申请因病或非因公致残提前退休,须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年龄为男50周岁,女45周岁;4、申请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必须达到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或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退休年龄为男55周岁,女45周岁。二、提前退休的条件是什么提前退休的条件是: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可以提前办理退休。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
    2023-03-15
    288人看过
  • 智力障碍可以继承房产吗
    一、智力障碍可以继承房产吗关于智障群体能否继承遗产这一问题,具体情况如下所述:1、若智障人士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则其财富将交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处理与保管;2、对于无法自主判断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同样将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全权代理其执行各种民事法律相关行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们来说,他们由如下具有监护能力的人员依次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3、其他近亲六;4、其他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得到被监护人居住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认可的个人或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
    2024-07-25
    414人看过
  •  智力障碍者是否会被定罪?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法律规定, 智力残疾和精神病人犯罪被视为特殊犯罪行为的主体。当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时, 即使已经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也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法律规定,智力残疾和精神病人犯罪被视为特殊犯罪行为的主体。当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时,即使已经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也不负刑事责任。但政府可以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进行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强制其接受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 神 病 人 在 精 神 正 常 时 犯 罪 是 否 负 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
    2023-09-21
    416人看过
  • 双相障碍负不负刑事责任
    要对其进行鉴定,双相情感障碍是否能认定为精神病人。如果只是双相情感障碍,是需要负责任的。精神病患者免责是对那些丧失自知力的人而言的。所谓自知力,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双向情感障碍。只是躁狂抑郁的情绪障碍,自知力是完好的,所以是正常法律责任人。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什么《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以下两类:一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但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除外;二是因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导致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具有一定的辨认识别能力,法律应当允许其独立实施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两类:一类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接受赠与等。另一类是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8周岁的儿童购买学习用品等。二、如何处理精神病人犯罪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包括: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
    2023-02-12
    69人看过
  • 轻度弱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一、轻度弱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要看这个人智障到了什么程度,是无行为能力还是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包括民事责任。限制行为能力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从轻减轻处罚。具体属于何种情况,必须依据鉴定意见确定,不是那个人随便说说就是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
    2023-06-02
    178人看过
  • 四级智障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吗
    要看这个人智障到了什么程度,是无行为能力还是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包括民事责任。限制行为能力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从轻减轻处罚。一、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办?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二、什么情况下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一、特殊主体。1、未成年人犯罪:即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
    2023-03-30
    19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智力障碍者人刑事责任是怎么定的,那什么程度算是智障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30
      1、要看这个人智障到了什么程度,是无行为能力还是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包括民事责任。限制行为能力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从轻减轻处罚。具体属于何种情况,必须依据鉴定意见确定,不是那个人随便说说就是的。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
    • 急!智力障碍责任大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5
      1、民事责任。如智力残疾4级经鉴定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民事责任由监护人承担,自己没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如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由自己承担。 2、刑事责任。如智力残疾4级经鉴定属于属于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则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来承担。
    • 智力障碍者人刑事责任的标准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8
      1、要看这个人智障到了什么程度,是无行为能力还是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人实施犯罪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不包括民事责任。限制行为能力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从轻减轻处罚。具体属于何种情况,必须依据鉴定意见确定,不是那个人随便说说就是的。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
    • 医疗事故中智力障碍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4
      智力障碍(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治疗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轻度低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1
      要看这个人智障到了什么程度,是无行为能力还是限制行为能力。具体属于何种情况,必须依据鉴定意见确定,不是那个人随便说说就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