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刑后民”的原则并非适用于所有刑民交叉的案件,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同一法律事实既涉及民事纠纷又涉嫌刑事犯罪的,若民事案件在刑事立案后尚未审理终结,应当中止审理,等待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若民事案件在刑事立案前已经作出生效判决,则该判决的执行程序应当正常进行。如果刑事案件最终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受害人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已生效的民事判决以获得救济。
“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由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判决,再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就涉及的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判决。“先刑后民”是我国处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的一个重要司法原则,但具体如何适用该原则,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理论和实务中,被广泛引用作为“先刑后民”原则的法律依据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该条第3款规定: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中止诉讼;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最高法院1998年制定的《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阐明了法院在审理涉嫌经济犯罪的经济纠纷案件时,应如何适用这一原则。
该《规定》第1条规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于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说明理由附有关材料函告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的,有关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审查。经过审查,认为确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书面告知当事人,退还案件受理费。”
按照上述规定,适用“先刑后民”原则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法律事实相同,即民事法律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基于同一事实。二是法律关系相同,即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涉及同一法律关系。三是民事案件未审理终结。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本案不具备适用“先刑后民”原则的有关条件,因作为执行依据的民事判决已在刑事侦查立案前作出并生效。
对于刑事立案前民事案件已经审理终结这种情况,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或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可供参照的是公安部于2006年6月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该《规定》第11条规定:“公安机关发现经济犯罪嫌疑,与人民法院已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系同一法律事实的,应当说明理由并附有关材料复印件,函告受理或作出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同时,通报相关的人民检察院。”
第12条规定:“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一)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的;(二)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第13条规定:“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属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侦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中止审理或撤销判决、裁定。”
结合上述规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做以下理解:一是如果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经公安机关函告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或通报相关检察院,法院撤销该判决、裁定或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方可立案侦查。二是如果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不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侦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法院撤销该判决、裁定。可见,无论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是否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在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未被依法撤销前,当事人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法院中止对该判决、裁定的执行。
-
经济案件法院判决后是否还能进行刑事侦查?
257人看过
-
民事判决后被告刑事立案不执行判决书怎么办
284人看过
-
不立案是否会影响案件侦查?
260人看过
-
追逃行动是否会受立案侦查的影响?
147人看过
-
侦查期限对刑事案件的影响
332人看过
-
判决书丢失,是否会影响案件执行?
99人看过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 其作用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 更多>
-
如何侦查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08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方式主要是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据材料。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证明力予以审查、核实。
-
刑事立案侦查中止民事执行是否构成犯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4一般来说,刑事立案侦查不会中止民事执行,只有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已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系同一法律事实,人民法院同意撤销生效判决、裁定的,终止民事执行。《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说明理由附有关材料函告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的,有关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审查。经过审查,认
-
民事案件中,已经生效的判决,但是执行中的财产已经超过六个月执行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5提级执行的法律依据是民诉法203条,条件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而执行法院超过6个月不执行。所以,你首先要过了8月10日后才能向上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其次,你要提出一定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执行法院不执行或者执行法院不采取一定的执行措施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初步看你的问题,似乎符合提级执行的条件,只不过你要将材料详细化,证据化,让人一目了然。最后补充一下,很多中级法院即使认为符合提级执
-
经侦判决后刑事立案侦查侦查部门还可以复议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5经济犯罪侦查措施是指经济犯罪侦查机关依法取得的证明是否有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轻重的相关证据、捕捉犯罪嫌疑人的专项调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总称。经济犯罪往往无法和解,需要根据经济犯罪的犯罪程度来决定。经济犯罪的和解需要事先的数据和证据。刑民交叉现象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很常见,有些案件经侦大队不经受理、立案审查阶段,无法确定属性。相当一部分经济犯罪案件是在受理阶段,经过大量的调查,可以得出不立案的结论。在结论阶
-
因判决未生效但执行已立案能否终结执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9如果据以执行的原生效法律文书可能被撤销,执行庭可以中止执行。判决生效后,如果直接撤销了原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终结。一、执行立案庭受理申请执行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二)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继受人;(三)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四)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五)义务人在生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