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逃逸未构成犯罪的程序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2 20:32:35 179 人看过

交通肇事的犯罪情节较轻,没有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认定为逃逸未构成犯罪。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怎么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方式:若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若因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已构成犯罪逃逸属于加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的要承担什么后果

肇事逃逸的要承担的后果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同时应当赔偿事故损害。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应这样处罚:行为人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行为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14: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认定犯罪构成条件的程序
    犯罪构成的条件如下:(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售出劣药罪的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销售劣药罪的
    2023-07-06
    122人看过
  • 前行为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
    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对肇事者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因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属于量刑情节不属于犯罪构成情节。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一情节是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抑或是量刑的情节,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既是一种量刑情节,又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件。在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逃逸就是量刑情节,在行为人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逃逸则可以是该行为构成犯罪的一个构成要件。因为“在有些肇事后的逃逸案件中,确有证据认定肇事者只负次要或同等责任,这种肇事行为本不构成犯罪,只是因为具有逃逸这一严重情节后,综合考虑其社会危害程度才认定犯罪的
    2023-03-25
    460人看过
  • 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未处理能否取回车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的,交通管理部门扣押车辆进行调查的,调查结束后会通知当事人取回车辆,所以能不能取回车辆要看是否调查结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严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扣留的事故车辆。第五十八条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
    2023-03-16
    412人看过
  • 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保险公司理赔吗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保险公司只赔付交强险,商业险不进行赔偿。一、交强险酒驾赔偿吗酒驾肇事交强险赔偿,商业险拒赔,但是交强险是先赔付再追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保险公司在赔偿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二、交强险还没过期就没收到商业险怎么办如果交强险已经过期,只有商业险,在进行赔偿的时候,应当先扣除应当由交强险承担的部分,再由商业险进行赔偿。这种情况下,交强险部分由车主自行承担。交强险和商业险的赔偿遵循先强制后商业的赔偿顺序,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如果已经投保了商业三责险,则保险公司按照商业三责险合同内容进行理赔,超出商业三责险的部分由个人承担;
    2023-06-29
    254人看过
  • 事故逃逸未构成犯罪如何取得驾驶证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不吊销驾照,会处以罚款和可拘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2.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大交通事故逃逸几年不能申请驾驶证肇事逃逸的终生不得再申请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1.未取得
    2023-08-12
    171人看过
  • 什么情况构成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
    一、什么情况构成肇事逃逸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如下: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二、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133条
    2023-06-21
    432人看过
  • 肇事逃逸的行政拘留程序是怎样的
    一、肇事逃逸后的拘留程序1、违法嫌疑人到案后,警察询问,制作询问笔录。2、调查事实,搜查证据。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情节重的,拘留。4、处罚前告知处罚内容。5、作出处罚决定,送达处罚决定并通知家属。6、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可申请听证。对拘留不服申请复议或起诉的,可申请暂缓执行。7、不符合暂缓执行条件的,送拘留所执行。二、肇事逃逸受到什么样的处罚1、轻微交通肇事逃逸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
    2023-06-01
    144人看过
  • 逃逸肇事罪:开车撞人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开车故意撞人逃逸具体犯了什么罪,要按实际情况来定,具体如下:1、故意撞人不造成轻伤以上的,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涉嫌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追究刑事责任,故意开车撞人是故意犯罪;2、故意驾驶撞人,未达到轻伤以上,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或威胁他人安全的,给予治安拘留罚;3、造成被害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人民检察院审查,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何认定开车撞人逃逸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构成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逃离事故现场的。2.认为自己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2023-07-07
    132人看过
  • 逃逸构成自首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逃逸人主动向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如实说明罪错事实的;(二)逃逸人委托他人或者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者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待处理并如实说明罪错事实的;(三)逃逸人在途中向交管部门或者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四)根据规定,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造成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及时获得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上述认定标准在全国各地交管部门和法院具有共性。酒后无证驾驶逃逸自首从轻判刑靖西法院对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作出宣判,认定被告人蒙*福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2009年1月8日17时30分,被告人蒙*福酒后无证驾驶桂LK7586号正三轮载货摩托车由靖西县渠洋镇往塘麻村方向行驶,当行至塘麻往魁圩线6KM+250M处时,与对向行驶的由覃*欣
    2023-08-18
    286人看过
  • 认定肇事逃逸的程序
    一、认定肇事逃逸的程序认定肇事逃逸的程序如下:1.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2.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3.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4.行为人有酒驾和无证驾驶嫌疑,弃车逃离又返回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对方不赔钱怎么办交通肇事逃逸对方不赔钱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请求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要求相关责任人员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3-04-25
    261人看过
  • 2023单位犯罪的构成及其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单位犯罪的构成及其诉讼程序是怎样的1犯罪主体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在刑法理论界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单位犯罪是两个犯罪主体,即单位主体和作为单位构成要素的自然人主体。法人主体固定不变,而自然人主体都是可变的。笔者赞成第一种观点,不认为法人构成要素的自然人具有主体资格,理由是,在法人成员代表单位实施犯罪行为时,并没有行使个人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而是作为单位意志的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单位犯罪的主体不应与被处罚的主体相混淆。在掌握单位犯罪主体时还应注意:第一、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大多数都具有法人资格,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根据目前的法律尚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第二、个别单位犯罪主体有所限定,如受贿罪,只指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包括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等。2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实施的是法人成员以法人名义、为法人
    2023-05-08
    398人看过
  • 当事人不构成犯罪而但逃逸算逃逸吗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一、肇事逃逸什么意思撞坏护栏用交通肇事的方法撞倒、撞坏护栏的,按毁坏公共财物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理。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一次扣12分。二、出现交通事故逃逸怎样处罚交通事故逃逸处罚: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未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3、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逃逸的,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三、醉驾肇事逃逸未造成伤亡如何处罚醉驾肇事逃逸未造成伤亡的处罚如下:1、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扣12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2、违反道路交
    2023-03-30
    468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尚未构成犯罪是否注销驾驶证
    交通事故逃逸尚未构成犯罪注销驾驶证并且终身不得再次取得。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一、轻微交通肇事后逃逸怎么处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轻微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处15日以下的拘留。同时,吊销驾照并且终生不得再重新考取驾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
    2023-03-31
    102人看过
  • 探究肇事逃逸构成逃逸罪的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什么情况下能构成肇事逃逸“交通运输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肇事责任主体逃逸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也就是其明知已有事故发生,主观心态为故意,但为了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而从现场逃跑。如果行为人对事故发生毫无知觉,则对其不应认定为肇事逃逸。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关键是看其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即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自己发生交通事故,装作无事故发生,这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主观要件构成的重要补充。当事人须同时具备逃避救助和承担
    2023-07-08
    18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已经构成犯罪但是未逃逸的怎么解决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1
      交通事故的逃脱不构成犯罪条件:交通事故情节轻,危害小,逃脱行为没有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不利后果。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逃跑,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可以拘留15天以下。
    • 逃逸罪未构成怎么办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2-08
      1、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条件是造成交通事故情节较轻,危害较小,没有因为逃逸行为引发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重大不利后果。 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 怎样构成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的是怎样认定的呢?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5
      交通肇事逃逸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即,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和不构成犯罪的区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6
      交通事故逃逸,肇事人肯定要负事故全责,构成犯罪还要符合以下规定: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构不成犯罪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单位犯罪的构成与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4
      单位犯罪的构成与诉讼程序就是指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的特殊诉讼程序。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由此可见,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采取“双罚制”,即在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同时,也要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