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200万的判刑标准,具体如下:
1、数额较大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职务侵占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100万判几年
贪污数额巨大,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额“数额大”、“数额巨大”的起点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和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犯罪数额应当是标准的二倍和五倍。
-
职务侵占八万在北京要判几年
453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Q4&
89人看过
-
侵占罪200万会判多少年
487人看过
-
200万职务侵占案件判决:判决结果公布
86人看过
-
2024职务侵占数额新规10万判几年
396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量刑金额1万判几年
43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深圳职务侵占17万判几年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2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单位人员职务犯罪的数额是反映其行为危害性的主要标准,也是对行为人定罪量刑的主要标准。为确保罚当其罪,应根据全省各地经济水平确定不同的定罪量刑数额标准。因此,将全省分为两类地区,一类地
-
涉嫌了职务侵占罪了,职务侵占150万判几年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3按照职务侵占罪最新的司法解释规定,涉案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若侵占150万元,检察院量刑幅度估计在78年左右,若被告本人有自首、立功或退赃退赔等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在检察院阶段阅卷可以对证据予以进一步核实,其中也包括司法审计对于金额的确定是否严谨,定性上是否属于“主观上有占有,客观上利用职务便利”
-
职务侵占33万后还清判几年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333万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数额巨大的,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如果积极退赃可以从轻处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
职务侵占十万多可以判几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得到15万的职务侵占判几年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