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犯的犯罪既遂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00:29 458 人看过

一、行为犯的概念之争

行为犯一说起源于大陆法系国家,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受其判例法特色的影响,传统刑法理论一般没有把行为犯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加以研究。只是在近些年来,随着英美法系国家制定法的增多,以及国际间刑法理论的交流,行为犯这一概念才得到有些学者的关注。因此,行为犯的概念深受大陆法系学者的影响,通常是把它作为结果犯的对应范畴进行理解的。但在表述上又可谓观点纷呈。总的说来主要有两大类观点:一是从犯罪既遂的角度解释行为犯,即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就成立既遂的犯罪。这是占通说地位的观点。

另一大类观点认为,判断是否是行为犯,应当从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或者说法律条文本身的规定来看,如果条文没有规定出特定犯罪结果,只规定出危害行为,那就是行为犯。笔者虽然基本赞同通说,对行为犯作这样的定义:行为犯就是指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无须发生特定的危害结果即可成立既遂的犯罪类型。考虑到把危险犯、结果犯和行为犯加以区分,以上所言特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既包括实际损害结果,也包括现实的危险结果。那种以法律条文本身的规定来区分行为犯和结果犯的观点也是对立法技术的忽视,因为立法者在表述法律时必须强调语言运用的简洁明了,仅以法律条文对构成要件的表述判别行为犯或结果犯是过于简单化的观点。诚如台湾的蔡墩铭先生所言,从刑法之渊源以观,各国所以制定刑法乃由于欲处罚犯罪结果,至于在刑法之内处罚不必有结果发生之犯罪,见于刑法相对发达之后,为前所未有。藉此以观,古代之刑事立法可谓趋向于结果刑法,而今日之刑事立法却兼采结果刑法与行为刑法,已非纯粹采结果刑法。结果刑法所规定之犯罪,莫不属于实质犯或结果犯,而行为刑法所规定之犯罪,却属于形式犯或举动犯。受1979年刑法的局限(如条文过于简单、粗疏),以前的刑法理论对结果犯、行为犯的研究不足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反抗统治关系的行为方式在不断增多,这必然会体现到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现行立法中来。一些行为对统治关系的破坏容易产生威胁或危险,而这种威胁或危险又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时,法律就应当认定为是最充分地实现了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不必等到一定危害结果发生才成立既遂;有些行为对统治关系的破坏也许根本上达不到行为人预期结果,但由于它所侵害的客体极端重要,刑罚对它的制裁只能也必须注重其危害行为本身,因此,这类犯罪行为也是行为犯。现在的事实是1997年刑法大量增加了这类犯罪行为的规定,加强对行为犯的研究就势在必行。

二、行为犯的既遂形态的认定

将过失犯罪理解为结果犯仍然是现代刑法学的基本观念。基于此,一般理论坚持行为犯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但在刑法学界,对行为犯之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存在较大争论。

在传统刑法学者中有些坚持行为犯无未遂的观点。如有的认为,凡行为未发生行为人所预期之结果者,为未遂犯。此惟实质犯及故意犯有之。形式犯在性质上均无所谓未遂犯。前苏联的彼昂特考夫斯基说预备与未遂,在这种以不作为之方式所实行之所谓形式罪中是不会有的在那些与着手实行同时完成犯罪之在那些与着手实行同时完成犯罪之积极性行为的形式罪中,也不会存在。可见,这些观点是把行为犯与举动犯相等同,认为它们的含义本身就是着手实行即为既遂。在这种意义上理解行为犯自然就无未遂可言。大多数学者在界定行为犯时并未局限于举动犯的范围,他们对行为犯之既遂与未遂问题是区别对待的。如有学者指出,惟按形式犯之完成固多与其行为之着手同其时期,但未必凡属形式犯皆同此情形,盖形式犯系仅不以犯罪结果之发生为构成要件之犯罪,至于犯罪行为之本身,与一般结果犯之行为在性质上并无差别,故其中绝未遂,在相象上非绝无存在之可能形式犯,则应视犯罪之个别性质以为断,不必皆有即成之性质,故若谓凡属形式犯均无成立未遂之可能,似非确论,有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即便是举动犯那种举动即作为意思活动的行为并非都是一着手就已实行完毕的。在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必要的场合,着手未遂这种形态是可能存在的。前苏联的特拉特拉伊宁博&plsmn;指出,在实施所谓形式犯罪时,无论在事实上或者在法律上未遂无疑都是可能的,象客体不能犯的未遂、手段不能犯的未遂均属之。并举利用已坏的无线电台进行反革命演说和向不懂外国话的人进行反革命呼吁为这样的例证。今天我国赞同有些行为犯存在未遂形态的学者已占多数,他们无疑受到上述观点的影响。↑

由于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只能包括在结果犯中.因此行为犯实际上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犯的行为停止在犯罪过程中的哪一点,才齐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不仅取决于行为自身的特点,还与立法者评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关。从行为本身来看,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与完成犯罪实行行为总是不能等同的。因此,从理论上讲,着手实行犯罪与实行犯罪完毕归于同时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只不过立法者基于刑法价值的考虑,认为着手实行某些犯罪与实行这些犯罪达到一定的程度具有价值上的等同,故对它们同以既遂犯论处,这才是正确的解释。这样的行为犯就是有些学者所称的举动犯,其他的行为犯则不是这样。行为人在着手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之后,还须将此行为继续进行一定时间。只有当实行行为达到特定危害结果时,才标志着该行为犯的既遂形态的成立。也就是说,对于这类行为犯,构成要件的要求比前一类行为犯更加严格。而就犯罪行为本身来说,其社会危害性是在逐步地增加,只有实施到一定程度,才是齐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行为。但以上两类行为犯如何进行区分呢?这需要对犯罪行为的结构和特征予以具体分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8日 01: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既遂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中共同行为问题探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团伙犯罪、聚众犯罪日益增多,共同犯罪问题越来越成为司法实务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共同犯罪中,由于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时在主观意念、行为分工上的差异,致使理论界对于共同犯罪问题争论颇多。本文,笔者就共同犯罪中共同行为问题做一浅显论述。一、如何理解和运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概念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一共同犯罪的法定概念科学地概括了各种共同犯罪现象,它表明共同犯罪首先是一种故意犯罪,因而必须具备故意犯罪成立的一般条件,即必须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行为;其次,它是一种特殊的故意犯罪,要求有共同的犯罪主体,即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基于共同犯罪故意,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同一社会关系的犯罪行为。这里的共同应当作比较宽泛的理解:从主观方面讲,可
    2023-06-11
    475人看过
  • 过失犯罪有没有既遂的问题
    1、过失犯罪必须要致危害结果发生,符合既遂标准,不存在未遂的形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一、过失犯罪的罪名有哪些1、根据刑法规定,有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才需负刑事责任,具体罪名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2023-03-17
    201人看过
  • 浅析偷税犯罪行为的司法认定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按照法律规定对单位及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者货币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众所周知,偷税行为是危害税收征管制度的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偷税罪作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偷税犯罪的行为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偷税犯罪的司法认定带来一些不便。在此,笔者想结合实践以及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偷税犯罪的行为手段进行粗浅的阐述。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四种偷税犯罪行为。具体表现为:第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和记帐凭证。所谓伪造帐簿、记帐凭证,是指行为人为了偷税,平时没有按照税法设置帐簿,为了应付税务机关检查而编造出假凭证、假帐簿,无中生有,欺骗他人;所谓变造帐簿和记帐凭证,即把已有的真实帐簿和凭证进行篡改、合并或者删除,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帐外设帐、帐外经营、真
    2023-06-11
    299人看过
  • 浅析“执行难”问题
    执行难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执行法官的大难题,虽然这两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多种举措合力之下,执行难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是未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据统计,港南区人民法院2007年执行收案358件,执结141件,执结率39.83%,2008年执行收案609件,执结402件,执结率66.01%,2009年收案700件,执结550件,执结率78.57%,这三年来的执行案件执结率呈上升趋势,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执行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一、外地委托罚金类、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类案件难执行。这几年外出打工的青少年有增无减,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好逸恶劳等原因,一部分青年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一类案件很难执结。1、被执行人大多是还在监狱服刑,家中无财产可供执行。2、一小部分被执行人出狱后,因文化素质低下,一般也没有能力找到好的工作,赚的钱是仅够养家糊口,因长期外出打工,逃避债务,法院执行
    2023-06-06
    395人看过
  • 轮奸犯罪中的既遂与未遂问题
    韦民在审理强奸案件中,往往遇到对参与轮奸的共犯应否划分强奸既遂与未遂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审判实践中,法官们操作不一。有主张对参与轮奸的共犯,只要其中有人强奸得逞,其余共犯无论强奸是否得逞,一律以强奸既遂论处。在轮奸共同犯罪中,不应分既遂与未遂,所有共犯都应对全案负责,不能对行为未能得逞的共犯以未遂论处。也有主张对参与轮奸的共犯,应以强奸得逞与没有得逞来划分强奸既遂与未遂,不应把在轮奸中没有得逞的共犯与在轮奸中已得逞的共犯相提并论。关于轮奸共同犯罪中的既遂与未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从刑法有关规定以及强奸罪的特征来看,笔者赞同后一种主张,在轮奸共同犯罪中,应根据共犯在轮奸中是否得逞来划分强奸既遂与未遂。一、对参与轮奸的共犯划分强奸既遂与未遂的意义在轮奸共同犯罪中划分既遂与未遂,在强奸罪的定罪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在对各共犯的量刑上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轮奸共犯中划分既遂与未遂符合
    2023-06-11
    469人看过
  • 既遂是犯罪目的还是犯罪行为
    不属于。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基本形式,学术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争议。司法上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犯罪构成要素齐全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要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理论为确立犯罪既遂形式的标准。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合理认定犯罪、正确适用刑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刑法第二十二条为犯罪做准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准备。对预备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贪污罪具有既遂还是未遂贪污罪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关键看行为是否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是否产生了致使公共财物遭受损失的危害结果。贪污罪的既遂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了公共财物;贪污罪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贪污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
    2023-08-06
    198人看过
  • 走私犯罪未遂犯与既遂犯的再辨析
    严厉打击作为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走私犯罪,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刑事政策。从严打击走私犯罪,既要定性准确,又要量罚适当。走私犯罪即遂与未遂的认定,是对走私犯罪嫌疑人处以刑罚轻重的一个重要法定情节。当前,理论界因对走私行为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导致对走私罪的既未遂问题研究涉及不多,司法界又因过于强调打击而显得思辨理性不足,所以走私犯罪既未遂的认定标准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笔者拟对走私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犯罪形态进行再辨析,希求同仁指正。一未遂犯在各国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上,有不同的规定和见解。我国的未遂犯是指狭义未遂犯,即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到犯罪既遂的一种未完成犯罪形态。走私罪未遂犯是指走私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走私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达到走私犯罪既遂的一种未完成犯罪形态。构成走私犯罪的未遂犯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走私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走私犯罪。这是构成走私
    2023-06-12
    186人看过
  • 持有犯罪既遂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一、持有犯罪既遂行为犯还是结果犯?持有型犯罪既遂是行为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持有型犯罪我国刑法规定了八种持有犯罪:(1)第128条第1款规定的“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2)第130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3)第172条规定的“持有、使用假币罪”。(4)第282条第2款规定的“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5)第297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6)第348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毒品罪”。(7)第352条规定的“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8)第395条第1款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根据以上规定可知,我国刑法从如下三个方面对持有型犯罪作了限定:(1)对象是特定物品。对此刑法用列举方法在法条上一一指出,持有除此以外的物品不能构成该类犯罪。(2)特定场所、活动。如第130条
    2023-06-03
    408人看过
  • 犯罪行为:合伙销售公民信息罪既遂的量刑处罚问题
    犯了合伙销售公民信息罪既遂的量刑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合伙销售公民信息罪实际上就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它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了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犯了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量刑处罚分三种情况具体如下:一般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犯罪,必须具有现役军人身份才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
    2023-07-06
    205人看过
  • 浅析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我们办理的任何一个案件,犯罪嫌疑人都同时存在着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目的和动机是两个有着严格区别的不同概念,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决不能模糊两者之间的区别,否则就要影响我们正确地分析每一个具体犯罪的性质,影响我们对刑罚的正确运用。所谓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目的是一种主观愿望,是行为人对某种结果的追求。行为人对实现这种追求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实施犯罪行为。犯罪目的并不是一切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具有特定目的的犯罪中,它才能成为某些犯罪构成必备的主观要件。例如:《刑法》第152条规定: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的影片、录像带、图片、书刊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这也就是说,不以牟利或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只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而不构成犯罪
    2023-06-11
    286人看过
  • 浅析盗窃未遂中的两个问题
    一、盗窃未遂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审判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往往存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不同观点:1、第一种观点,“数额较大”说。盗窃未遂构成盗窃罪的标准是以被盗物的数额是否较大作为划分依据。其理由,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即构成盗窃罪,这里“数额较大”并未限定是行为人实际窃取的数额,盗窃罪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构成犯罪的数额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即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而非有两个不同的犯罪数额标准。2、第二种观点,“特定目标”说。盗窃未遂是否构成盗窃罪取决于特定的盗窃目标。其理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依此规定,盗窃未遂定罪处罚的只有两种情况,即盗窃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行为人盗窃未遂,如果数额在“巨
    2023-06-11
    174人看过
  • 犯罪行为中的赔偿问题
    故意伤害罪是指受害人遭到对方蓄意伤害并且伤害达到一定严重的程度的伤害行为,这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赔偿,具体赔偿程度是依照受害人的受伤害程度来判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伤害罪什么类型的犯罪?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根据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后果分析。《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
    2023-06-30
    305人看过
  • 浅析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定
    在我国发生的刑事犯罪中,抢劫罪一直是发案率很高的一类犯罪。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积累,公民收入普遍提高,不法分子抢劫的案件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然而对于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定,由于立法机关和司法解释机关一直未能作出明确的规定,往往导致对于相同的事实情况,在不同的司法机关或是在不同的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裁决,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明确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其性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即着重就该问题进行分析。一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或者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是以其他使被害人不能反抗,不知反抗的方法,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夺走其财物的行为。抢劫罪具体有如下的构成特征:1、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权和人身权。犯罪分子实施抢劫罪的目的是非法强占公私财物,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因此也决定
    2023-06-11
    212人看过
  •  既遂犯罪是否为过失犯罪?
    已经完成犯罪的人, 不属于过失犯罪。犯罪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 如果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从而导致这种结果发生, 就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法律规定的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已经完成犯罪的人,不属于过失犯罪。犯罪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如果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这种结果发生,就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责 任 归 属 】 过 失 犯 罪 是 否 需 要 承 担 刑 事 责 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具体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轻重而定。如果过失犯罪的情节较轻,则可免于刑事处罚。因此,在判断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的轻重,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综
    2023-09-17
    1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具体来说,犯罪既遂是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完成形态,也是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的标准形态。当犯罪行为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时... 更多>

    #犯罪既遂
    相关咨询
    • 浅析盗窃犯罪的既遂标准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10
      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一)应考虑被害人对财物的控制权范围: 考虑被害人对财物的控制权范围是从空间范围上划定一个界线,将财物窃离物主的控制范围的,应为既遂,否则为未遂。 (二)应考虑被盗财物的特征: 主要包括财物的性质、形状、重量、体积等。 1、盗窃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一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记名不挂失的,如国库券、无记名股票等,其特点是义务人只对证券持有人负责给付义务,也就是“认券不认人”。
    • 过失犯罪有既遂问题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2
      是的。过失犯罪也会有既遂。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就构成犯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或者可以避免,造成过失犯罪的。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成功的,为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犯更轻或者减轻处罚。
    • 既遂是犯罪目的还是犯罪行为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05
      不属于。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基本形式,学术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争议。司法上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犯罪构成要素齐全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要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理论为确立犯罪既遂形式的标准。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合理认定犯罪、正确适用刑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犯罪做准备,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准备。 对预备犯,可比照
    • 浅析交通肇事罪争议问题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28
      浅析交通肇事罪争议问题是: 1.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什么是犯罪既遂,犯罪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行为即存在既遂或者未遂?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5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达到既遂状态有几种表现形式: (1)行为犯,实施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即为犯罪既遂。如诬告陷害罪,以行为人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进行诬告为既遂。至于被诬陷入是否因此受到刑事处罚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而只是加重处罚的条件。 (2)结果犯,不仅实施了犯罪构成要件之行为,而且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