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如何规定公开审判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19:13:24 330 人看过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含义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社会公开的制度。《民事诉讼法》第13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二、民事诉讼中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

首先,促进和推动审判公正。在当前的法院审判方式的改革活动中,向社会公开司法审判活动以及法官在社会向公开之下进行审判和裁决都是落实公开审判制度的表现,这样做有利于降低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也减少了腐败和贪赃枉法案件的发生情况。

其次,通过公开审判,加强对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远大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只靠完善法律是不可能的,完善法律体系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法律的落实和公民的遵守。公民要遵守法律就要先明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公开审判就是生动的法律知识课堂。

再次,通过公开审判,有利于增强司法权威。法院认真执行公开审判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在法庭上讲清事实、说明是非、以及形成公正的裁判,更好地树立了法官和法院的良好形象,并且在法庭上当面认证和质证最后进行公开查证核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相反如果由法官取证并且不是在法庭上当面认证和质证,这样不利于公开审判的进行还比较容易出现造假案、收集假证据的情况,以致冤假错案难以避免,从而树立了司法权威性。

三、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公民公开的程度不够。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法院不重视对公民的信息公开。表现在:在法院内部的公告栏张贴案件开庭审理的公告,当事人没有机会看到,并且不遵守公告中规定的时间和开庭地点。此外,还有在法院的庭审过程中,常常限制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和报道,不对社会民众进行审判公开。或者公开的程度不够实际的开庭效果不是很理想,社会公众旁听开庭的制度还未形成,多数只是当事人的亲属朋友进行旁听。审判公开的对象应该包括当事人和社会在实践中,还存在公民虽然能够得知公开审理案件的信息,但是却被拒绝进入法院内旁听的问题。所以,许多法院在制定公开审判具体操作规则时,大多是从维持庭审秩序方面出发的,实质上是为了降低公民旁听案件的频率。

第二,对社会公开的方式缺乏科学规范。民事诉讼中的对社会公开,一般特指向社会的新闻媒体公开。通过媒体直播报道案件的审理过程,是对庭审过程进行社会监督的方式之一。但是,如果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过于宽泛,将会产生负面效果。进而影响庭审的严谨与庄严,进而影响司法行为的公正性。

第三,对当事人公开的信息不足。民事案件对当事人的信息公开,关系着当事人最关心的切身利益。而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制度存在着向当事人公开的许多实践缺陷。民事公开审判制度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贯彻,法院对当事人信息公开不足。

四、我国民事公开审判制度问题的对策

在改革审判方式的过程中,落实公开审判制度是衡量是否能严格执法的一项重要的标准,是一项很重要很艰巨的任务。重视和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以及保障公民对民事审判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执法,算是能落实到实处的才能真正严格执法,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制度正义。

第一,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应转变错误的诉讼观念。

解决公开审判制度的问题,首先要在诉讼观念方面转变,只有观念上的彻底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公开审判制度的适用。

一是彻底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没有程序上的保证,实体公正只是形式公正。只有将公开审判制度严格落实到整个审判过程中以及每一个诉讼环节上,才能实现程序公正,进而促进审判结果的公正,真正实现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第二是法官应彻底摒弃职权本位主义,正确认识法官在诉讼中的地位。诉讼是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最后一种途径,法院和法官既是公权力的行使者,也是为公民伸张正义的裁判者,法官应明确职责,正确运用职权、严格遵守公开审判制度,维护司法公正。

第二,立法上完善关于公开审判方面的法律规定。

立法上的漏洞,让某些不负责任的法官和法院有机可乘,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公开审判制度的问题,就要从立法上堵塞漏洞,让他们无机可乘。

首先,完善对社会即新闻媒体公开不足的相关立法。新闻媒体监督案件的不规范是我国目前公开审判方式最不合理之处。所以,要完善我国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其正确发挥功能,应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哪些案件适用媒体报道、哪些案件不适用媒体报道、媒体如何报道,对适用庭审直播或媒体报道的案件范围及其他具体细节进行明确。同时,制定对新闻媒体进行虚假、夸大直播、报道行为的惩罚制度。建议参考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惩罚制度,对新闻媒体夸大报道、虚假报道案件事实的行为,既对媒体单位处以罚金,又要对报道者进行民事制裁,即采取"双罚制"。以此规范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内容,正确发挥公开审判制度中庭审直播和报道所起到的社会监督的作用。

二是完善对当事人公开不足的立法规定。我国只规定了法定不公开审理和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情况,对于有些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在立法中欠缺对公民意愿的收集与采纳。公开审判制度对当事人公开的立法不足是没有充分赋予公民选择某些案件是否公开审判的权利。法院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与选择权。我国应在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除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当事人可以约定适用公开审判或不公开审判,如有一方不同意适用公开审判或不公开审判,则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公开审判。

第三,提升基层法官的职业素质和水平。

法律落实的第一步就是法庭审理,法官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办案质量。法官只有具备法律素养才能保持正确的诉讼观念,在实践中严格贯彻公开审判制度,遵守法定程序,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解决法官素质的问题,一要完善学校中的法律课程,为培养法律人才奠定基础,加设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课程,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二是通过立法应该规定比较严苛法官任职条件。只有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素养的人才可以被选任为法官;对到基层人民法院任职的法律人士提高待遇条件,鼓励到基层地区任职,改善基层地区法律人才严重缺失的状况;增加对所有法官的考核,对于不符合法官条件和未通过考核的人员及时罢免或做出相应的惩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3: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罚金相关文章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限是如何执行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公诉案件后,应在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公诉案件后,应在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审
    2023-09-14
    62人看过
  • 劳动合同开除补偿金在我国是如何规定的
    在我国劳动合同开除补偿金是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向劳动者支付的赔偿金。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不是经济补偿金。一、哺乳期内辞退最多赔偿几个月哺乳期内辞退员工的,应当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确定赔偿月份。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在哺乳期内辞退员工的,属于违法辞退,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确定的,而经济补偿金是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确定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每工作满一年,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补偿金,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几年,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几个月的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劳动者被辞退前的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确定之后,直接按照两倍计算,得出的数额就是赔偿金。二、试用期三个月后被辞退怎么办试用期是劳动者考察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用人单
    2023-04-05
    131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于不公开审理有哪些规定?
    新刑诉法规定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4、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未成年人是否公开审理的年龄依据是根据审理时的年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1条的规定:“第十一条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如果有必要公开审理的,必须经过本
    2023-05-01
    440人看过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残疾人开车撞死人如何判
    一、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残疾人开车撞死人如何判残疾人交通肇事,一样要对受害人家属进行事故赔偿,而且还开车肇事致人死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法律对车祸撞死人是如何来判刑的车祸撞死人不一定会被判刑。如果司机既没有违法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主观上也不具有过失,则不构成犯罪,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司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
    2024-01-15
    433人看过
  • 我国是如何判定虐童罪?
    一、我国是如何判定虐童罪?虐待儿童罪是指非法虐待儿童的刑法罪名。中国虐待儿童案件屡禁不止,严重威胁到儿童健康,而中国刑法中没有此项罪名的法规。由此社会呼吁,中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二、虐待儿童的情形有哪些?虐待儿童的情形一般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和疏忽四种类型。1、身体虐待:是指照顾者对儿童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体伤害,而导致其死亡、外型损毁、身体功能损害或丧失,或是让儿童处于可能发生上述伤害的情境中。此外,也包含过度及不符合年龄、不适合情境的管教或惩罚;2、精神虐待:包括辱骂、恐吓、威胁、藐视、排斥儿童,或是持续对子女有不合情理的差别待遇;对儿童的福祉漠不关心,而导致或可能导致其身体发育、智能、情绪、心理行为及社会…等各方面发展产生明显的伤害;3、性虐待:指成人以儿童为性的刺激对象,而发生任何与儿童性的接触。也包含
    2023-04-29
    186人看过
  • 我国偷盗案一审二审如何判
    一、我国偷盗案一审二审如何判?(1)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数额如何计算盗窃的数额,按照下列方法认定:(一)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
    2024-01-18
    202人看过
  • 我国的行贿390条是如何规定的
    一、我国的行贿390条是如何规定的《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解释]本条是关于对行贿罪如何进行处罚的规定。本条第一款规定了行贿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分三个量刑档次:1.对犯一般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关于“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应当根据行贿数额、采用的手段、行贿的次数、人数、造成的后果以及犯罪后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本条第二款是对行贿人主动交待行贿
    2023-06-03
    457人看过
  • 电信诈骗公开宣判是如何规定的
    法院对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应公开宣判,社会影响较大或关注度高的案件,应在法庭内公开宣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案件宣判的规定是,“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对于民事案件的宣判,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公开宣判一般在审判法庭内以开庭的形式进行。社会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应当在审判法庭内以公开的形式进行宣判。具备远程视频条件的,可以利用远程视频系统进行宣判。另外,对于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应当以开庭的形式进行宣判。对于宣判的程序,《意见》规定,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公开宣判三日前依法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参加人)和公诉人(检察员)。而且,公开宣判三日前,应通过张贴公告、网站发布、电子屏幕显示等方式向社会公告宣判的时间、地点、案件的名称及性质等。上述公告应当张贴在人民法院公告栏或者群
    2023-03-28
    219人看过
  • 在我国如何开担保公司
    先核准公司名称,验资,备案,办理营业执照、代码证、税证、银行开户证,在备案时,要求提供以下材料:1、可行性报告2、公司章程3、公司高管人员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证明4、股东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证明5、股东资信证明等一、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有哪些?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租赁及其他经济合同的担保;个人消费贷款担保、个人经营性贷款担保、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项目投资、融资管理等。借款担保1、企业技术改造贷款担保2、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担保3、企业信用证贷款担保4、企业综合授信贷款担保5、企业主个人贷款担保6、个人投资贷款担保7、产权置换过桥贷款担保8、各种短期借款担保票据证券担保1、开立信用证担保2、银行承兑汇票担保3、商业汇票担保4、银行保函担保5、企业债券担保6、保本基金担保7、信托产品担保8、其他票据证券担保交易履约担保1、工程履约担保2、工程付款担保3、原材料赊购担保4、设备分期付款担保5、财产保
    2023-04-04
    458人看过
  • 我国公民如何规定户口迁移?
    公民迁户口的规定如下:公民迁出户口管辖区,本人或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出证件,注销户口。公民从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允许迁入的证明,并向常住户口登记机关申请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境地区,必须经常住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公民迁户口影响护照吗?护照签发后,就是有效证件,直到有效期结束。中国公民办理的普通护照,未满16周岁的有效期是5年,16周岁以上的有效期是10年,在有效期内,护照是有效的,不受家庭住址的变化影响,不受工作单位变化的影响。在有效期间相貌、姓名有变化的,可以带护照、身份证到原来办理护照的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申请给护照加注。护照到期前6个月,可以申请换发新护照。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支队:户口迁移之后,即使身份证上的地址发生变化,也无需更换护照。只要护照在有效期内,户口迁移或身份证的更换,并不会
    2023-07-18
    175人看过
  • 我国公司设立无效如何规定
    公司设立无效的原因在于公司设立行为对法定条件的违反,如发起人或者股东低于法定人数;章程缺乏必须记载事项或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的记载;公司未召开股东大会;公司资金不足以致影响公司之目的的实现等。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政府行为的公信力,法律规定对瑕疵设立的公司至始无效或对公司设立欠缺条件加以补正。按补正是否可能公司设立无效分为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相对无效即可撤销。公司设立绝对无效的原因。如前所述,公司设立绝对无效是指公司的设立欠缺实质性要件而致设立无效的行为。法律自始不认可其已经取得的法人资格。致使企业设立绝对无效的原因有:公司设立人不符合规定;公司设立人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公司设立人不具备特定资格,公司设立人低于法定人数,公司章程欠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或违反公序良俗或强行法;发起人未召集创立大会或创立大会决议公司设立无效;公司登记无效或从事特定事业的公司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公司设立相对无效的原
    2023-03-31
    409人看过
  • 什么是驳回商标的复审?我国商标法是如何规定的?
    驳回商标的复审是指商标评审委员会对被商标局审查驳回的商标注册申请原案的复查审议。对于商标审查的结果,各国法律都规定了严密的审查程序。我国商标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第一审由商标局审查。商标局认为申请人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的实质内容不符合商标法规定,作出驳回商标申请的通知。申请人对于商标局驳回申请的理由和引证的法律条款,没有不同意见的,商标局的审查结果即为终结。如果申请人不服商标局的驳回理由和法律依据,则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这就是第二审,也是终审。驳回商标复审必须符合如下形式要件:(1)申请人。根据商标法第二十一条之规定,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审。因此,驳回商标复审申请人必须是被商标局驳回到商标的原申请人。其他人不具有申请人资格。(2)申请时限。驳回商标复审申请,必须在法定时限内提出。商标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驳回商标复审申请,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提出。最
    2023-04-23
    132人看过
  • 我国的抚养费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一、我国的抚养费具体是如何规定的?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二、抚养权判决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抚养权判决的标准是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2周岁以下,一般随母亲生活。除非母亲有特别不适合抚养孩子的硬性条件:比如有严重的治不好的病,比如有吸毒、赌博、卖淫等恶习,或者拒绝抚养子女的。2周岁以上的子女,
    2024-01-11
    393人看过
  • 我国开车门偷盗如何判刑
    一、我国开车门偷盗如何判刑开车门偷盗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我国涉嫌盗窃罪要怎么立案1、首先要勘查现场。接到报案人的报案,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开始初查,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
    2024-01-25
    22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罚金
    词条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更多>

    #罚金
    相关咨询
    • 我国醉驾宣判是公开的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28
      刑事诉讼法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关于醉驾宣判也是一样的。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 我国司法一审二审的审判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 公开审判的范围和程度是如何规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2
      公开审判的范围如下:第一,向广大群众公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可以允许广大群众旁听。第二,向新闻界公开。允许记者对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采访,并允许记者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报道有关案件审理情况。
    • 我国人民法院审判公开有哪些规定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8
      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也就是把法庭的全过程,除了休庭评议之外都公之于众。 具体而言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审理过程公开。法院审理案件的活动,包括证据的提出、调查与认定等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一律在公开的法庭上进行,允许公众旁听,允许新闻媒介采访、报导。 二是审判结论公开即公开宣判。判决书及其据以下判的事实和理由应以公开的
    • 我国的一审二审再审程序是如何审判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