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过程中,女导游因交通事故死亡。死者亲属在获得交通事故案赔偿后,又将旅行社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工亡保险赔偿金,而旅行社则认为原告方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索赔案中已经获得了巨额赔偿,不应再获得工伤赔偿。日前,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认为在工伤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共存的情况下,人身利益可获得双重赔偿,判决旅行社向原告方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5.9万元、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9.5万元。
2007年10月24日,南京某旅行社承接了一单华东五日游业务,由于导游人手不够,就从南京市导游人员管理中心临时聘用林女士为该旅游团导游。林女士是一名优秀的导游,每年旅游旺季聘用她带团的旅游公司很多。
11月1日,林女士接受该旅行社的指派带团出行。怎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次日林女士带团前往无锡旅游的途中,却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林女士在被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死亡。事故发生后,林女士的丈夫李先生、7岁大的女儿以及她的父母亲悲恸欲绝。
处理完林女士的后事后,李先生便去找旅行社交涉,毕竟人是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出车祸死亡的,提出要旅行社认可与林女士存在劳动关系、确认林女士属因工死亡,并承担相关赔偿责任。然而令李先生想不到的是,旅行社却既不承认与林女士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也不承认林女士的死亡性质属因工死亡,更不愿承担赔偿责任。
李先生咽不下这口气,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既要为死去的林女士确认劳动关系和定性为因工死亡,又要向车辆肇事方索赔因林女士死亡而造成的损失。
经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林女士与旅行社的劳动关系得到确认。但旅行社对此不服,他们认为与林女士之间仅是临时聘用关系,根本不存在劳动法律关系上的劳动关系。于是旅行社将李先生告上鼓楼区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其与林女士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此案一波三折,最终南京中院终审判决:林女士与旅行社之间存在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事实劳动关系。
而李先生等状告交通事故肇事方的索赔案也在南京另一家法院审结,李先生等4原告共获54万余元的各项损失赔偿,该笔赔偿含林女士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判决生效后,4原告通过申请法院执行拿到了赔偿款。
依据法院对林女士与旅行社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2009年2月11日,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对林女士死亡事故的审慎调查,最终作出林女士属因工死亡的工伤认定。耗时一年多,终为死去的妻子争取到因工死亡这一名份,饱受感情创伤的李先生可谓承受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煎熬和等待。
权威机关作出的工伤死亡认定下达后,李先生即以自己、女儿、岳父、岳母的名义,将旅行社告上鼓楼区法院。他们在诉状中称: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享有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工伤保险待遇。因被告旅行社未向社保机构为林女士投保工伤保险,故应由该旅行社按照不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向工伤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41万余元,这其中含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等。
关于死亡补偿金、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等,李先生等4原告在起诉肇事车辆一案中几乎都获得了应有的赔偿。如今他们主张双重索赔,被告旅行社自然不会同意。
案件审理中,被告旅行社辩称:4原告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已经获得本案诉请的各项赔偿,故不应该再获得工伤死亡赔偿,一案二赔缺乏法律依据,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主张。
围绕原告该不该获得双重赔偿的问题,原、被告在法庭上交锋激烈,各说各有理。由于双方均不愿让步,导致法庭调解无法继续。
鼓楼区法院经审理,判决某旅行社向4原告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5.9万元以及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9.5万元。日前,此案原告方已拿到了执行款。
权利人为何可以双重索赔
针对本案判决结果和赔偿标准的确定,本案主审法官李子木作了如下释明。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同时,在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并存的情形下,对人格权利益与身份权利益的赔偿应当适用兼得模式。理由在于,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的客体为复合性权利,既有财产内容,也有人身利益内容。财产性利益赔偿应当填平损害,其民事责任应适用补偿性原则。
基于人身权无价的属性,人身权无法量化为具体的利益,只能从观念上抽象化地进行评价,按定型化方式设置固定的赔偿标准和期限,从而派生出财产权利益。所以,对与人身利益相关的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不应适用补偿性原则,权利人可以获得双重赔偿。丧葬补助金或丧葬费虽有统一标准,但性质上仍系支出的必要费用,为财产性利益,故权利人不能就该项目获重复赔偿。
根据以上分析与判定,被告应向原告支付工亡补助金以及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原告要求一次性赔偿,符合诉讼经济原则,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鉴于林女士与被告之间为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事实劳动关系,原告未举证证明林女士的工资标准,法院对于林女士的工资标准按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依据上述认定,并根据本案的特殊性,在充分考量利益平衡的前提下,依照相关标准,计算出了原告女儿的抚恤金数额,并通过认定林女士生前应承担父母的赡养份额,确定了其父母的应得抚恤金数额。依据上述计算,法院确定本案中被告某旅行社应向4原告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5.9万元、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9.5万元。
-
一男子重婚妻子索赔获支持
134人看过
-
员工因就诊问题索赔双倍赔偿金获支持
396人看过
-
工伤未经认定索赔难获支持
74人看过
-
故意不签合同索赔难获支持
94人看过
-
保险公司索赔投保人获支持
165人看过
-
双重劳动关系被辞退诉求赔偿获法院支持
484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后单亲妈妈索要费获支持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8近日,新疆岳普湖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办案法官成功促成双方和解。A和李某于2013年2月经朋友介绍认识结婚,2014年5月两人育有一女B。2015年1月因双方性格不合二人协议解除了婚姻关系,并根据离婚协议书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但时至2015年6月,被告李某从未给付过婚生女B扶养费,后经A多次催要未果,值得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李某支付孩子的扶养费。在审理过程中,办案法官了
-
[]前转移存款前夫索要获支持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1离婚前转移存款前夫索要获支持前夫发现前妻将夫妻共同的定期存款取出部分带回娘家直至离婚,现提起诉讼要求前妻返还此款。日前,法院审结了起纠纷案,判令被告田某返还原告王某夫妻共同存款5000元。原告王某诉称,我与田某2006年7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在我与田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她未经我同意,于2005年8月分两次将我于2002年12月存入工商银行定期5年,数额3万元的交通事故赔偿款取出1.5万元,后回娘家直
-
离家八年后索孩子未获支持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8原告罗某和被告宋某于1995年7月经人介绍相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便同居生活,后生育了一女二子,长女现已成年,二子尚未成年。同居后,两人常因生活琐事发生吵闹,罗某于2006年1月外出至今,8年未归,子女皆由被告宋某一人在家抚养。现在罗某回到家中,要求至少要抚养一个孩子,与宋某发生争吵,遂诉至法院。法庭受理此案后,立即约被告到庭调解,调解中,双方对子女的抚养权互不相让,原告坚持要求至少抚养一个孩子。
-
妻子因病向丈夫索要费获支持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3我国《婚姻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法定的,具有法律强制性,它是基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责任而产生的法律行为,这种扶养关系,是保持婚姻家庭的和睦平等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增进夫妻间的情感,有利于夫妻间的正常生活,有助于加强夫妻间在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籍,促进社会的稳定。审理扶养费纠纷的重点在于审查要
-
夫妻双方均有错离婚没有赔偿要不要支持对方?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03夫妻双方离婚不一定无权主张赔偿,只有一方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离婚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