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没有过失伤人罪,过失伤人致其重伤的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该罪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当事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受害人重伤,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致人重伤罪。
一、哪些情况下属于过失犯罪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二、所有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吗
所有的过失犯罪并不是都是结果犯。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构成过失犯罪,对于法律有规定的罪名,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三、过失犯罪能成立主观恶性吗
过失犯罪是没有主观恶性的。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两种。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
量刑标准:过失杀人罪的刑期
385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伤害罪标准
392人看过
-
刑法中过失致人重伤罪是以哪些标准量刑的?
457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标准,过失致人死亡罪
113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损毁文物罪的量刑标准
233人看过
-
过失决水犯罪有什么量刑标准
34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量刑的标准是什么,过失伤害罪怎么量刑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4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 (4)故意伤害致一人死亡的,
-
过失致人重伤罪量刑标准中未成年罪量刑标准是怎么样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9涉及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此未成年人若不满14周岁,则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因而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至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 若犯罪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目前我国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
失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失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6失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次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但是,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人主
-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是什么,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
-
什么是过失火灾罪,过失火灾罪的量刑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5根据刑法第115条的规定,行为人过失引起的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过失放火罪立案标准,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