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87条罪名定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7 03:50:07 390 人看过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帮助行为特别规定的独立的法定刑,而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帮助犯(从犯)的处罚规定(定罪从属、量刑独立)。这属于非典型的帮助犯的正犯化。在刑法上,如果将某些罪的帮助行为单独拎出来定义为新罪,往往说明这些帮助行为本身性质就非常恶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非法集资在刑法中涉及的主要罪名是

非法集资在刑法中涉及的主要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2: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网络犯罪相关文章
  • 刑诉法第九十二条释义
    根据本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可以在侦查机关进行。但为了方便群众,方便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侦查人员也可以将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传唤到他所在的市、县内的其他指定地点或者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传唤、拘传时间过长,或者以传唤、拘传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是对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的侵犯。因此,法律明确规定每次传唤、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拘传具有强制性,直接涉及公民的人身权利,不能随意使用。对犯罪嫌疑人采用拘传,必须具有犯罪嫌疑人经传唤而拒不接受的情况。到犯罪嫌疑人住处进行讯问的,不得采用拘传的手段。一、刑诉法第九十二条内容是什么?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二、拘
    2023-03-23
    80人看过
  •  刑法第285条所涉及的具体罪名及其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获取或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均被视为犯罪。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最高可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相关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涉及以下三种罪名: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以及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此外,还有一项罪名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是指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
    2023-11-03
    82人看过
  • 第三百九十九条【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九十九条【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定义、量刑】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
    2023-06-11
    303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定义量刑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本条的规定,虐待罪是指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这里所说的“虐待”,具体是指经常以打骂、冻饿、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种方法,从肉体、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残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虐待行为区别于偶尔打骂或者偶尔的体罚行为的明显特点是:虐待行为往往是经常甚至一贯进行的,具有相对连续性。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员。非家庭成员间的虐待行为,不构成本罪。根据本款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这里所说的“情节恶劣”,是本罪的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具体是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残;虐待年老、年幼、病残的家庭成员;或者长期虐待家庭成员屡教不改的等等。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
    2023-04-26
    300人看过
  •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定义】
    刑法解释:第十四条【故意犯罪定义】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解释】本条是关于故意犯罪定义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故意犯罪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而这种明知既包括对必然发生危害结果的明知,也包括对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明知。2.行为人的心理必须处于希望或者放任的状态。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明知其一,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本条所说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产生的后果所持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2023-04-22
    185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三条【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解释】本条是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1.79年的刑法基本是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制定的,如对于什么是犯罪,以及对各种犯罪和处刑都作了具体规定,但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第一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比较少,只有103条,而且犯罪情况很复杂,可能出现一些犯罪行为需要追究,而法律又没有规定,因此,为了有利于同犯罪作斗争,不得已原刑法保留了有严格控制的类推制度,因为保留了类推制度,所以1979年刑法未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刑法实施17年来,各种新的犯罪已充分暴露出来,在认真总结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基础上,这次修订刑法,分则由143条增至350条,对各种犯罪作了大量的补充,并对罪状和处刑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考虑到类推制度十几年使用的也并不多。因此,1997年修订刑法取消了类推,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2023-06-11
    168人看过
  • 刑法第八十二条的法律意义
    我国刑法第八十二条是关于假释的规定,假释必须严格按照刑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这里不存在严重与否的问题。不与其他刑法条文关于定罪量刑的规定,这一条不讨论严重与否,是刑法程序适用问题。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由执行机关向该地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假释,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实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裁定予以假释。我国刑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党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一种治安处罚。处罚对象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规定,
    2023-07-08
    227人看过
  • 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罪名
    刑法第四章是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刑罚规定,刑法第五章是对侵犯财产罪的刑罚规定。其中第四章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民主权利主要指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五章的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比如甲故意杀害了乙,即属于侵犯乙的生命权,触犯了刑法第四章规定的故意杀人罪。一、刑事案件的是什么触犯刑法并被提起刑事诉讼的案件。是指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的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二、非法拘禁侵犯了公民的什么非法拘禁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罪”范围。我国刑法依照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不同,将犯罪分为以下九大类。即:反革命罪
    2023-03-04
    260人看过
  • 我国刑法第多少条规定了禁毒的定义
    我国刑法的357条规定了毒品的定义。毒品在刑法上指的是有国家进行管制的成瘾类药物,常见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大麻、冰毒等。在中国,对毒品的管控和处罚非常严格,一旦发现吸毒者,就会被拘留,并且送到戒毒中心强制戒毒。同时,贩毒在法律上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贩毒达到一定数量的,可被判无期徒刑、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2024-04-26
    107人看过
  • 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定义、量刑】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解释】本条是关于窝藏、包庇罪的刑罚规定。本条规定的犯罪是故意犯罪。“明知是犯罪的人”是本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明知是犯罪的人”,是指行为人已知道被包庇的人犯有罪行。在实际执行中,这种明知往往是犯罪的人告知行为人自己犯有罪行,如“杀了人”,“犯了事儿”,“警察正在抓我”等,否则就不会有接之而来的窝藏、包庇行为。但也有犯罪人并未明讲自己干了什么,可是从其言谈话语和向行为人提出的要求,行为人已可明确断定其犯罪。所以这里的“明知”应包括“应当知道’,的含义。在办案中,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被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不能只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而应根据行为人的
    2023-06-11
    175人看过
  • 刑法第221条的定罪量刑标准
    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全文【解释】本条是关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及处刑的规定。本条具体规定了两个罪名,即损害商业信誉罪和损害商品声誉罪。一、刑法第221条的解释本条具体规定了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这里所称的捏造,既包括完全虚构,也包括在真实情况的基础上的部分虚构,歪曲事实真相。散布,既包括口头散布,也包括以书面方式散布,如宣传媒介、信函等。他人的商业信誉主要是指他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等。如他人在信守合约或履行合同中的信誉度,他人的生产能力和资金状况是否良好等;他人的商品声誉主要是指他人商品在质量等方面的可信赖程度和经过长期良好地生产、经营所形成的知名度等。造成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后果可以是多方面的,
    2023-02-27
    231人看过
  • 刑法第几条规定犯罪未遂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犯罪未遂。《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8
    344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罪、非法侵人住宅罪定义、量刑】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解释】本条是关于非法搜查罪、非法侵人住宅罪的处刑规定。根据本条规定,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对他人的身体、住宅进行搜查的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搜查只能由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因此,这里的“非法搜查”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无权进行搜查的机关、团体、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个人,非法对他人人身、住宅进行搜查;二是指有搜查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擅自决定非法对他人的人身、住宅进行搜查或者搜查的程序和手续不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其中之一的,即为非法搜查。本罪是故意犯罪,过失的不构成本罪。非法侵人住宅罪,是指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闯人他人住宅,或者经住宅主人要求其退出仍拒不退出的行为。这里的“非法”,主要是指无权或
    2023-06-11
    314人看过
  • 《刑法》第225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情形: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定罪量刑。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包括些什么呢?非法经营罪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立案标准。原则上,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不同行业、产品、业务规定了专门立案标准的,按专门的立案标准执行,没有规定专门立案标准的,按以下标准执行: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非法所得1万元以上;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50万元以上或非法所得10万元以上;3、虽然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
    2023-08-17
    42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网络犯罪
    相关咨询
    • 刑法287条司法解释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1
      刑法287条司法解释【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的提示性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 刑法第287条之二理解与适用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9
      刑法第287条之二规定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有关国家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二)本罪客观方面表现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需要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三)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
    • 刑法第106条所规定的罪名
      广东在线咨询 2024-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6条所规定的罪名是,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以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以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依照各该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法释的解释第287条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11
      审判期间,被告单位合并、分立的,应当将原单位列为被告单位,并注明合并、分立情况。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以其在新单位的财产及收益为限。
    • 刑法第234条规定是单一罪名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05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条文注释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健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