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事前同谋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2 19:32:00 301 人看过

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二是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三是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6日 00: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什么是谋利,受贿罪“谋利”应该如何认定?
    百度百科上对“谋取”的释义是指“设谋攻取”,对“利益”解释是“好处”。目前,刑法规定的受贿罪仍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必备要件,虽然一直存在取消谋利要件的呼声,但立法一直未予以调整。“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及“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均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因此,对于只收钱没办成事的情况,关键在于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明知行贿人有具体请托事项,至于国家工作人员是否真心帮助请托人去实现利益,不影响受贿犯罪的成立。律师补充:只要该国家工作人员默许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就具备受贿罪主客观要件的犯罪构成。无论是自己当面陈述,还是托人转告,只要向受贿人说明了其意图,不管该国家工作人员有没有答应,甚至客套推辞,但只要非法收受了请托人的财物,就应该认定该国家工作人员默认利用其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中应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对其认定,一定要分析本案中所有
    2023-05-07
    266人看过
  • 如何判断盗窃案中的事前通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中提到的“通谋”,应理解为“共同商议”。事前与盗窃分子进行商议和分工,事后对盗窃分子所窃赃物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或者收买的犯罪分子虽然没有亲自参加盗窃,但其与盗窃分子的通谋行为,使盗窃分子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促使他们放心大胆地去盗窃。这种事前通谋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司法解释规定这种行为以盗窃共犯论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这种行为,震慑犯罪分子。如何区分盗窃罪共同犯罪主犯和从犯共同盗窃主从犯的认定,一直是共同盗窃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而正确划分主从犯,又是正确量刑的前提。因而,深入研究和正确划分共同盗窃主从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所谓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又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的解释:“本法所称的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
    2023-06-01
    388人看过
  • 受贿罪如何认定为他人谋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一直困扰着司法实践。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受贿罪的处罚范围,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廉政建设。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收受型受贿罪的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较大争议。主观要件说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主观要件,即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主观意图,因此,受贿罪是一种“意图犯”。客观要件说有两个分支:一种观点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要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至于实际上是否已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另一种观点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内容可以是许诺为他人谋取利益,而不必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许诺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这几种观点都值得商榷。首先,应该肯定,按主观要件说,可以把那种意图为行贿人谋取利益,但还未来得及实施或因某种原因未能谋取到利益的情形,纳入受贿罪的处罚范围,这对
    2023-06-03
    382人看过
  • 贪污犯罪中的共谋该如何认定
    贪污犯罪中的共谋的认定:二人以上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一、携款私逃80万怎么量刑?携款私逃80万的量刑:如果构成贪污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二、征地补偿款被侵占如何解决村支书征地补偿款被侵占可能涉嫌贪污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
    2023-03-25
    398人看过
  • 如何认定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况,包括承诺、实施行为、实际取得利益结果的三个阶段情况。只要具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收受金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涉嫌构成受贿罪了,法律并不要求利益请托人一定取得实际的好处。因为,受贿犯罪侵害的是国家机关的行政行为的有序性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国家工作人员如果收受了利益请托人的好处,客观上就等于是告诉对方,国家机关行政行为的有序性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是可以收买的,这样一来,受贿犯罪的危害性就显现出来了。受贿罪的本质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在于“权钱交易”,也就是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工作人员只要接受他人的请托并收受了请托人或其代理人的财物,其行为即具备了这一特征。当然,这里所说的“请托”必须是具体、明确的,而不能是抽象、模糊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财物与权力互相交换达成的默契。就行贿人而言,“
    2023-06-12
    248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事前通谋问题
    可以构成共同犯罪。在刚着手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认定时应特别注意与同时犯的区别。如果在刚着手时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并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则各共犯人均应对共同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承担责任。交通肇事罪过失构成共同犯罪吗司法解释有明确限制,只有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才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其他的不构成。因为交通肇事罪本来就是过失犯罪,不同于故意犯罪。司法解释有规定,是因为法律实施上的特殊需要。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
    2023-07-06
    378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主谋最少判多久,寻衅滋事罪如何认定的?
    一、寻衅滋事罪主谋最少判多久一般可处五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因此,此罪的最低刑罚是管制,不坐牢,具体量刑看案情,寻衅滋事,情节一般,未造成人员受伤的,为管制刑;适用管制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为拘役刑。“寻衅滋事”,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情节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二、寻衅滋事罪如何认定的寻衅滋事罪的认定,首先以其构成要件为基础。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这是一种危害社会治安,威胁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犯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任
    2023-06-28
    363人看过
  • 如何正确判定是否有事先通谋
    事先通谋一般是一方提出犯意,通过语言、文字、影像资料等将犯罪意图信息传递给对方,其他人表示明确同意或沉默(不反对)。事先预谋可能比较具体,有行动目标、分工协作、作案工具、潜逃路线、分赃方案等等,也可能比较简单,提出犯意,其他人响应或默认。如何正确认定侵占罪1、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其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2、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1)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人财物,且包括不动产。(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贪污罪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已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3)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
    2023-07-06
    410人看过
  • 犯罪预谋的认定?
    构成预谋犯罪,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其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一、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有何区别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主动还是被动。犯罪预备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即必须实施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包括准备犯罪工具、调查犯罪场所和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现场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犯罪现场、追踪被害人或者守候被害人到来、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拟定实施犯罪的计划以及其他犯罪预备行为等。2.犯罪预备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停顿下来。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开始实施特定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如果已经进入着手实行犯罪阶段而由于行为人意志以
    2023-02-23
    346人看过
  • 在我国受贿行为中谋利要件如何认定
    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内容,学术界也颇有争议。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既包括谋取合法的、正当的利益,又包括谋取非法的、不正当的利益。即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在理论和实践中,一般将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而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情况称为“贪赃不枉法”,而把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情况称为“贪赃枉法”。无论是“贪赃枉法”还是“贪赃不枉法”,都是对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义务的违反,因而都可以构成受贿罪,只是在危害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之类型受贿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打着各种招牌,十分诡秘和隐蔽。“为他人谋取利益”往往心照不宣,私下进行,掩人耳目,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类型:(一)时空分离型。贿前或贿后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和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有一个过程,往往在时间上空间上发生分离。有的
    2023-06-03
    320人看过
  • 谋杀罪刑责如何裁定
    故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判刑如下:1、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希望或者这种结果发生,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谋杀未遂怎么判多久谋杀未遂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形而定。构成故意杀人罪,犯此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谋杀未遂有很多种,包括: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躺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得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2023-07-07
    53人看过
  • 如何定性谋杀未遂罪?
    制造谋杀未遂的定性有:行为人为谋杀提前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情形;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主要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又称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犯罪行为未能继续进行的原因来自外界,是行为人意想不到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主动中止,只是由于行为被迫中止的阶段不同而称谓不一样。发生阶段的不同致使社会危害性不同,因而二者在处罚上也存在区别: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
    2023-03-31
    60人看过
  • 当事人在诉前共同委托鉴定的效力如何认定
    当事人诉前已经共同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建设工程作出了相应的鉴定结论,诉讼中一方当事人要求重新鉴定的,一般不予准许,但有证据证明该鉴定结论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情形除外。一、如何申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对于事故中那些伤情比较严重的当事人,就需要有具备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来对伤情进行鉴定,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的,必须是在治疗终结后,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在接到伤残鉴定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伤残鉴定,并制作伤残鉴定结论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向当事人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鉴定结论书出具后,如果当事人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以书面的形式向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重新鉴定。这里的当事人指的是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的当事人,不包括未受伤
    2023-03-16
    192人看过
  • 男子用眼药水谋杀妻子,骗保如何认定
    骗保就是保险诈骗的行为,保险诈骗罪的认定,有四个构成要件,分别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保险金。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定,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必须以行为人与被诈骗的保险人之间已经存在的保险合同关系为前提。利用保险合同进行诈骗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犯罪.否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4、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骗取保险金的目的,保险诈骗的犯罪故意可能产生于投保以前,也可能产生于投保之后。过失不构成本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2023-04-26
    21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事先有通谋如何认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01
      事先通谋一般是一方提出犯意,通过语言、文字、影像资料等将犯罪意图信息传递给对方,其他人表示明确同意或沉默(不反对)。事先预谋可能比较具体,有行动目标、分工协作、作案工具、潜逃路线、分赃方案等等,也可能比较简单,提出犯意,其他人响应或默认。《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事前预谋对共同犯罪怎么认定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18
      应这样认定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行为人对共同犯罪的意图达成一致,决定共同实施犯罪的,是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共同犯罪一般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 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0
      应这样认定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行为人对共同犯罪的意图达成一致,决定共同实施犯罪的,是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共同犯罪一般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 谋杀罪如何认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7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2、客观要件(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
    • 应当如何认定事先有通谋?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08
      事先通谋一般是一方提出犯意,通过语言、文字、影像资料等将犯罪意图信息传递给对方,其他人表示明确同意或沉默(不反对)。事先预谋可能比较具体,有行动目标、分工协作、作案工具、潜逃路线、分赃方案等等,也可能比较简单,提出犯意,其他人响应或默认。《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