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决概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9:34:27 71 人看过

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行政裁决是经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2、行政裁决的民事纠纷与行政管理有关。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是行政裁决的前提。3、行政裁决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争议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可以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定的期限内向特定的行政机关申请裁决。4、行政裁决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针对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是对已经发生的民事纠纷依职权作出的法律结论。

行政裁决的范围是什么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裁决的范围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侵权纠纷的裁决;

2.补偿纠纷的裁决;

3.损害赔偿纠纷裁决;

4.其他情形的裁决。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又称为行政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0: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国务院相关文章
  •  行政行为效力种类概述
    违法行为根据合理性和合法性可分为三类:合法且合理、合法但不合理、不合法但合理。效力分为三类:一般违法、严重违法和无效。撤销分为两类: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撤销和明显不当的撤销。废止分为两类:法律依据改变的废止和行为目的实现的废止。1.合理且合法: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因为它符合法律规定。2.不合法但合理:这种情况下,虽然行为不合法,但考虑到其合理性,可以容忍。3.合法但不合理:这种情况下,虽然行为是合法的,但考虑到其不合理性,应该重新审视。4.既不合法又不合理:这种情况下,行为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应该立即停止。合法又合理。2、违法一般违法;严重违法。3、无效条件:要求从事犯罪行为;明显缺乏法律依据;明显缺乏事实根据;从事客观上不可能的行为。效力:自始无法律效力。后果:可随时主张无效;随时宣告无效;当事人可拒绝,不负责任;可获得国家赔偿。4、撤销条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依据错误;违反法定
    2023-12-03
    328人看过
  • 国际贸易法概述仲裁裁决的执行如何规定?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由于距离的原因,选择在网络上进行交易签订贸易合同。为了防止合同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国际贸易法概述仲裁裁决中也做出了相关规定。所以,对于国际贸易法概述仲裁裁决的执行都有哪些规定呢?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1)限定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协议的可强制执行性(2)构成仲裁管辖权的依据1)限定仲裁审理范围2)排除司法管辖权——并非绝对排除《仲裁法》第20条: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法院的司法监督有决定性作用仲裁的民间性------仲裁不能游离于一国法制之外独立存在(对证据、财产采取临时措施;临时仲裁下仲裁庭组庭障碍的救济)(3)构成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依据(4)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1)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分离2)主合同效力瑕疵不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3)主合同的效力争议须交付仲裁解决4)仲裁庭的自裁管辖权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1)被申请人举证1)仲裁协议的
    2023-04-17
    268人看过
  • “行政拘留”的法律概述
    对醉酒驾车人的拘留属于行政拘留,公安机关对醉酒驾车人处罚应按《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规章规定的程序作出。但为什么各地公安机关并不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而对醉酒驾车人立即拘留?撇开社会原因的层面,与行政拘留制度的缺陷密不可分。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的人,在短期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法律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不足以惩戒的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行政拘留的直接规定只有三个条文:《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三)行政拘留。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
    2023-04-24
    424人看过
  • 行政确认的内容概述
    具体的行政确认行为包括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于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确认行为的可诉性问题行政确认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还是可能构成实际影响的,所以,行政相对人一般是可以起诉的。不过,在实践中争议比较大的有两类:1、公证行为公证的范围非常广泛,对合同、遗嘱、继承权、收养关系、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经历等等。【认为公证行为不可诉的理由】公证行为的拘束力较弱,经过公证的法律关系,当事人可以协商改变;经过公证的事项若发生纠纷,公证机关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仲裁。法院在审理纠纷的时候,可以不受公证行为的约束;目前司法部发布的《公证程序规则》中规定,当事人对公证处作出的不予受理、拒绝公证、撤销公证书的决定有异议的,
    2023-07-04
    205人看过
  • 行政拘留的情形概述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而具有以下条件的不予行政拘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七十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行政拘留和拘役的区别拘役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是:性质上,拘役是刑罚方法;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适用对象上,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拘役由法院适用执行,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适用执行。拘役的适用依据是刑法;行政拘留的适用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
    2023-07-07
    195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措施概述
    我国《行政处罚法》中对行政处罚种类有明确规定:(一)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警告;(二)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罚款;(三)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责令停产停业;(五)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行政拘留;(七)行政处罚执行措施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原则及措施行政处罚适用原则具体如下:(一)处罚法定原则;(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三)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五)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六)救济原则;(七)处罚追究实效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
    2023-07-02
    219人看过
  • 涉外行政诉讼的概述
    涉外行政诉讼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诉讼,在我国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认为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活动。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涉外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告、第三人或者被执行人是外国公民、无国籍人或者外国组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均不属于外国组织。涉外行政诉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受理并经过审理作出的行政案件;二是外国法院作出的判决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根据条约或者协定,以裁定的方式承认外国法院判决,并予以执行的行政案件。涉外行政诉讼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1.主体的涉外性。由于行政诉讼的
    2023-06-06
    182人看过
  • 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概述
    税务行政复议
    直接税务行政复议有关规定是:1.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2.复议机关在受理、审查、决定复议申请过程中,可使用复议专用章。不予受理决定书和复议决定书等重要法律文书应加盖复议机关印章。税务行政复议1、税务行政复议范围(1)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人对下列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第一,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v第二,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一是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存款;二是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第三,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保全措施,使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
    2023-07-12
    413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述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8类侵犯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受理事项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法律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上述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表述方式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表述方式有三种方式:1、列举式,法律列举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案件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2、概括式,是指法律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作抽象的规定
    2023-07-15
    460人看过
  •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概述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意即判断行政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包括地方自治体等行政主体)应否承担赔偿责任的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它直接影响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的负担以及承担责任的程度,减轻责任的根据等等方面,不仅是构建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关键,也是司法实务处理案件的基本尺度,关系到受害者能否得到救济以及救济的种类和程度,正缘于此,对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以下简称归责原则)的探讨,深具理论及现实意义。
    2023-06-13
    215人看过
  • 法院行政复议程序概述
    行政复议程序
    法院行政复议流程有以下几点:1、申请复议的形式,要求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口头申请复议的,应告知其提出书面申请,未提出书面申请的,不视为复议申请;2、申请复议材料的提交,规定既可以通过执行法院转交,也可以直接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交;3、复议材料报送的期限,要求执行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将有关案件材料在五日内报送上一级人民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通知执行法院在五日内报送有关案卷材料;4、复议一律组成合议庭,复议须在法定期间完结,原则上为三十日,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拆迁纠纷的行政复议流程有哪些1、复议申请。申请人自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2、复议受理。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自收到复议申
    2023-07-15
    355人看过
  • 行政诉讼必要条件概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定证据有哪些行政诉讼定义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规定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及其在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主要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主要证据和次要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本证和反证等。《行政诉
    2023-07-07
    378人看过
  •  行政诉讼撤诉程序概述
    原告在行政诉讼期间提出撤诉申请,需经法院裁定批准。若不存在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和原告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则应予批准。否则,法院将不予批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原告提出撤诉必须是真实意愿,且不受威胁、恐吓或贿赂的影响。以下条件必须满足,才能撤回起诉:1.原告提出撤诉必须是真实意愿,若任何原告因受到威胁、恐吓或贿赂而提出撤诉,则不具备撤诉资格。2.原告必须在行政诉讼期间提出撤诉申请,即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并作出判决之前。3.原告申请撤诉需经法院裁定批准。法院应对原告的撤诉申请进行审查,若不存在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和原告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则应予批准。否则,法院将不予批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行政诉讼撤诉条件是什么?行政诉讼撤诉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原告或被告一方在达到一定条件后,主动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或撤销原诉的行为。行政诉讼撤诉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原告申请撤诉:在行政
    2023-11-11
    461人看过
  • 行政裁决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基本界定】行政主体居间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与行政调解、行政仲裁的区别】(1)行政裁决与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由行政机关主持,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行政调解往往在实践中成为前置程序,但调解不应成为强制程序。对调解不服的,可以作为民事案件向法院起诉。(2)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遵循仲裁程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的活动。在《仲裁法》颁布之前,大量的经济合同争议、劳动合同争议都通过行政仲裁。《仲裁法》通过后,行政机关主管的仲裁绝大部分交给民间仲裁委员会。(国家职能社会化的又一体现)其实际上是恢复仲裁的本来面目,仲裁以双方之间的合意为前提,而原来的经济合同仲裁只要有一方向行政机关提出,另一方就必须接受仲裁。目前,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对劳动争议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事争议仲裁是
    2023-06-06
    436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务院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国务院
    相关咨询
    • 国际贸易法概述仲裁裁决的执行如何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5
      仲裁裁决的执行的规定: 《仲裁法》第二十条,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 行政诉讼程序概述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5
      一审 (1)起诉。行政诉讼实写"不告不来"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受理后,进入一审程序。此时,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
    • 深圳市政府决策程序概述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30
      决策建议的提出和决策事项的确定,遵循下列规定:(一)市长提出的决策建议,直接进入决策程序;(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提出的决策建议,报市长同意后进入决策程序;(三)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和县(区)人民政府向市政府提出的决策建议,经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审核并报市长同意后进入决策程序;(四)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建议(议案)、提案方式提出的决策建议,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
    • 有关行政复议的概述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5
      对司法行政机关作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证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司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在其职权范围内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责任与处罚相当的原则,充分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等权利的行使。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行政处罚减免流程概述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05
      当事人应当先向相应的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减免行政处罚,然后由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减免条件的,行政部门应当发出行政处罚减免通知书,减免当事人的行政处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减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少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2)被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减轻或者减轻行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