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5 21:21:17 448 人看过

一、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二、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确认广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无一例外地承认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也同样接受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体现在制度和组织上.但是这个原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与西方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的"公共意志"的体现,其权力与西方所认为的全体国民公意的"超阶级"的观点有所区别。

三、人权保障原则

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2004年,我国宪法还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更加重视。

四、法治原则

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要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民主形式集中起来,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及其活动,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宪法不仅规范了公民的每一项权益,也规定了一个国家的基本性质和制定其他法律的要求有哪些,如果做出了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那么也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在这里也是提醒每一位公民,一定要在日常中做到遵纪守法,同时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22: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原则相关文章
  • 宪法所规定的五项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2)人民主权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2004年,我国宪法还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4)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5)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技术的检视公立医院收取患者停车费源自于医院获得了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批准,而价格主管部门的批准基于地方政府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物价局2014年4月1日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湖南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免收机动车停放服务费:(三)进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公益、公用企事业单位办理业务合理时间内
    2023-07-06
    497人看过
  • 可持续发展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吗
    可持续发展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物业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地球绕着太阳,画着永恒的椭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然而北半球农业社会却在农闲时节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辞旧迎新的狂欢。属于现代社会代表产业——第三产业的物业管理,其实同农业的距离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遥远。当面对旧日历留下的不多几页时,历史基因便驱使我们不由自主地眺望时间飞梭送来的新日历,和新日历上启示的物业管理企业新希望。一、改制确保持续发展希望是生命的扩张。物业管理企业并非个个都有健全的生命,事实上绝大部分都处于亚健康态:没有追求发展与效益的原动力,没有稳定持续的经营发展战略。战略调整时有发生,企业的竞争优势
    2023-08-09
    330人看过
  • 宪法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
    宪法关系的主体内容是:1、宪法关系主体是根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法活动的政治实践主体;2、宪法权利和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纵观世界各国的宪法规范,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范围非常广泛。公民、外国人、法人、国家、民族、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享有权利和义务;3、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是公民和国家,由于宪法规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许多主体通过宪法规范承担宪法权利和义务,在宪法关系中,公民的国家关系也衍生出别的宪法关系和别的宪法关系主体。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是什么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三者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区别在于法院是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检察机关、公安是执法机关。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2、人民检察院的任务是,通过行使检察权,镇压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和其他的反革命
    2023-07-13
    413人看过
  •  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该段内容讲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自由和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和人格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保护权、婚姻、家庭和母亲及儿童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等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对待。2.政治自由和权利,例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3.宗教信仰自由,人们有权自由选择和自由表达宗教信仰。4.人身和人格权,例如生命权、身体权、尊严权等。5.监督权,即公民对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进行监督的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例如劳动权、财产权、收入权等。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例如受教育权、文化多样性等。8.妇女保护权,包括平等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健康保健等。9.婚姻、家庭和母亲及儿童受国家保护,包括婚姻自由、家庭暴力等。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平 等 权 利平等权利
    2023-09-09
    498人看过
  • 基本社会保障立法原则是什么
    社会保障是所有现代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是衡量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18年7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确立了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的总体框架,也对城乡统筹问题做出了方向性的规定。它立足于长远、立足于我国所有的劳动者和公民都能平等享受社会保险权利,同时也履行社会保险义务这样一个基本点来设定它的法律条款。随着这部法律的实施,所有的劳动者和公民都能够平等享受这种权利。主要体现在:(一)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缴费原则和享受的利益,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社会保险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就公民个人来讲,当其符合法定条件而取得社会保险金时,他居于权利主体的地位;而取得社会保险待遇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社会保险费,在这时,个人则处
    2023-05-09
    74人看过
  •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什么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分别体现在刑法第3条、第4条和第5条。二、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什么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第一,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第二,刑法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第三,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三、民法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法基本原则是:1.平等原
    2023-06-19
    113人看过
  • 宪法的司法独立原则
    司法独立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时应遵循的一项宪法原则还是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可能还有一定的争议,笔者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项宪法原则。作为宪法原则,它是分权原则和法治原则的产物。分权的结果将国家权力分解成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其相互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而权力的均衡在于各权力之间的力量要大致相当,司法权的性质决定了它相对于立法权和行政权是较为弱小的,为了防止立法权和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侵犯,必须赋予司法权以更多的独立性,使之能够排除来自其他领域的干扰。同时司法权判断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既不应受权势的压力,也不应被民众的激情所左右,而只应服从于法律,服从于法律的理性,司法独立最终归结为一条根本的内在的理由,这就是:司法权是判断权——司法的判断性要求他排除干扰与利诱,保持公正与纯洁,不偏不依地依既定规则进行判断然而法院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从根本上排除所有的影响判断活动的不利因素的;法官必须是法律的保管人;
    2023-04-24
    397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地位及基本原则解析
    本文介绍了宪法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宪法制度的发展与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成就紧密相连的历史。文章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的法治保障。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在于塑造全社会的宪法信仰,夯实依宪治国的法治基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宪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作为国之九鼎重器,宪法构成了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障。由此而言,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正在于,塑造全社会的宪法信仰,夯实依宪治国的法治基石,凝聚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 宪法的制定:如何体现人民意志,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维护国家法制、保障人民权益的最高
    2023-08-26
    66人看过
  •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1、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同时生效。由于此次刑法修改的幅度比较大,在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后,必然有许多尚未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会涉及一个新旧刑法适用的时间效力问题,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前及时公布《解释》,旨在解决修正前后刑法的协调适用问题。2、对于新旧刑法的时间效力,或者说修正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无疑应严格遵循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也即通常所称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因此,刑法修正案(九)也不例外,除《解释》就有关问题作出规定的以外,其时间效力应根据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来确定,即对修正后刑法施行之前发生的犯罪行为,如果修正前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修正前刑法;如果修正前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并且依照修正前刑法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修正前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但
    2023-03-22
    459人看过
  • 莆田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决议,其中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并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强调了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的原则和宽待俘虏的政策。这些决议内容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怎样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是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决议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决议要求在红军中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实施集中领导,保证军队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手中,同时实行民主生活,确保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有效行动。(二)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4页)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共
    2023-10-20
    397人看过
  • 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1、基本人权原则: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的宪法保护。2004年,我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宪法的基本原则2、制约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之间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上述原则有一定的体现。3、法治原则: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再次重申了法治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特别强调”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一
    2023-08-15
    406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原则是
    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原则是:1、党的领导原则:宪法内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人民主权原则:宪法始终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人权保障原则:宪法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5、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宪法的作用包括:1、巩固国家政权;2、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3、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4、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6、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7、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
    2023-08-03
    359人看过
  • 流转税的基本原理立法原则和基本规定
    (一)什么是流转税流转税又称流转课税、流通税,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世界各国开征的各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尽管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但是流转税在税收体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二)什么是流转额流转额包括:(1)商品流转额,指商品交换的金额。对销售方来说,是销售收入额;对购买方来说,是商品的采购金额。(2)非商品流转额,即各种劳务收入或服务性业务收入的金额。(三)流转税的主要特点流转税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商品生产、交换和提供商业性劳务为征税前提,征税范围较为广泛,既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也包括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既对国内商品征税,也对进出口的商品征税,税源比较充足。第二,以商品、劳务
    2023-05-03
    161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基本规则是怎样的
    我国宪法的基本规则主要是什么?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2、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2023-06-03
    144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解释原则主要有:恪守宪法精神原则。 宪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过宪法基本原则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原则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 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始终恪守并维护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而不能与之相悖。因此,恪... 更多>

    #宪法原则
    相关咨询
    • 确立我国基本原则的依据是宪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3
      是的。宪法是母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据,劳动法也不例外。
    • 宪法基本原则是什么宪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08
      我国宪法的特征: 1、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需要特定的程序。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二、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四、权力制约原则
    • 关于三大原则是不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5
      三大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所确认和包含的根本方针和准则。
    • 我国刑法是以什么为基本原则确立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
    • 劳动合同法基本原则是怎么确立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10
      劳动合同法签订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 (二)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三)平等自愿。平等原则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在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从属之分,不存在命令和服从、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四)协商一致原则。协商一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五)诚实信用。就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