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收费问题在依法行政已经形成共识的今天,公民财产权的保护依赖法律的途径寻求解决之道。法律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法治。它包含着几个核心的价值。首先是“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procedraldeprocess),它意味着基本的公平性;其次,是个人享有的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最后一个价值是公平(eqity),主要体现在授权法官对于那些其宪法或者法律的权利遭受行政侵害的人进行救济障。
我国《立法法》第8条的规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属于“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行政收费权作为一种剥夺公民财产权的公权力,要获得其正当性和合法性,必须由法律设定。
此外,行政合法性原则不仅要求行政行为要符合实体法,同时要求行政行为符合程序法。
一)出台行政收费法明确行政收赞有偿但不谋利的性质和“行政收费必须法定”的原则,尽快制定并出台行政收费法,使行政收费有法可依。作为一部统一的法规,行政收费法要明确行政收费权的性质、适用领域和范围,法律可以就这些方面作出原则性规定,但应明确有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的主体和权限。其次,借鉴《行政处罚法》的成功经验,将行政收费权的主体分解为行政收赞设定权与行政收费实施权,使两种权力的主体上作适当的分离。法治的精髓在于将权力适当分离,使之相互制衡。一部法律的推出,往往是各种社会力量搏弈的结果。在这场搏弈中,要充分考虑民意,保障公众的参与,避免行政干扰。确保做到客观lI立。
二)完善配套法规制定与完善一系列配套法规,使行政收费法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保证行政征收法的有效实施。
1.制定行政收费程序法,明确收费的目的、原则、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对于收费的设立程序、收费的执行程序和收赞的监督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收赞程序性规范方面,至少应包括以下要点:
(1)表明身份,说明收费理由,出示收费许可证;
(2)实行“定、收”分离制度,以减少腐败贪污现象;
(3)相对人填写收赞登记卡;
(4)收费主体填写统一、法定的收费收据;
(5).收费主体告知相对人不服该收费的救济途径。
2.限制收费主体。法理上讲,任何一个围家不可能让公安局、法院和检察院这一类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机构来收费。但2004年,中国的工商、质监、城管、消防、交通等等政府部门年收费达9367.67亿元,加上检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亿元,共计高达9r723.亿元。建议从立法上对行政收费实施主体的资格和条件加以严格的限制,收缴不合格行政主体的收费权力,以适当集中行政收费实施主体。
三)事前与事后的法律控制
的一大贡献是决策听证作为一种制度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要严格依规定实行价格听证,规范合理收费。每一项收费在批准是否保留或设立前都应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听证会,规定经过听证和必要的立法程序后才允许收费。同时,一切收费资金都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各种收费项目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按规定标准收取。
提供充分的救济渠道,保证行政收费合法与合理的事后补救措施。首先,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依法履行审查职责,发现行政收费的决定、命令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时,应在职权范围内予以撤销或者改变,以纠正错误,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权益。其次,遭受因乱收费而使其财产权益受损的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有权予以拒绝上缴。如果财物或金钱已被强制征收,受害入有权要求国家赔偿。最后,作为一种司法救济手段和现代民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行政诉讼制度是最有效也足最终的一种救济方式。通过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收费权进行审查,对违法征收行为予以纠正,并对由此给缴纳主体权益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补救。
审查应当包括行政收费有无法定依据,是否越权、是否违反法定程序,最重要的是收费的事实证据是否充分,包括审查缴纳主体是否有缴纳义务、征收标的物是否属于征收范围、收费的标准是否适当等等。我们还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将抽象行政行为也纳入司法审查范畴,使公民可以对行政收费文件提起复议或者诉讼,允许人民法院在一定范围内审查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
-
烂尾楼解决方法有哪些法律途径
348人看过
-
房东多收电费法律途径怎么解决
144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是什么
159人看过
-
在诉讼途中解除行政合同的合法途径有哪些
282人看过
-
有哪些法律途径可以解决家庭暴力
230人看过
-
欠债不偿如何解决:法律途径与非法律途径并行?
374人看过
立法程序就是指具有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创制规范性法律文件所遵循的制度化的正当过程,是限制立法者恣意进而使立法活动彰显和实现程序正义的制度设置,也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协调利益冲突、规制社会秩序及配置社会资源的合法路径和正当法律程序。其中,制度化的... 更多>
-
行政行为中止的法律解决途径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02行政诉讼中止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一)原告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参加诉讼,或者被告被撤销后,尚待确定诉讼参加人;(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法规、规章不一致须待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裁决的;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三)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四)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况。当出现行政诉讼中止的情况时,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
-
法律规定的行政解决纠纷途径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8关于解决纠纷途径的相关规定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这一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一条解决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协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甚至可能久拖不决。对此,患者方须特别引起注意,因为医疗侵权诉讼的时效以及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因此,当协商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第2
-
行政解决途径?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2任何一种违约行为都可能引起合同纠纷。对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和解是由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而不需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纠纷常见的解决方式。但由于和解协议缺乏的法律约束力,有些人可能会出尔反尔,使和解结果成为一纸空文,延误了纠纷的有效解决。 2.调解。调解是由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争议进行
-
法律上解决行政调整对象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4-12-01行政法主要调整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职能过程中,对内部、外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行政内部关系、行政管理关系和行政救济关系等。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则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这一关系以行政主体为监督对象,遵循行政法规范进行调整。
-
解决行政纠纷的途径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1解决行政纠纷的途径分别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解决行政纠纷的途径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