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构成要件的: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对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管理规定,非法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一、走私货物罪的四个构成要件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指: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二、构成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要怎么量刑
构成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的量刑是:
1、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实际上就是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它是指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行为。
走私国家重点保护物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和国家关于进出口货物、物品的禁止性管理规定;
2、主观要件。明知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而希望或放任违法结果的发生;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明知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而希望或放任违法结果的发生。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的主观故意,根据立法原意,是要从严打击该类犯罪,因此只要明知是走私,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明知该类货物、物品是被国家所禁止进出口,均可认定其具备本罪的主观故意要件。
三、合伙走私并贩卖武器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武器、弹药的禁止进出口制度,对象是武器、弹药。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武器、弹药而仍然非法携带、运输、邮寄,企图使之进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不知自己所携带、运输或邮寄的是武器、弹药,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等处罚。至于其目的,一般是为了牟利,但是否具有这种目的,并不影响本罪成立。
-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修改合理吗
262人看过
-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罪的辩护词怎么写
188人看过
-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客观方面是什么
214人看过
-
走私禁止进口货物罪的立案标准
318人看过
-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423人看过
-
非法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冻品
255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什么是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罪,走私货物和物品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10客体要件。国家正常外贸管理秩序和国家进出口货物、货物禁止管理规定。主观要件。知道违反海关监督规定,希望或放任违法结果的发生。对嫌疑犯是否有走私国禁止进出口货物的主观故意。主要部件。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主观要件。知道违反海关监督规定,希望或放任违法结果的发生。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的主观故意,可以参照《处理毒品犯罪事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意见》中毒品嫌疑人主观知道
-
走私货物罪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罪是什么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31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罪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量刑: 1、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本条规定的罪行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物品罪与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应如何定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22是否偷逃关税?偷逃了就涉嫌。使用新刑法。按规定,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
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物品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3我国《刑法》第155条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以走私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