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中,有执行标的和执行标的物两个概念。对其理解的程度如何,决定一个人能否正确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在此,笔者从标的的词意、立法的本意对执行标的和执行标的物的概念加以理解、概括。
什么是标的?词意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比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这种释义显然不能适应法院的审判工作。标的这种概念延伸到民事诉讼程序中,有关教材分别对诉讼标的、执行标的概念作了相应的解释。在诉讼程序中,诉讼标的是指双方当事人争讼的权利和义务;在执行程序中,执行标的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内容。
为什么把诉讼标的释义为双方当事人争讼的权利和义务?民事诉讼本身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之争,或者说,当事人、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活动,所指向的靶矢、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认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由此,权利和义务成为诉讼的标的。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目的是要使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以实现,落实生效法律文书既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给付内容。显然,标的再也不是权利、义务之争的问题。为此,执行标的应是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的给付内容;执行标的包含以下要素:
(1)权利和义务关系。
(2)给付方式。即以何种方式兑现既定的权利和义务,如给付金钱、交付财物、完成行为等。
(3)物种。即给付的物质种类,如现金、实物、行为等。
(4)数额或要求。即物的价值、数目和具体标准。执行标的如果缺少上述要素,那么它就不明确、不具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8条第一款第4项的规定,不明确的执行标的,是不能引起执行程序发生的。为此,执行标的概念,应当对执行标的的要素予以明确的概述和规定。可见,教材中对执行标的概念的释义是不够准确的,已不能适应当前执行工作的要求。执行标的,是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给付方式、物种、数额或要求的给付内容。
什么是执行标的物?是指执行措施指向的物,还是法律文书中确定的特定物?或者按照执行标的的概念,理解为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内容的对象?执行标的物的概念是否从执行标的中派生?笔者认为,执行标的和执行标的物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它们又是两个含义不同的独立概念。前者是指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内容,而后者顾名思意是执行措施所指向的物。
执行标的物不能理解为法律文书确定的特定物,由于执行标的的不同,多数生效法律文书中并未确定给付特定物,我们不能因此说这些案件没有执行标的物,更不可认为,只有交付财产的执行才有执行标的物;执行标的物也不能理解为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内容的对象,这种对象可以成为人民法院的执行标的物,也可以不是。根据现行执行法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改变给付内容的对象。如金钱给付的执行,我们不能把金钱这种对象肯定为执行标的物而不动摇,当被执行人不按照执行通知书履行义务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其财物,从而,改变了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内容的对象。再如交付财产的执行,当应交付的财产作为执行标的物已不复存在时,人民法院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或查封、扣押、变卖、拍卖被执行人的其他财物,从而改变了给付内容的对象。执行标的物的物字,应当从广意的角度理解。执行行为指向的物,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执行行为的现实性并非只有通过实物或特定物可以实现,一些权益也是可以依法予以执行的,这种权益同样也是物的一种形式。所以说,一切执行措施所指向的物都是执行标的物。执行标的物,是人民法院在执行中依照生效法律文书和法律规定所采取执行措施指向的物。
-
机构与集团的概念辨析
450人看过
-
酒驾与醉驾的概念辨析
367人看过
-
相关概念的辨析
78人看过
-
浅谈执行标的物变价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70人看过
-
罚息与违约金的概念辨析
154人看过
-
混合与混同等概念的辨析
234人看过
所谓执行措施,是指执行机关所采用的具体执行手段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冻结。 2、划拨。 3、扣留、提取。 4、强制交付。 5、强制迁出或强制退出。 6、强行拆除。 7、强行销毁。 8、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和收购。... 更多>
-
执行和解的概念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15自愿性,合法性,灵活性。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
荣誉权与名誉权的法律概念辨析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19荣誉权和名誉权虽然都是人身权利,但它们有一些不同之处。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权利的主人公不同。荣誉权属于那些荣获光荣称号或奖励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享有这种权利;而名誉权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一种人身权利,不受身份或地位的限制。 2. 保护的对象不同。荣誉权主要是保护那些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和奖状等物品,而名誉权则保护的是人们对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3. 获得方式不同。荣誉权通常需
-
诈骗与借贷行为的概念分析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6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
划拨被执行人的收入及先予执行的概念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9划拨被执行人的收入的概念划拨是指银行、信用合作社或者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根据人民法院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把被执行人账户上的存款转到申请人或者法院的账户上。先予执行概念在特殊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在民事案件作出判决、调解之前,裁定一方当事人付给另一方当事人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其他财物,以解决这方当事人生产、生活之急需,在该裁定生效后,若当事人不先予给付,人民法院可依据裁定予以强制执行,这就是先予执
-
案外人执行异议的概念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9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是指案外人就执行标的物享有足以有效阻止强制执行的权利人,(如所有权或者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在执行程序终结前,向执行法院对申请执行人(必要时候被执行人可列为共同被告)提起的旨在阻止对执行标的物的强制执行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