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华犯故意杀人罪一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09:22:36 391 人看过

原公诉机关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强华,又名张青峰,男,1975年6月20日生。因涉嫌故意杀人犯罪于2006年6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5日被逮捕。现押于淮阳县看守所。

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周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张强华犯故意杀人罪一案,于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作出(2008)周刑初字第96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张强华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认定:2006年6月16日下午3时许,被害人张×行与赵××(已判刑)等人驱车前往欠其钱的同村村民张×东家闹事,张×东家当时无人,张×行即带领赵××等人手持灭火枪、木棍到张×东的侄子张强华家门口叫骂,与被告人张强华相遇,二人发生争执后引起厮打,被告人张强华用木棍、砖头猛击张×行的头部、面部,致使张×行当场死亡,经鉴定被害人张×行系被他人用钝器多次击打头面部致颅脑严重损伤而死亡。被告人张强华被张×行打成轻伤。

上述犯罪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被告人张强华对持械与被害人张×行对打的事实供认不讳,其供述与现场目击证人张×峰、朱××、张×勤、王×、张×英、赵××等证言相印证,与现场勘查笔录、尸体检验报告、张强华活体检验报告鉴定结论相一致,并有现场提取的带血木棍、砖头等凶器和DNA鉴定结论在案佐证。

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张强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诉人张强华上诉称:其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其行为应认定为正当防卫,请求宣告无罪。

经审理,二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相同,业经一审法院当庭举证、质证,查证属实。上诉人张强华的上诉理由,经查,被告人张强华与张×行互殴时,致张×行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虽其犯罪行为是被害人张×行的重大过错行为所引起,但其称系正当防卫和无罪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本院认为,上诉人张强华持械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原审判决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但根据本案的具体情节,原审对张强华的量刑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2008)周刑初字第96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张强华犯故意杀人罪的刑罚部分;

二、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强华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胡烨

审判员吴金鹏

代理审判员王超

二○○九年七月九日

书记员梁赞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6: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张某某涉及的法律问题1、故意杀害其妻,涉嫌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
    一、张某某涉及的法律问题1、故意杀害其妻,涉嫌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家暴涉及的法律问题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法律法规,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的,同样触犯刑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四条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中华
    2024-02-12
    439人看过
  • 如何确定故意杀人案的罪犯?
    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之后受害人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定罪。故意杀人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如下:1、犯罪嫌疑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侵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3、主体要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主观要件。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
    2023-07-19
    57人看过
  • 直接故意杀人犯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犯罪的区别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不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上不同:直接故意杀人对结果的预见既包括必然发生也包括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同时,直接故意杀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有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听之任之。另外,从犯罪形态来看,直接故意杀人存在着未遂,而间接故意杀人却不存在未遂。应当注意,对于教唆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和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应当以直接故意杀人论处。由于行为人不属于法定的犯罪主体、不负刑事责任,他们只是教唆者的杀人工具,因而教唆者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对杀人后果负完全刑事责任。
    2023-04-22
    446人看过
  • 张某某等故意杀人、保险诈骗案(一审二审)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0)浙法刑终字第563号抗诉机关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某某,1958年×月×日出生,汉族,浙江省海宁市人,无业,住×××。因本案于2000年3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4日被逮捕。现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看守所。辩护人杨捷,浙江浙法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凌芬娟,1970年×月×日出生,汉族,浙江省海宁市人,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浙江省海宁市支公司营销员,住×××。因本案于2000年3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4日被逮捕。现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看守所。辩护人胡灿灿,浙江成大律师事务所律师。辩护人俞月海,浙江西泠律师事务所律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张某某、凌芬娟犯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一案,于2000年9月14日作出(2000)杭刑初字第134号刑事判决。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及被告人张某某、凌
    2023-06-11
    298人看过
  • 朱群尧故意杀人一案
    公诉机关开封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朱群尧,男,1959年生。开封市人民检察院以豫汴检刑诉(2009)35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朱群尧犯故意杀人罪,于2009年7月3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开封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邹浩、宋群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朱群尧及其辩护人聂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开封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3年8月4日晚9时许,被告人朱群尧因家庭琐事与其弟朱××及朱××之妻刘××发生争吵并引起厮打。厮打过程中,被告人朱群尧持刀向朱××背部、大腿处连扎数刀,又追上跑离现场的刘××,朝其左腋部、左肩胛处连扎两刀。被害人刘××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刘××系外伤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被害人朱××人体损伤程度为重伤。被告人朱群尧作案后逃离现场,于2008年12月13日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公诉人当庭出示了被告人朱群尧
    2023-06-11
    430人看过
  • 高更朝故意杀人一案
    公诉机关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高更朝,男。2009年4月29日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被登封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5月13日被逮捕。羁押于登封市看守所。登封市人民检察院以登检刑诉[2009]33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高更朝犯故意杀人罪,于2009年6月19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登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王惠敏、司玉君出庭支持公诉。被害人杨小妮及被告人高更朝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2009年4月14日8时许,被告人高更朝在登封市日眕街西十三巷2号其妻杨××的租房处,因教唆杨××信奉“全能神”邪教遭拒绝而欲离家出走,被杨××阻拦并报警,被告人高更朝遂从厨房内拿起一把菜刀,叫喊“我砍死你,今天咱两个都不活了”,并朝杨××头部猛砍,被杨××躲过,菜刀也被房东李××夺下。被告人高更朝又先后拿起锤子、剪刀向杨××砸去,杨××也相继躲过。后被告人高更朝
    2023-06-11
    466人看过
  • xxx、xx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案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1996)一中刑初字第2230号公诉机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被告人xxx,男,二十五岁,黑龙江省木兰县人,无业,住xxxx。一九八七年五月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于一九九四年五月刑满释放。因强奸,于一九九六年四月三十日被羁押,因故意杀人、抢劫,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辩护人孟繁勇,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xx,男,二十八岁,湖南省岳阳市人,无业,住xxxx。一九七九年三月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因强奸于一九九六年四月三十日被羁押;因故意杀人抢劫,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被逮浦。现羁押在北京市公安局着守所。辩护人廉风生,北京市海淀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分院以被告人xxx、xx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三日收到起诉书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不公
    2023-06-11
    134人看过
  • 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1、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2、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
    2023-03-21
    164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属于结果犯。结果是犯罪。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还要发生法定犯罪结果,构成既遂犯罪。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者对受害者实施杀人行为后,只有受害者死亡,才能构成犯罪的既遂,如果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受害者没有死亡,只能构成犯罪未遂。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者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生命权是公民人身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无论受害者是否实际被杀害,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准备、未遂、中止等阶段,都必须构成犯罪,立案追究。犯罪故意杀人罪与犯罪致人死亡怎么认定故意杀人罪与暴力性犯罪致人死亡的认定:1、故意杀人罪的主体为是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
    2023-08-06
    251人看过
  • 故意杀人的犯罪位数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一、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如何处理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在法律上就不按照寻衅滋事罪处罚了。因为寻衅滋事是一个行为,出现死亡是一个严重后果,会按照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死进行处罚。故意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死两个罪名处罚会很重,而寻衅滋事最高刑期5年,根据吸收犯的刑法原理,按照一个重的罪名判处刑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杀人一般判几年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1.犯故意杀人罪
    2023-03-01
    377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的案例分析与犯罪动机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人生命的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最严重的犯罪。犯罪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该罪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实际案件中,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有很多,行为人采用的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正当防卫、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也不构成犯罪。故意杀人罪的处罚,刑法规定了两种处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这里规定的情节较轻可以在实践中考虑犯罪的动机、原因和后果,如义愤杀人。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什么?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现代犯罪的类型有很多种,刑法中对于不同的犯罪情形以及类型都进行
    2023-07-04
    71人看过
  •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案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2023-06-11
    170人看过
  • 马某故意杀人、抢劫一案
    公诉机关指控:2005年8月11日,马某与常某二人以洗澡为名,将被害人梁某带到吐鲁番新站某清真寺旁,马某用刀架在梁某脖子处,常某将梁某腰间的手机取下,而后二人将被害人梁某致伤扔进一渗水井内,向井内填土报逃离现场,致使梁某死亡。一年后案发,二人被控杀人、抢劫罪。本案二被告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按律可斩。但经律师辩护,法院基本上采纳辩护人意见,判马某死缓。关于马某故意杀人、抢劫、盗窃一案的辩护词审判长、审判员:我受指派担任马某的辩护人,庭前我会见了马某,查阅了本案材料,又听取了今天的法庭调查,现发表以下辩护意见,供合议庭参考。1,本案中两被告事前没有杀人动机,只有骗财的念头,或者说是抢劫的念头。因为双方事前在商量时也仅是想骗取或抢劫被害人的手机,只是在抢劫的过程中随着双方争执的进一步升级,才发展到杀人动机的出现。因此,该两被告的杀人属临时起意,在抢劫中发展到不能自控的情形下,才产生了
    2023-06-11
    177人看过
  • 樊明、刘希龙故意杀人、强奸案
    被告人樊明,男,十八岁,河北省景县人。原系北京铁路分局丰台工务段养路工,住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铁路职工宿舍。一九八四年六月三日被逮捕。被告人刘希龙,男,十七岁(一九六六年十月十七日生),天津市武清县人。原系北京长途电信设备厂临时工,住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铁路职工宿舍。一九八四年六月三日被逮捕。被告人樊明、刘希龙,预谋强奸中学时的同学、大兴县红星区王立庄村少女赵燕(十七岁)。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晚十时,樊明、刘希龙将赵燕从家中骗至王立庄村东黄魏公路北侧一水闸房内。樊明先提出要与赵燕发生性关系,遭到赵燕拒绝,即使用暴力将赵燕强奸。赵燕被强奸后啼哭不止。樊明唯恐赵燕告发,到水闸房外与刘希龙密谋掐死赵燕,以杀人灭口。刘希龙表示同意,提出待自己强奸赵燕后再将其掐死。刘希龙将赵燕强奸后,樊明即狠掐赵燕的颈部,将赵燕掐昏。尔后,刘希龙提出将赵燕放到附近铁轨上,让列车将其轧死,制造赵燕卧轨自杀的假象。随之,樊明
    2023-06-11
    3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杀人案涉嫌故意杀人罪可以一审立案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2
      故意杀人案的一审会当庭宣判刑罚。对于故意杀人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材料充分的前提下,可以当庭宣判,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
    • 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 故意杀人和故意杀人犯罪的特征之一,那什么是杀人预备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6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故意杀人预备是指为了杀人资金积累工具创造条件;而故意杀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上述形态。两者是同一个意思。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
    • 智障犯故意杀人罪。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26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故意杀人属于结果犯 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 我国刑法第
    •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种情况中的两种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