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经提出了劳动仲裁,有些事情没写上还可以再次提起吗
关于劳动仲裁的再次申请问题,其能否被允许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形。
如果申请人针对相同事件再次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将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倘若申请人因缺乏合理原因而拒绝出庭或在未经仲裁庭许可的前提下擅自离场,按自动撤销仲裁申请予以处置;若申请人在此之后重新提出仲裁申请,则仲裁机构有权拒绝审理此案。
2.如果申请人自愿撤回诉讼,那么在获得仲裁时效内再次提出仲裁申请时,仲裁机构应予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仲裁要请律师吗
在申请劳动仲裁方面,用户有自主选择聘请律师或独立处理的权利。
依照一般的实践,建议用户选择委托律师进行代理。
这主要原因在于,劳动仲裁不仅涉及到确立劳动关系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劳动合同等相关法律事务的行政前置程序之一。
无论是撰写仲裁申请书还是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辩论,都需要具备高度专业性的知识与技巧才能胜任。
在具体办理申请仲裁流程时,用户需向仲裁机构提交详细书面的仲裁申请,其中须包含以下必要内容:被申请人及其雇主的完整基本信息;明确的仲裁诉求以及支持该诉求的事实依据及相应理由;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所有证据材料以及其来源地和证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n(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n(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n(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n(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n(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n(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刑事案件已经有判决,是否可以再次提出起诉?
351人看过
-
哪些事项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465人看过
-
劳动仲裁可以提出哪些要求
250人看过
-
是否可以再次进行劳动仲裁,即使已经撤回?
282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可以不经仲裁直接提起
485人看过
-
可以在异地提出劳动仲裁吗?
461人看过
-
劳动纠纷一次后,没有提出的仲裁问题可以再次申请仲裁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5没有明白你的意思。你既然仲裁了怎么会又没有提出仲裁问题呢为了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建议电话咨询周炜律师或者到周炜律师办公室咨询。
-
已经提取过一次了,还可以再提取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0一、已经提取过一次住房公积金了,是否还可以再提取是要依据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规定和政策为准,不同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也是有区别的。二、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
-
仲裁结果已经出了还能再次起诉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51、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你们之间的仲裁协议时有效的,但是如果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没有提起诉讼,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0发生劳动争议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调解协议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二
-
已经提出仲裁,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51,首先来说,首先确定你说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是一个什么样的协议,如果只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件协议,还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