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需存在雇佣劳动的事实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合法地位,确认了劳动关系不依赖书面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扩大了劳动保护范围,对不签定劳动合同的雇主有了更大约束,更多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什么是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三、事实劳动关系追诉时效是否可以延长?
1、追诉时效的延长(即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况):
(1)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是受理案件;犯罪人逃避侦查审判的。
要件:
①司法机关已经立案侦查或者受理案件;
②罪犯有逃避侦查、审判的行为。
(2)被害人提出控告,而司法机关应立案或受案而没立案、受案的。
要件:
①被害人提出控告;
②司法机关本应立案或者受案而没有立案、受案。
2、追诉时效的中断:
《刑法》第89条第2款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例如,甲1985年1月5日犯一个盗窃罪,盗窃数额较大。其法定最高刑为3年,其追诉期限为5年,自1985年1月5日起计算。甲在1988年6月3日又犯有寻衅滋事罪,其追诉时效是10年。自1988年6月3日起计算,须经过10年不再追诉。问题是,因为1988年发生的寻衅滋事罪,影响到1985年盗窃罪的追诉时效。其盗窃罪(前罪1985年发生的)的追诉时效从犯后罪(寻衅滋事罪)之日(1988年6月3日)起重新计算,经过5年不再追诉。本来盗窃罪的追诉时效从1985年1月5日起算,经过5年不再追诉,结果成为自1988年6月3日起算,经过5年不再追诉。其后罪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时效照常计算,即自1988年6月3日起计算,须经过10年不再追诉。假如在1992年将甲抓获归案,其盗窃罪和寻衅滋事罪均在追诉期限内,可对二罪进行追诉。假如在1996年将甲抓获归案,则其盗窃罪自1988年6月3日计算,已经过5年,不得追诉;其寻衅滋事罪仍在追诉期限内,可以追诉。时效中断制度的实质在于,追诉时效制度虽然对罪犯有点优惠,但这个优惠并不是无条件的。条件是在其某罪行的追诉期内不得再犯罪,如果再犯新罪,前罪的追诉时效从新罪发生之日起重新计算。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起诉限制
363人看过
-
能否在何种情况下追诉时效延长
373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会延长追诉时效
328人看过
-
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情况下劳动者的维权
359人看过
-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终止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187人看过
-
在哪些情况下刑事同时可以追究民事
376人看过
事实劳动关系,就是指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或没有有效的书面合同而在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通过以下凭证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 更多>
-
哪些情形下延长追诉时效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26下列情况会延长追诉时效: 1.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是受理案件;犯罪人逃避侦查审判的。 2.被害人提出控告,而司法机关应立案或受案而没立案、受案的。
-
哪些情况下构成事实劳动关系,有哪些相关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15法律分析 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而未签订的;双方达成口头协议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未及时续签,劳动者继续工作的;签订其他合同代替劳动合同的等。
-
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债务诉讼时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22可以延长债务诉讼时效的情形有: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与债务人对账,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等。
-
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在经营单位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而延长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5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
-
劳动者在哪些情形下能够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6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以下情形下会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