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贷和合同纠纷区别是什么?
本质上差不多,相对讲借款合同可以是向银行借款的合同,也就是说借款合同包含民间借贷合同。从最高法院相关指导意见分析,民间借贷与一般借款存在以下几点差别:
1、强调借款的交付。借款合同一般签订即生效,接下来的问题是合同履行的问题,如果履行不能,则追究违约责任;而民间借贷强调借款的交付,如果没有交付,则认为没有借贷事实。
2、强调借款交付的确切数额。不同于借款合同仅凭合同约定就认定借款数额,民间借贷以实际交付为准。
3、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合同强调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不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但民间借贷案件则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比如约定的利息不允许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不予支持。
二、借款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1、协商。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这是最有利于双方关系维系的处理方法,有利于避免双方产生更进一步的、不可修复的矛盾。
2、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调解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的,这与双方自行和解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二,主持调解的第三方在调解中只是说服劝导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调解协议而不是作出裁决,这表明调解和仲裁不同;第三,调解是依据事实和法律、政策,进行合法调解,而不是不分是非,不顾法律与政策在“和稀泥”。
3、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解决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4、诉讼。也就是打官司。一般历时较久,但是费用相对较低。
民间借贷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而借款合同的主体除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非法人组织,还包括金融机构,这是借款合同和民间借贷最主要的区别。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此时是可以聘请专业的律师来帮助我们的。
-
合同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有何区别是怎样的?
267人看过
-
借款合同纠纷 民间借贷
304人看过
-
合同纠纷与民间借贷的纠纷是相同的吗?
471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还是“民间借贷纠纷”?
362人看过
-
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于民间借贷?
382人看过
-
民间借贷预借款合同的区别
441人看过
-
借用合同纠纷和民间借贷区别是什么,法律上有哪些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8借用合同与民间借贷合同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这两种合同的法律概念不同,借款的交付时间不同,借款的数额不同,当事人的意思也不同,但出现纠纷之后,都可以采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
-
借款合同纠纷的民间借贷的区别怎么区分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11、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或者说借款合同纠纷包含民间借贷纠纷。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较多,才从借款合同纠纷中单独分离出来。就像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从加工承揽合同中分离出来一样。 2、民间借贷纠纷,与借款合同纠纷的相同点,都是一方将货币借给另一方;不同点是,借款合同纠纷现在专指银行借款给单位或者个人,一定有利息。而民间借贷纠纷指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和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借款,不一定有利息。
-
民法典规定小额贷款合同纠纷与民间借贷纠纷有什么区别?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14实际在面对小额借款合同纠纷时,可以通过确定贷款人究竟是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还是除此之外的其他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来大致确定究竟属于那一类借款纠纷(因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并不仅限于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该分类方法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就实践中的借款纠纷大部分属于前述三大类来讲,有参照作用。),从而确定利息、罚息、复利的约定是否合法。
-
借贷纠纷与合同纠纷区别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17借贷合同的纠纷主要是因为借款的问题所引起的,合同纠纷则是针对合同中的条款所引起的。借贷合同纠纷也是属于合同纠纷中的一种,双方需要就纠纷进行协商处理,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起诉处理。
-
区分诈骗罪和民间借贷纠纷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0民间借贷纠纷是指借款人与出借人达成书面或口头的借贷协议,由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因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而产生的民事纠纷。借贷双方之间因借贷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其借贷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由民法调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模式一般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财产